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剑
- 作品数:4 被引量:6H指数:2
- 供职机构: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 流浪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及与行为的关系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探讨流浪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及与问题行为的关系。方法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长处与困难问卷(SDQ)对129名流浪儿童进行问卷调查,在此基础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男生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得分显著低于女生(t=-4.985,-4.720,-2.291,-3.798,-4.826,-3.623;P<0.05);男生敌对得分显著高于女生(t=3.573,P<0.01);二次以上流浪的儿童焦虑、偏执、强迫显著高于初次流浪的儿童(t=2.55,1.98,2.272;P<0.05);留守过的流浪儿童偏执、精神病性分数显著高于未留守过的流浪儿童(t=2.398,2.234;P<0.05)。流浪儿童心理健康状况与行为问题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与亲社会行为相关性较弱(P<0.05)。结论负性经历对流浪儿童心理健康状况有负性影响,心理健康水平与问题行为存在相关关系。
- 袁茵欧阳旭伟李仲强唐鹏邱剑鲁娓杨改芳袁梦
- 关键词:流浪儿童心理健康亲社会行为
- 流浪儿童自我意识行为及人格相互关系的探讨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流浪儿童自我意识、问题行为及人格三者的相互关系,为日后问题行为的干预提供帮助。方法选取了60名流浪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儿童自我意识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和《长处与困难问卷》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流浪儿童多经历过留守,重要他人去世等负性经历,经历过留守的流浪儿童合群、幸福和满足感得分低于未经历过留守的流浪儿童,神经质得分显著高于未经历过留守的流浪儿童;2)人格的神经质、精神质与自我意识、问题行为各维度均存在显著相关;3)人格的神经质、精神质在自我意识对问题行为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结论自我意识通过人格的中介机制对流浪儿童问题行为发挥作用,提升流浪儿童自我意识的同时应引导形成健全人格。
- 袁茵欧阳旭伟苟兴元田商隐邱剑鲁娓杨改芳袁梦
- 关键词:自我意识人格流浪儿童中介作用
- 小学五、六年级学生自我控制的发展及与问题行为、亲社会行为的关系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 探讨小学五、六年级学生自我控制与行为的关系。方法 采用儿童自我控制学生自陈袁、长处与困难问卷对318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自我控制总分与问题行为总分呈负相关(r=-0.216,P〈0.01),与亲社会行为无相关性(r=0.081,P〉0.05);学习行为能显著预测问题行为(β=0.200,P〈0.01);性别和年级对亲社会行为的预测作用显著(β分别为-0.157,0.112,P〈0.05);自我控制不同维度对行为的各个维度预测作用不同。结论 提高小学生自我控制能力水平对减少问题行为、激发亲社会行为有积极作用。
- 邱剑张婕余姝刘星周玲
- 关键词:自我控制亲社会行为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