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延超

作品数:9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海阳市中医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针灸
  • 2篇中医
  • 2篇麻风
  • 2篇麻风病
  • 1篇虚寒
  • 1篇虚寒型
  • 1篇药疗
  • 1篇药疗法
  • 1篇医药疗法
  • 1篇早泄
  • 1篇针刺
  • 1篇针刺疗
  • 1篇针刺疗效
  • 1篇针灸疗法
  • 1篇针灸治疗
  • 1篇射精
  • 1篇神经麻痹
  • 1篇生理
  • 1篇生理状态
  • 1篇疏肝

机构

  • 9篇海阳市中医医...

作者

  • 9篇李延超
  • 2篇孙世强
  • 2篇梁斌
  • 1篇程俊杰
  • 1篇宋洪
  • 1篇王海风
  • 1篇朱爱芹
  • 1篇赵竹梅
  • 1篇张红云

传媒

  • 5篇中华腹部疾病...
  • 1篇中国农村卫生...
  • 1篇世界今日医学...

年份

  • 1篇2005
  • 1篇2004
  • 3篇2003
  • 2篇2002
  • 2篇2001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赞育秘精丸治疗气阴两虚型早泄的临床观察
2004年
早泄是最常见的男性性功能障碍,是指成年男性长期或反复出现外生殖器未接触女性生殖器或刚接触或入阴道后不足1min即行射精,比本人的意愿明显提前。我们自2003年2月应用纯中药制剂“赞育秘精丸”治疗气阴两虚型早泄50例,治疗效果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张宗举李延超赵竹梅
关键词:早泄气阴两虚型射精成年男性
海阳市麻风病基本消灭后流行规律和特征的调查研究
李延超孙世强鲁颖志姜凤喜梁斌张宗举纪汉芝
旨在研究海阳市的麻风病。通过35年的防治,已在1988年提前12年达到国家卫生规定基本消灭麻风病标准(患病率下降到0.01%以下,近五年发病率平均下降到0.5/10万以下)的基础上,以此来论证我市的麻风病防治工作,继达标...
关键词:
关键词:麻风病
海阳市麻风病基本消灭后流行规律和特征调查研究
2002年
研究探讨海阳市麻风病基本消灭后的流行规律和特征。对我市在“达标”后新发现的 5例患者做调查 ,并与1 963年 - 1 972年发现的 2 1 6病例 (瘤型占 32 .8%、界线类占 6.48%、结核样型占 57.87%、未定类占 2 .78% )作对照分析 ,经专业和线索调查新发现的 5例患者均为瘤型麻风 ,分散分布在互不毗邻的 5个乡、镇、村。通过对近 1 2年 5次专业和 1 2次线索调查新发现的 5例瘤型麻风病例分析显示 :潜伏期长、型率明显左移、患者发病年龄明显升高的特点 ,表明麻风病防治工作仍然不能放松。
李延超孙世强鲁颖志姜风喜梁斌张宗举纪汉芝
关键词:麻风病
中药复胃汤配合针灸治疗胃下垂30例
2003年
胃下垂是内脏下垂的一部分,常见于瘦长体型女性、经产妇、消耗性疾病、消瘦者及卧床少动者,属消化内科较常见慢性病,西医治疗主要是加强腹肌锻炼,增加腹肌张力。使用促动力药如吗丁啉或西沙比利;重者可进行手术,但因其不符合生理状态,因此,已几乎不采用。近年来,我们采用自拟中药方复胃汤配合针灸治疗胃下垂病人3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邹春光李延超
关键词:复胃汤针灸疗法胃下垂腹肌锻炼生理状态
周围性面瘫定位诊断与针刺疗效关系的研究
王海风李延超朱爱芹程俊杰宋洪谢广国张红云
目的:探讨面神经的不同损伤平面对针刺疗效的影响。方法:按面神经的损伤平面分为5组,即运动神经核段面瘫、镫骨神经段面瘫、鼓索神经段面瘫及茎乳孔段面瘫,并根据临床特点,辩证分型为风寒型、风热型、虚型面瘫。对126例患者针刺2...
关键词:
关键词:针灸面神经麻痹
溃疡平胶囊治疗脾胃虚寒型消化性溃疡80例
2001年
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Pu)为临床常见病,我们自1999—06采用自制中药溃疡平胶囊治疗临床所遇中医辩证为脾胃虚寒型的消化性溃疡80例,并设对照组进行疗效比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李延超邹春光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脾胃虚寒型胶囊中医辩证常见病
疏肝和胃丸治疗肝气郁滞型慢性浅表性胃炎60例被引量:1
2003年
慢性浅表性胃炎为消化内科之临床常见病及多发病,其中中医辨证为肝气郁滞型尤其多见,往往应用西药效果不理想,我院脾胃病专科2000设立了《疏肝和胃丸治疗肝气郁滞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研究》课题组,经过3年的努力,完成了课题设定的内容,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邹春光李延超
关键词:疏肝病例分析中药治疗
胃舒丸治疗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50例
2001年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消化内科常见病。柯美云报道其发病率占消化疾病的20%~40%,但在我国目前尚缺乏大系列的精确统计,国外报道本病发病率有较大差异,一般认为在胃肠专科门诊中约40%的患者为消化不良,而其中约40~50%为FD,加之有许多消化不良患者并不一定就诊,故实际患病率可能更高。在临床上多根据临床表现的不同类型,应用不同西药治疗。
邹春光李延超
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FD肝郁脾虚型发病率消化内科
金枪丸治疗阳虚血瘀型阳痿50例临床观察
2003年
张宗举李延超
关键词:中医药疗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