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敏娜
- 作品数:13 被引量:38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军队杰出人才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肝细胞癌患者CD8^+T淋巴细胞上PD-1高表达的意义研究被引量:9
- 2009年
- 目的了解细胞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1,PD-1)在HBV相关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CD8+T淋巴细胞上的表达及与疾病状态的关系。方法用流式技术检测58例HBV相关性PHC患者外周血及肝组织中CD8+T淋巴细胞上PD-1的表达,并与20例HBV相关性肝硬化患者及20例健康对照者相比较。结果HCC患者外周血CD8+T淋巴细胞上PD-1的表达明显上调,与肝硬化组及健康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且肿瘤区的表达高于非肿瘤区,随着HCC病情的进展而增加。结论PD-1在CD8+T淋巴细胞上表达具有负性调节CD8+T淋巴细胞活化增殖作用,其表达水平对HCC病情有预测作用。
- 曾珍石峰张敏娜施明楼敏陆荫英陈艳许桂林郝莉燕王福生杨永平
- 关键词:肝细胞癌HBV感染
- 纤维蛋白原在HBV相关性肝细胞癌中的临床意义
- 2009年
- 目的探讨血浆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水平在HBV相关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的临床意义。方法87例未经治疗的HBV相关性HCC患者,按巴塞罗那分期标准分为:早期23例、中期20例、进展期23例和终末期21例。检测HCC患者Fib血浆含量和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水平。结果Fib血浆含量分别为早期(3.12±0.80)g/L、中期(4.65±1.38)g/L、进展期(5.90±2.85)g/L和终末期(3.60±1.87)g/L。66例患者AFP>20μg/L,占75.86%。AFP阴性HCC患者Fib值在进展期患者中明显升高。结论Fib水平与HCC的形成、发展、恶化、转移呈正相关,对HCC没有早期诊断价值,晚期HCC患者出现Fib水平明显低下时,提示预后差。肝功能正常的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出现AFP低水平异常时,应关注成像技术检查而排除HCC。
- 张敏娜苏淑慧吴煜常秀娟陈艳周霖王春平杨永平
- 关键词:肝细胞癌纤维蛋白原甲胎蛋白
- 上皮细胞粘附分子与肝细胞癌复发、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 目的: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异质性和缺乏适宜的生物学标记物,阻碍了对HCC预后的判定与治疗方案的确定。上皮细胞粘附分子(epithelial cell adhesion m...
- 张敏娜
- 关键词:肝细胞癌生物学行为
- 微血管密度在索拉非尼联合冷冻消融治疗进展期肝癌疗效评价中的意义
- @@目的:探讨索拉非尼联合局部冷冻消融治疗进展期肝细胞癌(HCC)的疗效,评价肿瘤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与HCC患者治疗预后的关系。方法:102例进展期肝癌患者随机分为索拉非尼联合氩...
- 陆荫英张敏娜朱云杨永平王春平白文林曲建慧周霖陈艳常秀娟安林静曾珍
- 关键词:微血管密度索拉非尼冷冻消融治疗肝癌疗效评价
- 肝透明细胞癌1例远期随访报告
- 2014年
- 患者女,61岁。主因间断双下肢水肿13年,上腹胀1个月入院。患者1985年诊断为乙型肝炎,2008年出现肝硬化、腹水,同年10月为进一步诊治来我院就诊。腹部CT检查见肝右后叶类圆形低密度影,动脉期稍强化,门脉期呈低密度,考虑为小肝癌。临床诊断:原发性肝癌;门脉高压症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腹水、脾大、脾功能亢进;乙型活动性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child-pughA级)合并腹水。
- 张敏娜楼敏
- 关键词:肝脏透明细胞癌远期随访
- 驻京部队官兵首次转氨酶异常297例病因分析被引量:2
- 2006年
- 许桂林张敏娜白文林曾珍楼敏
- 关键词:部队官兵转氨酶异常
- 慢性丙型肝炎的肝外表现
- 2007年
- 丙型肝炎病毒(HCV)是一种嗜肝和嗜淋巴细胞病毒,肝脏是其主要靶器官,但也可在非肝组织内复制,许多研究已经在外周血细胞、唾液腺、肾、皮肤、骨髓、胃黏膜、脑脊液中发现HCV的存在和复制,肝移植后HCV感染的复发也支持HCV可在肝外复制。HCV感染与一些肝外表现,如混合型冷球蛋白血症(MC)、迟发性皮肤卟啉病(PCT)、
- 张敏娜楼敏
- 关键词:肝外表现慢性丙型肝炎HCV感染皮肤卟啉病丙型肝炎病毒外周血细胞
-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利巴韦林治疗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减少丙肝肝硬化代偿期患者的临床观察被引量:8
- 2010年
- 目的评价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PegIFNα-2b)、利巴韦林治疗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00×109/L丙肝肝硬化代偿期患者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 24例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00×109/L丙肝肝硬化代偿期患者,予皮下注射PegIFNα-2b 80μg/周(体重<60 kg,剂量为50μg/周)和口服利巴韦林(300 mg,3次/d),应用PegIFNα-2b前后1天各皮下注射G-CSF 200μg,治疗24周并随访24周。结果 7例因依从性差、1例因严重皮疹而终止治疗。余16例患者完成治疗和随访,其中仅1例出现轻度胸骨疼痛,无1例出现肝功能失代偿或严重感染。在应用G-CSF后,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即升至干扰素适应范围内;治疗期间每周第7天平均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为(1.49±0.32)×109/L;治疗结束后第12、24周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与抗病毒治疗前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谷丙转氨酶(ALT)恢复正常。早期病毒学应答率、治疗终点病毒学应答率、持续病毒学应答率分别为81.2%、75.0%、62.5%。结论 G-CSF联合PegIFNα-2b、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可有效、安全地应用于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减少丙肝肝硬化代偿期患者。
- 朱云李明英王春平李茵茵张敏娜高旭东杨永平
- 关键词:中性粒细胞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
- 氩氦冷冻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临床研究被引量:7
- 2009年
- [目的]回顾性分析氩氦冷冻消融治疗肝细胞癌(HCC)的临床疗效。[方法]227例HCC患者,按巴塞罗那分期标准:早期26例、中期73例和进展期128例,行经皮穿刺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结果]氩氦冷冻消融治疗HCC后随访12~63个月,早期、中期及进展期HCC患者中位生存期分别为36、23和12个月。早期生存期为37.8±13.8个月,1、2、3、5年生存率分别为92.3%、84.6%、65.4%、11.5%;中期生存期为24.5±9.7个月,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4.9%、56.2%、21.9%;进展期生存期为16.9±8.4个月,1、2、3年生存率分别为68.8%、22.7%、6.3%。AFP阳性HCC患者治疗后28.1%的患者转为阴性;55.6%的患者术后4周AFP明显降低;上消化道出血是HCC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结论]氩氦冷冻消融并发症少、消融彻底;不同分期HCC的生存时间、生存中位数有显著差异,以早期最长;以延长进展期HCC生存期最明显,是一种较理想的消融治疗肝癌手段。
- 张敏娜陆荫英王新真安林静王春平陈艳贾红军冯永毅杨永平
- 关键词:肝肿瘤冷冻治疗生存率氩氦刀
- Th17细胞免疫学基础以及临床研究进展
- 2009年
- Th17作为近几年CD4^+T辅助细胞亚群的新成员,在炎症反应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Th17主要存在于CD4^+记忆细胞亚群中,其分泌的细胞因子IL-17具有强烈的促炎症作用,通过作用于上皮细胞、基质细胞等分泌大量的IL-8,介导中性粒细胞向炎症部位迁移,从而诱导炎症反应。虽然Th17的发现主要源于对动物及人类自身免疫系统疾病的研究,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Th17在感染免疫、移植免疫,以及肿瘤免疫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进一步的研究应该主要集中于对Th17细胞功能的研究以及通过Th17/IL-23等通路对各种疾病治疗的可行性探讨。
- 张敏娜曾珍
- 关键词:TH17感染免疫移植免疫肿瘤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