陈权
- 作品数:19 被引量:60H指数:5
- 供职机构:遂宁市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研究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感染性心内膜炎手术治疗的疗效观察
- 2016年
- 目的 对感染性心内膜炎手术治疗方式进行讨论,并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调查。方法 抽选24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均为2014年3月-2015年3月入院治疗的患者,对所有患者的手术治疗方式进行调查,同时对患者治疗后的死亡率、生存期、治疗效果进行调查。结果 24例患者中治疗后有5例在一个月内死亡,死亡率为20.83%,3例患者死因为重度心力衰竭,2例患者死因为心排量下降。治疗有效患者12例,此12例患者出院后3个月有2例死亡,死亡原因为感染、休克。治疗显效7例,此7例患者出院后半年有1例死亡,患者死亡原因为复发感染、心力衰竭、心排量下降。共有6例患者生存期超过10个月,心功能恢复至Ⅱ级的有4例,恢复至Ⅰ级的有2例。结论 在手术过程中合理使用抗生素,降低患者感染、复感染发生率能够改善患者生存期,提升患者治疗效果。
- 陈权蔡燕娟敬毅
- 关键词:感染性心内膜炎手术治疗死亡率生存期
- 主动脉夹层的误诊原因分析
- 2012年
- 目的通过对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分析,探讨误诊原因及防范对策,提高对主动脉夹层的认识,降低误诊率。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2007年1月~2012年9月我院收治的104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误诊为急性冠脉综合征18例、急性心肌梗死6例;被误诊为急腹症2例;被误诊为肾结石1例、结石性胆囊炎2例,脑栓塞2例,被误诊为肺栓塞2例,外周动脉栓塞1例。结论主动脉夹层患者临床表现复杂,误诊率高,临床医师应加强对该病的认识,结合影像学检查,减少误诊。
- 周海宁张永恒夏洪韬杨波刘建平陈权
-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误诊腔内修复术
- 一种血管检查用肢体按压装置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血管检查用肢体按压装置,包括基座板,基座板顶端面的左侧连接有固定弧形板,且基座板上方的右侧设置有调节弧形板,基座板顶端面的右端连接有支撑板,支撑板与调节弧形板之间通过调节弹...
- 蔡燕娟罗孝勇王业兵陈权
- 一种医用口腔分泌物盛装器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医用口腔分泌物盛装器,包括基垫,基垫顶端面的前端粘接有枕头,且沿枕头的右侧粘接有垫高气囊,枕头和垫高气囊的顶端面上粘接有更换垫;更换垫自由端的外侧壁上连接有承接外层,承接外...
- 蔡燕娟罗孝勇陈权
- 电视胸腔镜手术126例分析
- 2012年
- 目的总结采用电视胸腔镜(VATS)辅助治疗126例多种胸部疾病的经验。方法2009年9月至2011年6月采用VATS辅助治疗多种胸部疾病患者126例,其中男87例,女39例;平均年龄(42±3)岁。手术采用静脉复合全身麻醉,气管内插入双腔气管导管,健侧单肺通气,胸腔镜观察口选择在腋中线第7或第8肋间,主操作孔常规选在腋前线第3-4肋间,副操作孔常规选择在腋后线第8、9肋间,全部操作在胸腔镜下完成。结果全组手术顺利,无手术死亡病例,切口均一期愈合,平均手术时间(165±54)min,术中平均出血(265±147)mL,全组中转开胸手术14例,中转开胸率为11.1%。结论全胸腔镜手术操作难度高,有潜在风险,需要术者有熟练的解剖知识和丰富的内镜操作经验,基层医生掌握正确的操作流程及一些关键技巧,可以缩短学习曲线。
- 陈权张永恒蔡燕娟
- 关键词:电视胸腔镜检查胸外科学基层医生
- 冠心病新希望:心脏搭桥手术
- 2025年
- 心脏搭桥手术,全称冠状动脉搭桥手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简称CABG), 是冠心病治疗中的一种重要手段。冠心病,全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供血不足而引起的心脏疾病。心脏搭桥手术,就像在心脏血管网络中搭建一座“生命之桥”,让血液得以绕过这些阻塞或狭窄区域,继续滋养心肌。
- 陈权
- 关键词:心肌供血不足心脏搭桥手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冠心病治疗心脏血管
- 不同创伤评分系统在评估胸部创伤严重程度及预后的价值比较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探讨不同创伤评分系统在评估胸部创伤严重程度及胸部创伤预后的判断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遂宁市中心医院胸心外科2008年1月—2012年5月收治的880例胸部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评价创伤指数(TI)、修正创伤记分(RTS)、损伤严重度评分(ISS)、序贯器官衰竭评估评分(SOFA)对胸部创伤预后的预测能力。结果通过ROC曲线下面积比较,结果发现RTS、ISS、SOFA 3个评分系统对胸部创伤预后结果均具有良好的判别能力而以ISS的预后判别能力为最佳,但TI对胸部创伤预后结果的判别能力差。3种评分系统联合运用表明:ISS>16分、SOFA≥11分、RTS≤8分,三者阳性与二者阳性或一个阳性或三者均阴性的胸部创伤患者病死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RTS、ISS、SOFA对胸部创伤预后判别虽然稍有差别,但3种评分系统的动态评分对胸部创伤,尤其是重症胸部创伤的预后均有较强的判别预测能力,如果联合三者建立相应的判别方程对胸部创伤预后的判断可能具有更佳的判别效果。
- 刘建平夏娟胡晓勇张永恒杨波周海宁陈权
- 关键词:胸部创伤预后
- 杂交弓部Debranching技术治疗外伤性主动脉弓破裂1例
- 2013年
- 患者男,31岁。既往3个月前交通外伤病史,在当地医院诊断为股骨、桡骨、肋骨、胸骨等骨折,并行股骨、桡骨内固定等手术。因“前胸痛伴声嘶3个月”人院,体检:体温37.1℃,脉搏82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20/75mmHg(1mmHg=0.133kPa):神志清楚,双上肢血压相等,双侧股动脉搏动对称,四肢皮肤温度正常。胸前区无隆起,心肺听诊无异常。胸部CT平扫示:左上纵隔软组织肿块影,直径4.5cm,邻近气管受压。
- 周海宁张永恒杨波舒畅夏洪韬刘建平陈权
- 关键词:主动脉弓杂交手术病例报告
- 术后呼吸道管理对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影响及预后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 :探究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慢性阻塞性疾病患者术后进行呼吸道管理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2009年3月~2014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3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CO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21例患者术后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22例患者术后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呼吸道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治疗后的心肺功能指标的差异,分析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及出院后3~12月内再入院数的差异性,分析两组患者术后2年累积生存率及出院后发生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术后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患者心肺功能指标数值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术后在住院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及出院后3~12月内再入院数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运用Logistic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两组患者术后两年死亡病例相关危险因素,经分析发现年龄≥60岁、心功能IV级及并发症是两组患者出院后发生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心脏瓣膜置换术术后进行呼吸道管理后,患者的心肺功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预后良好,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
- 陈权张永恒杨波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脏瓣膜置换术术后呼吸道管理
- 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的手术时机对预后的影响被引量:6
- 2023年
- 目的:探讨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type B aortic dissection,TBAD)胸主动脉腔内修复(thoracic 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TEVAR)术的手术时机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到2020年6月,在单中心行TEVAR治疗的TBAD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一般基线资料:住院号、姓名、性别、年龄、吸烟史、饮酒史、既往疾病史(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围术期及随访期死亡,围术期及随访期并发症:内漏、覆膜支架移位、覆膜支架远端新发夹层、逆撕A型夹层、脑卒中、脊髓缺血、急性肾损伤等。结果:共纳入217例TBAD患者,其中急性期(A组)患者141例,平均年龄(60.1±12.8)岁;非急性期(B组)患者76例,平均年龄(63.5±11.4)岁。男性患者160例,女性患者57例。两组患者在术后30d死亡率(2.8%vs.2.6%),主动脉相关性死亡率(2.8%vs.2.6%),主要并发症发生率(14.9%vs.14.5%);随访期死亡率(5.8%vs.10.8%),主动脉相关性死亡率(3.6%vs.5.4%),主要并发症发生率(8.8%vs.6.8%),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enyi检验比较两组患者的5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Q=1.544,P=0.245)。结论:TBAD急性期与非急性期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主动脉相关性死亡率及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能提示TBAD急性期手术不会带来更高的并发症及死亡风险。
- 葛静刘建平邹坪益马蓉唐小娇陈权龚晟贺一伟张强郑永张永恒
-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死亡率生存率手术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