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海燕
- 作品数:17 被引量:14H指数:2
-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 一种HIFU生物靶向增效剂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提供一种HIFU生物靶向增效剂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是将双歧杆菌和HIFU增效剂结合而成。双歧杆菌是一种对人体健康有益的益生菌,生物安全性高,且其专性厌氧特性可以靶向肿瘤乏氧区,并在其内进行定向增殖,有抗肿瘤的作用。本...
- 邹建中杜永洪罗勇熊洁徐蝶蒋冰蕾高悬杨海燕
- 文献传递
- 1种新来源的内皮祖细胞提取分离方法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探索1种新来源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的提取分离方法,以增加EPCs细胞数量、提高增殖活性。方法拟从胎鼠肺提取分离培养EPCs,分别从形态学、表面标志物、吞噬功能和体外管腔形成等方面验证所提取细胞为EPCs。同时将其与骨髓中提取的内皮祖细胞的细胞增殖活力进行比较。结果从胎鼠肺提取分离培养的细胞,其形态特征与EPCs一致,细胞表达CD31、CD34、CD133、VEGFR2等EPCs特异标志物,可同时吞噬Dil-ac-LDL和FITC-UEA-1;体外可形成管腔样结构,功能上符合EPCs的表现。胎鼠肺提取的细胞增殖活力明显高于传统从骨髓提取的EPCs。结论胎鼠肺中可提取出数量和质量较好的EPCs,为进一步实验提供可靠的细胞来源。
- 李丽玲计晓娟余更生何灿粲曹丽娜朱旭杨海燕
- 关键词:胎肺内皮祖细胞
- The clinical value and follow-up of Echocardiogram Diagnosis of Persistent Fifth Aortic Arch
- 计晓娟杨海燕吴春潘征夏何玲李静蒋坤凤向雪朱旭
- 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Ito表达的变化及普伐他汀干预研究
- 目的: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后心肌细胞膜离子通道的异常活动,可能是导致AMI后出现心律失常的原因。瞬时外向钾电流(transient outward current...
- 杨海燕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瞬时外向钾电流普伐他汀干预作用
- 文献传递
- 超声心动图诊断一例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
- 计晓娟杨海燕
- 一种HIFU生物靶向增效剂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提供一种HIFU生物靶向增效剂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是将双歧杆菌和HIFU增效剂结合而成。双歧杆菌是一种对人体健康有益的益生菌,生物安全性高,且其专性厌氧特性可以靶向肿瘤乏氧区,并在其内进行定向增殖,有抗肿瘤的作用。本...
- 邹建中杜永洪罗勇熊洁徐蝶蒋冰蕾高悬杨海燕
- 文献传递
- 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治疗儿童哮喘的临床研究
- 目的:对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治疗儿童哮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进行初步探讨。以期获得临床更广泛的应用,利于哮喘的控制。
方法:将55例粉尘螨过敏哮喘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25例,治疗组及对照组患儿在开始实...
- 杨海燕
- 关键词: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儿童哮喘严重不良反应
- 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治疗儿童哮喘1年疗效的初步观察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初步观察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治疗儿童变应性哮喘1年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9年5月至2010年6月我院哮喘门诊就诊轻中度哮喘患者55例,采用随机、开放、平行对照的的研究方法将其分为:试验组(粉尘螨滴剂+吸入激素)30例,对照组(单纯吸入激素)25例。临床观察1年,比较2组哮喘症状评分、急性发作次数、发作持续天数、吸入激素量、肺功能及呼气峰流量变异率的改变情况。结果从治疗的第36周开始2组患儿的日均哮喘症状评分出现差异,差异持续至1年观察结束。试验组1年哮喘的急性发作次数、发作持续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从治疗的40周开始2组患儿ICS用量出现差异,差异持续至1年观察结束。治疗1年后试验组肺功能FEF50、MMEF占预计值百分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2组FEV1、PEF、FEF75比较未见明显差异(P均>0.05)。试验组PEFR变异率于治疗29~56周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可改善哮喘患儿症状,减少哮喘急性发作次数、持续天数及严重程度,减少ICS剂量、改善患儿小气道肺功能、降低PEFR变异率。
- 杨海燕黄英王莹
- 关键词:儿童变应性哮喘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
- 载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脂质纳米粒-声诺维复合体的制备及特性研究
- 2018年
- 目的制备一种兼具缓释作用和示踪功能的载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SDF-1α)脂质纳米粒(SNP)-声诺维复合体(SNP—Sono Vue),并观察其致骨髓间质干细胞(BMSCs)迁移作用。方法制备SNP,检测其物理特性包括粒径大小、zeta电位、形态结构、包封率。构建SNP—SonoVue,观察SNP及低频超声(LIFU)辐照后的SNP—SonoVue缓释情况以及SNP—SonoVue中SonoVue与SNP的结合情况。分别观察以下6组的致BMSCs迁移作用以评价SNP-SonoVue的生物活性:A组,SDF-1α+1%血清培养基;B组,SNP—SonoVue+1%血清培养基;C组,LIFU辐照后SNP—SonoVue+1%血清培养基;D组,空白脂质纳米粒-声诺维复合体(BNP—SonoVue)+1%血清培养基;E组,LIFU辐照后BNP—SonoVue+1%血清培养基;F组,PBS+1%血清培养基(对照组)。观察SNP~SonoVue的体外显像情况。结果制得的SNP平均粒径(220.4±9.9)nm,粒径的分散指数(PDI)为0.172±0.015,平均电位(35.6±1.7)mV。透射电镜下可见SNP呈均匀分散的球形。药物包封率为96.7%,载药量为481.76ng/mg。流式细胞术分析显示SNP质量(mg)与SonoVue微泡(个)的比例为20:(2.8×10^9)~40:(2.8×10^9)是SNP—SonoVue制备的适宜条件。荧光显微镜显示复合体中的SonoVue微泡外壳有大量的DiI标记的带红色荧光SNP。药物缓释实验中可见SNP及LIFU辐照后SNP—SonoVue7d内的药物释放率分别为(68.61±3.97)0A和(63.21±5.6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迁移实验证实A、B、C组对BMSCs的迁移作用明显强于对照组(P〈0.(15),但A、B、C三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体外显影实验可见SNP—SonoVue复合体有明显增强显影作用。结论成功制备SNP—SonoVue,该复合体具有明显的增强显影作用和致BMSCs迁移作用。
- 曹丽娜计晓娟余更生朱旭曹阳杨海燕卢岷何灿粲
- 关键词:超声疗法脂质纳米粒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
- 体外循环下低pH液复灌对兔缺血再灌注心肌内质网应激与细胞凋亡的研究
- 本文分析了体外循环下低pH液复灌对兔缺血再灌注心肌内质网应激与细胞凋亡的影响。本研究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体外循环下低pH液复灌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cardiopulmon...
- 杨海燕
- 关键词:体外循环复灌缺血再灌注心肌内质网应激组织超微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