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煊
- 作品数:6 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教育部更多>>
- 发文基金: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江苏省“青蓝工程”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春季东海黑潮区大气热源异常及其对中国东部降水的影响1
- 采用ERA-interim逐日再分析数据集与中国东部389个站逐日降水资料,通过相关和合成分析分别讨论了在不同时间尺度上,春季东海黑潮区上空大气热源异常对东亚大气环流和中国东部降水的影响。观测分析表明,春季东海黑潮区上空...
- 徐海明赵煊徐蜜蜜邓洁淳
- 关键词:大气热源中国东部降水东亚大气环流
- 文献传递
- 春季中国东海黑潮区大气热源异常对中国东部降水的影响被引量:7
- 2015年
- 采用ERA-interim逐日再分析数据集与中国东部389个站逐日降水资料,通过相关和合成分析讨论了不同时间尺度上,春季中国东海黑潮区上空大气热源异常对东亚大气环流和中国东部降水的影响。观测分析表明,春季中国东海黑潮区上空为一显著的大气热源,大气对该热源的响应在不同时间尺度上表现出不同的形式。在较长时间的季节和年际尺度上,春季中国东海黑潮区大气热源增强时,可在大气对流层低层强迫出偏南气流,同期春季及后期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增强并西伸,相比于热源低值年西北太平洋副热带地区为一反气旋式异常环流所控制,中国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降水增多;反之亦然。与年际和季节时间尺度不同,在较短的天气时间尺度上,中国东海黑潮区上空大气热源增强可在其下方强迫出气旋式异常环流。大气热源的增强与中国东部对流层低层气旋式异常环流的东移有关,相应地在中国东部地区出现了显著的降水增多。
- 赵煊徐海明徐蜜蜜邓洁淳
- 关键词:大气热源中国东部降水东亚大气环流
- 春季东海黑潮区大气热源异常及其对中国东部降水的影响
- 采用ERA-interim逐日再分析数据集与中国东部389个站逐日降水资料,通过相关和合成分析分别讨论了在不同时间尺度上,春季东海黑潮区上空大气热源异常对东亚大气环流和中国东部降水的影响.观测分析表明,春季东海黑潮区上空...
- 徐海明赵煊徐蜜蜜邓洁淳
- 关键词:大气环流降水异常
- 文献传递
- 冬春季东海黑潮和西北太平洋副热带地区大气热源特征及其对中国东部降水的影响
- 本文利用欧洲中期数值预报中心(ECMWF)提供的ERA-interim逐日再分析数据集,国家气候中心提供的中国753站逐日降水资料,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和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EP/NCAR)的月平均再分析数据集以及...
- 赵煊
- 关键词:大气热源中国东部降水东亚大气环流
- 文献传递
- 夏季北太平洋洋中槽强度的年际变化及其与北美地面气温的关系
- 2016年
- 利用1979—2010年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特拉华大学地面气温资料,研究了夏季北太平洋洋中槽强度的年际变化特征、成因及其与北美地表气温的联系。结果表明,夏季北太平洋洋中槽强度存在明显的年际变化特征,并主要表现为准4 a和准5a的周期变化特征。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夏季北太平洋洋中槽强度与同期北美东南地区地表气温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当夏季北太平洋洋中槽强度异常偏强(弱)时,洋中槽下游的北美东南地区对流层中高层的位势高度异常降低(升高),对应于控制该地区的高压减弱(增强),从而使得该地区地表气温降低(升高)。此外,夏季热带印度洋海温异常对洋中槽的年际变化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当热带印度洋海温异常偏暖时,通过调节大气边界层相当位温,加热对流层大气,在热带印度洋东侧激发出东传的开尔文波,同时也使得北太平洋中东部位势高度异常升高,导致洋中槽的异常减弱。反之亦然。
- 徐海明罗丹赵煊
- 关键词:年际变化
- 石家庄暴雨时空分布特征及灾情评估
- 2024年
- 基于石家庄市2015—2021年暴雨洪涝灾情资料数据,以及17个国家站及268个区域自动气象站数据,采用气候统计诊断方法分析了石家庄暴雨时空分布的气候特征,并利用灰色关联分析及逐步回归方法,建立了石家庄市暴雨灾情评估及预评估模型.结果表明:①石家庄暴雨频次及强度随时间呈递增趋势,暴雨强度年际变化增大且极端性增强.②石家庄西北部暴雨频次多、强度大,西南部暴雨频次相对较少,但强度最大,其中平山、井陉为大暴雨、特大暴雨高发区,复杂的地理环境使该地区发生暴雨洪涝灾害的风险增加.③由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确定的暴雨灾情等级正确率83.33%,能够反映实际暴雨灾情等级,且有利于客观区分同一等级内暴雨灾情大小.④基于气象因子,利用逐步回归方法建立的暴雨灾情评估及预评估模型正确率可达68.75%.
- 赵煊赵煊韩子霏李朝华尚可
- 关键词:暴雨灾情评估灰色关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