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军
- 作品数:18 被引量:31H指数:3
- 供职机构:邯郸市第二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足母甲皮瓣游离移植在急诊拇指损伤中的应用
- 2007年
- 目的探讨采用(足母)甲皮瓣游离移植治疗急诊拇指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足母)甲皮瓣治疗12例,术后根据皮瓣成活情况进行评价。结果随访12例,时间1个月~5年,术后皮瓣完全成活。结论采用(足母)甲皮瓣急诊重建拇指指甲等组织,不牺牲足趾,手术一次完成,具有理想的外形,是较理想的方法。
- 刘晓军苏利国刘勇段家波张晓军樊利军张会勇
- 关键词:外科皮瓣拇指
- 游离小腿内侧皮瓣“搭桥”修复上臂血管与软组织缺损
- 2008年
- 为能保留上臂伴有大面积血管与软组织缺损患者的远侧肢体,我科自1999年4月~2007年1月,采用游离小腿内侧皮瓣“搭桥”治疗6例上臂血管与软组织缺损患者,效果满意。
- 刘晓军苏利国刘勇段家波张晓军樊利军张会勇
- 关键词:小腿内侧皮瓣软组织缺损血管上臂侧肢体
- 冠心宁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并肺癌的临床研究
- 2007年
- 目的观察冠心宁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并肺癌(IPF-Ca)的疗效。方法42例IPF-Ca患者,给予吸氧、抗感染、化痰止咳、平喘、卧床休息等综合治疗。另60例在此基础上加用冠心宁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结果加用冠心宁治疗组其临床、放射、生理(肺功能)三方面疗效判定均较一般治疗组明显改善。结论冠心宁注射液治疗IPF-Ca有较好的疗效。
- 张向民刘晓军张贵军李俊峰刘邯英
- 关键词:冠心宁特发性肺纤维化肺癌合并症疗效
- 腓浅动脉岛状筋膜蒂皮瓣在小腿皮肤缺损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探讨采用腓浅动脉岛状筋膜蒂皮瓣治疗小腿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1例膝关节至足踝部皮肤缺损患者采用腓浅动脉岛状筋膜蒂皮瓣移位治疗。结果随访31例,时间3周-5年。27例皮瓣完全成活,4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结论采用腓浅动脉岛状筋膜蒂皮瓣治疗小腿皮肤缺损,该皮瓣血供可靠,切取方便,不牺牲主干血管,基本可满足小腿前外侧创伤修复的需要。
- 刘晓军苏利国刘勇段家波张晓军樊利军张会勇
- 关键词:外科皮瓣软组织损伤腿损伤
- 冠心宁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并肺癌的临床研究
- 张向民李俊峰刘晓军陈士勇尤小兵李敏苏光张贵军
- 本课题《冠心宁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并肺癌的临床研究》是河北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课题编号072761115。旨在用随机、对照的前瞻性研究,数据比较采用X2检验,说明冠心宁注射液治疗IPF-Ca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我们经河北省科...
- 关键词:
- 关键词:肺癌特发性肺纤维化冠心宁
- 前臂尺侧肌皮瓣移植治疗尺骨鹰嘴部慢性骨髓炎
- 2000年
- 刘晓军
- 关键词:慢性骨髓炎
- 神经吻合感觉重建在皮瓣修复手掌皮肤缺损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探讨采用神经端侧吻合感觉重建在足背动脉岛状游离皮瓣修复手掌部大面积皮肤缺损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足背动脉岛状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掌部大面积皮肤缺损4例,术中将隐神经前支和足背中间皮神经与桡神经浅支和尺神经行端侧吻合,术后根据皮瓣感觉恢复的情况进行评价。结果本组全部获得随访,时间7个月~5年,平均13.1个月。术后皮瓣完全成活,皮瓣部位两点辨别觉在5~10 mm。结论神经端侧吻合可重建皮瓣的感觉功能,吻合后侧支发芽支配与供体神经无关的皮肤,对被吻合神经的功能无影响。神经端侧吻合操作简单,疗效好,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价值。
- 苏利国刘勇张晓军刘晓军段家波樊利军张会勇
- 关键词:端侧吻合外科皮瓣手掌
- 拇指掌腱膜挛缩症二例被引量:3
- 2009年
- 掌腱膜挛缩症患者中拇指发病较为少见,我院最近普查诊治二例,现报告如下。例1男,52岁。因右手中、环指不能完全伸直五年余,加重半年入院。患者于人院前五年余无明显诱因始感右手中、环指伸直受限,未曾诊治;近半年来自觉伸直受限明显加重,不能完全伸直。临床检查:患者一般情况好,心肺腹未见明显异常。右手掌心可见一条索状挛缩带,此挛缩带起自腕管远侧掌腱膜起始处,
- 刘勇张娉霞段家波刘晓军苏利国张晓军张会勇
- 关键词:掌腱膜挛缩症拇指右手条索状诊治环指
- 髋臼骨折脱位合并坐骨神经损伤临床分析被引量:4
- 2005年
- 刘晓军
- 关键词:髋臼骨折脱位坐骨神经损伤伤情髋关节
- 峰峰集团五矿职工及常驻人口掌腱膜挛缩症发病率调查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调查掌腱膜挛缩症在我国北方局部地区的发病率。方法调查峰峰集团五矿职工及附近常驻人口掌腱膜挛缩症发病情况,共调查10332人(20662手),约占被调查范围内18周岁以上成年人总数的7.95%。将调查结果填写统一的表格,根据最终的数据计算出掌腱膜挛缩症的发病率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共调查出掌腱膜挛缩症患者60例(72手),计算出本地区掌腱膜挛缩症的发病率为0.581%。61岁以上男性发病率为1.43%。61岁以上组发病率显著高于60岁以下组(P〈0.01)。掌腱膜挛缩共累计95指,以环指发病率最高共56指,显著高于其他指(P〈0.01)。左手发病率明显低于右手(P〈0.01)。男性患者发病率高于女性患者,约为7.6:1(P〈0.01),但性别只是掌腱膜挛缩症发病的一个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其他因素在掌腱膜挛缩症发病中的作用开始增加,男女发病率开始接近。酗酒、糖尿病和肺部疾病和本症有高度相关性(P〈0.01)。但掌腱膜挛缩症在国人中与遗传因素的影响较少,与自种人在家族史上有明显差异。结论掌腱膜挛缩症在我国(特别是61岁以上男性)并不是罕见的疾病,我们必须加强专业手外科的建设并提高基层医院的医生对此病的认识。
- 刘晓军刘勇苏利国段家波张晓军连霄飞
- 关键词:发病率数据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