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琳
- 作品数:5 被引量:51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基于气相色谱质谱技术的肾细胞癌患者尿液代谢组学分析被引量:12
- 2015年
- 目的对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ncer,RCC)患者的尿液进行代谢组学分析,建立数据模型并筛选特征代谢标志物。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as chromatography mass spectrometry,GC-MS)分析27例RCC患者,26例泌尿系其它肿瘤患者及26例健康人的尿液,利用SIMCA-P+12.0.1.0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及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0PLS-DA),并筛选特征代谢产物。结果构建了PCA(R2X=0.846,Q2=0.575)和OPLS-DA(R2X=0.736,R2Y=0.974,Q2Y=0.897)模型,筛选出14种差异代谢产物,主要是有机酸、马尿酸、色氨酸及其降解产物,其中戊酸、丙二酸、戊二酸、己二酸、吲哚乙酸、氨基喹啉、喹啉及色氨酸在RCC患者尿液中的含量显著高于正常人(P<0.01),同时RCC组的尿液中戊酸、苯丙氨酸、6-甲氧基-硝基喹啉的含量显著高于泌尿系其它肿瘤患者(P<0.01)。结论基于GC-MS的代谢组学方法可以区分RCC患者,筛选出的代谢产物可能是RCC的诊断标志物,可进行深入研究。
- 张琳李玲孔海瑞曾方银
- 关键词:肾细胞癌代谢组学GC-MS
- 脑内毛细血管瘤的MRI表现(附3例报告)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探讨脑内毛细血管瘤的MRI影像特点。资料与方法结合文献分析3例脑内毛细血管瘤患者的临床、病理及MRI表现。结果额叶2例,脑干1例。病变表现为囊性占位及瘤周水肿,3例均形成囊壁(手术证实)。病变在T1WI及T2WI上信号变化多样,与是否合并出血及不同时期的出血相关,增强后囊壁等实性成分呈明显强化。结论脑内毛细血管瘤罕见。肿瘤在MRI上具有相对特征性的表现。
- 詹传银张雪林吴小英张琳马艳侯刚强张志尚李华雨
- 关键词:脑肿瘤毛细血管瘤磁共振成像
- 3.0 T磁敏感加权成像在新生儿颅内出血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2
- 2010年
- 目的 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在诊断新生儿颅内出血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搜集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97例患儿头颅MRI常规序列(T1WI、T2WI)和SWI序列的扫描资料。结果 97例新生儿SWI共检出46例颅内出血,MRI常规序列仅检出其中的36例;SWI共检出脑内出血灶104个,MRI常规序列仅检出19个。结论 较常规MRI序列,SWI在检出新生儿颅内出血的阳性率、数目、体积大小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是探查新生儿颅内出血一种非常好的MR新技术。
- 詹传银苏欢欢张琳侯刚强张雪林吴小英
- 关键词:磁敏感加权成像新生儿颅内出血磁共振成像
- CT、MRI多期增强扫描对小肝癌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5
- 2008年
- 目的分析小肝癌的CT、MRI表现,提高对小肝癌诊断的正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及临床随访证实的41例小肝癌患者的平扫及动态增强CT、MRI表现,观察病灶大小、密度或信号强度、强化方式、有无包膜等。结果CT检查28例29个病灶,平扫以低密度为主;MRI检查17例18个病灶(包括4例已做CT检查的病人),平扫T1以低信号为主,T2以高信号为主。动态增强扫描动脉期表现为全瘤性强化CT15例、MRI13例,等密度或等信号CT4、MRI4,延迟扫描为低密度或低信号CT25例、MRI12例;13例在延迟期可见假包膜强化。结论动态增强三期扫描能够显示小肝癌的血供特点,提高小肝癌的检出率及与肝脏其他病变的鉴别能力。
- 马艳张雪林李新瑜张琳苏欢欢詹传银
- 关键词:小肝癌磁共振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