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铎
- 作品数:8 被引量:16H指数:2
- 供职机构:佳木斯市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β受体阻滞剂预处理对AMI介入治疗患者心室重构、自主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研究β受体阻滞剂预处理对急性心肌梗塞(AMI)介入治疗患者心室重构、自主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自2015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接受介入手术治疗的AMI患者90例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早期给予常规药物干预,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β受体阻滞剂行预处理。评估并对比两组心室重构、自主神经功能改善及预后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ESVI、血清MMP-2指标均低于入院时(P<0.05),且观察组低于同时期对照组(P<0.05);两组EDVI、LVEF均高于入院时(P<0.05),且观察组高于同时期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SDNN、SDANN指标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同时期对照组(P<0.05),接近正常水平;而两组治疗后LF/HF均低于入院时(P<0.05),且观察组低于同时期的对照组(P<0.05)。随访半年,两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β受体阻滞剂预处理能够改善AMI介入治疗患者心室重构及自主神经功能,改善预后,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 李铎
- 关键词:Β受体阻滞剂AMI介入治疗心室重构自主神经功能
- PCI对慢性稳定性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血清hs-CRP水平的影响
- 2018年
-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慢性稳定性冠心病的疗效及对患者血管内皮功能、血清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自2015年9月~2017年10月收治的慢性稳定性冠心病患者120例作为观察对象,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治疗,观察组则给予PCI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血管内皮功能、血清hs-CRP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67%,高于对照组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管内皮功能相关指标及血清hs-CRP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I治疗慢性稳定性冠心病疗效显著,可快速恢复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血清hs-CRP水平,安全有效。
- 李铎
- 关键词:PCIHS-CRP
- 盐酸替罗非班结合心血管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效果与安全性探讨被引量:7
- 2018年
- 目的:分析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中联合盐酸替罗非班与心血管介入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8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随机抽样方式进行分组,对照组44例患者采取氯吡格雷治疗,研究组44例患者联合盐酸替罗非班与心血管介入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治疗有效性。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左心射血分数(LVEF)、左室缩短率(LVFS)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中联合盐酸替罗非班与心血管介入治疗能够改善患者各项指标,值得应用。
- 李铎
- 关键词:盐酸替罗非班心血管介入急性心肌梗死
- 贝那普利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伴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血浆BNP水平的影响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分析贝那普利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伴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血浆B型钠尿肽(BNP)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7月—2017年8月收治的冠心病伴心力衰竭患者80例作为观察对象,按数字奇偶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均给予标准化心力衰竭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单纯增加贝那普利治疗,观察组则增加贝那普利联合曲美他嗪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00%(P<0.05)。治疗前,两组血浆BN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浆BNP水平均随着时间的进展而明显降低,到治疗3个月及6个月时,观察组的BN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冠心病伴心力衰竭患者,给予贝那普利联合曲美他嗪治疗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下调血浆BNP水平,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 李铎王建华
- 关键词:贝那普利曲美他嗪心力衰竭BNP
- 参松养心胶囊联合黄芪颗粒治疗心肌炎伴室上性早搏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讨参松养心胶囊联合黄芪颗粒治疗心肌炎伴室上性早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心肌炎伴室上性早搏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普罗帕酮治疗,试验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参松养心胶囊联合黄芪颗粒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患者,另外试验组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停药后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心肌炎伴室上性早搏患者进行治疗时,辅以参松养心胶囊联合黄芪颗粒治疗的临床疗效更显著,且药物不良反应和停药后病情复发率低。
- 李铎
- 关键词:参松养心胶囊黄芪颗粒
- 盐酸曲美他嗪片辅助治疗对冠心病伴心力衰竭患者氧化应激、心肌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探讨盐酸曲美他嗪片辅助治疗对冠心病伴心力衰竭患者的氧化应激、心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心内科2016年6月~2017年6月80例冠心病伴心力衰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传统组与辅助组,每组40例,传统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辅助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盐酸曲美他嗪片辅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LVEF、SO、LVESD、LVEDD、MDA水平。结果辅助组患者治疗后LVEF(58.1±7.5)%、SOD(120.2±15.8)U/ml较传统组(51.2±6.5)%、(84.2±12.4)U/ml升高,LVESD(44.8±4.2)mm、LVEDD(31.2±3.3)mm、MDA(6.2±1.3)μmol/L较传统组(48.2±4.6)mm、(35.4±3.5)mm、(8.6±1.5)μmol/L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曲美他嗪片辅助治疗冠心病伴心力衰竭患者可改善患者氧化应激状况,提升患者心肌功能。
- 李铎王建华
- 关键词:冠心病心力衰竭氧化应激心肌功能
- 高龄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改变与左室肥厚的关系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探讨高龄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昼夜节律改变与左室肥厚的关系。方法:对186例年龄≥75岁的高血压病患者进行动态血压监测,并应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室舒张末期内径、舒张期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后壁厚度,计算左心室重量及左心室重量指数。观察血压昼夜节律变化及左室结构的变化。结果:动态血压监测显示24h血压呈非勺型者为142例(76.34%),呈勺型者为44例(23.66%),非勺型组24h收缩压、舒张压均高于勺型组(P<0.01)。非勺型组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后壁厚度、左心室重量指数均较勺型组增加(P<0.05,<0.05,<0.01)。结论:高龄高血压患者70%以上血压昼夜节律失常,且左室肥厚的发生率明显增加。
- 李艳丽王建华宁国贤李铎
- 关键词:老年高血压昼夜节律心室重构
- 稳心颗粒对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患者QTd、JTd的影响
- 2008年
-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对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患者QTd、JTd的影响。方法对106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3例,应用常规降压药物如ACE-I类、CCB类等;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稳心颗粒9g/次,3次/d,疗程4周。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变化QTd(72±23,52±12)、JTd(73±21,53±11);对照组治疗前后变化QTd(71±24,65±13)、JTd(72±22,66±13)。结论稳心颗粒具有缩小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患者QTd、JTd的作用。
- 王建华纪东华李铎毛红岩
- 关键词:稳心颗粒QTDJTD左心室肥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