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敏

作品数:4 被引量:7H指数:1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蛋白
  • 2篇肾损
  • 2篇肾损伤
  • 2篇急性肾损
  • 2篇急性肾损伤
  • 1篇代谢
  • 1篇蛋白质
  • 1篇血尿
  • 1篇脂代谢
  • 1篇致病
  • 1篇神经病
  • 1篇神经病变
  • 1篇肾病
  • 1篇肾小管
  • 1篇肾小管上皮
  • 1篇肾小管上皮细...
  • 1篇糖尿
  • 1篇糖尿病
  • 1篇糖尿病神经
  • 1篇糖尿病神经病

机构

  • 4篇青岛大学

作者

  • 4篇国敏
  • 3篇徐岩
  • 1篇刘雪梅
  • 1篇董晖
  • 1篇董静
  • 1篇马瑞霞
  • 1篇秦毅
  • 1篇邢昂
  • 1篇张国庆
  • 1篇林楠
  • 1篇张迪
  • 1篇孙晓岩

传媒

  • 2篇青岛大学医学...
  • 2篇中华肾脏病杂...

年份

  • 2篇2016
  • 2篇201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Nesfatin-1对1型糖尿病小鼠糖脂代谢和外周神经病变作用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究外周Nesfatin-1能否通过调节糖脂代谢从而改善1型糖尿病(T1DM)小鼠的神经病变。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C+NS组)、Nesfatin-1对照组(C+Nesfatin-1组)、生理盐水模型组(DM+NS组)和Nesfatin-1模型组(DM+Nesfatin-1组),连续6d小鼠尾静脉给予20μg/kg Nesfatin-1或等体积生理盐水。比较各组T1DM小鼠摄食、体质量变化,血糖、血脂水平,胰岛和肝脏形态结构,腓肠肌AMPK mRNA和GLUT4mRNA表达及甩尾潜伏期变化。结果 Nesfatin-1可显著降低T1DM小鼠血糖(F=24.79,q=5.91,P<0.01),但不影响给药后24h累计摄食量和体质量;能够保护胰岛结构完整性,促进肝脏脂质分解;可促进腓肠肌AMPK mRNA表达(F=8.57,q=6.25,P<0.05);能够缩短T1DM小鼠甩尾潜伏期(F=19.92,q=4.82,P<0.01)。结论外周Nesfatin-1可通过调节T1DM小鼠糖脂代谢从而改善外周神经病变。
张迪国敏董静边进孙晓岩秦毅
关键词:NESFATIN-1糖尿病神经病变
Cyr61蛋白在缺血性急性肾损伤间质纤维化中作用
2016年
损伤后肾间质纤维化在缺血性急性肾损伤(AKI)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富含半胱氨酸蛋白质61(Cyr61)作为一种损伤早期诱导蛋白能调节纤维化的病变过程。本文论述了缺血性AKI后肾间质纤维化的病理过程和相关研究进展,阐述Cyr61作为一种潜在保护性因子的依据。
徐岩国敏邢昂
关键词:急性肾损伤纤维化
富含胱氨酸蛋白61对缺氧状态下肾小管上皮细胞的保护作用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 探讨富含胱氨酸蛋白61 (cysteine-rich protein 61,Cyr61)蛋白在缺氧缺血性急性肾损伤(AKI)中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表达,对肾小管上皮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以重组Cyr61慢病毒载体构建稳定表达Cyr61蛋白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株Cyr61-HK2.溴脱氧尿苷核素掺入法检测细胞增殖,膜联蛋白V和碘化丙啶染色后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凋亡,Western印迹检测BAD、Akt和ERK蛋白水平.结果 (1)与野生型HK2细胞相比,缺氧状态下Cyr61-HK2细胞的增殖能力更强;(2)缺氧状态下,野生型HK2细胞和Cyr61-HK2细胞的凋亡都随时间延长而增加,但与野生型HK2细胞相比,Cyr61-HK2细胞的凋亡减少;(3)与野生型HK2细胞相比,Cyr61-HK2在细胞缺氧0h、0.5 h、1h时的磷酸化BAD、磷酸化Akt和磷酸化ERK均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缺氧状态下Cyr61蛋白能够促进肾小管上皮细胞增殖,抑制凋亡,Akt/ERK途径可能参与了Cyr61的抗凋亡作用.
徐岩国敏董晖刘雪梅马瑞霞
关键词:缺氧急性肾损伤
薄基底膜肾病家系新发COL4A4基因突变及致病机制探究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对显性遗传的薄基底膜肾病(thin - basement - membrane nephropathy,TBMN)家系进行COL4A3和COL4A4基因分析,寻找突变位点并阐述其致病机制。方法提取先证者外周血基因组DNA,PCR法扩增COL4A3和COL4A4基因所有外显子,与GenBank数据库中的标准序列比对寻找突变位点,确定COL4A4基因突变后对其他6例家系成员和200例健康对照者进行该位点测序。提取先证者外周血RNA,反转录后PCR扩增含突变位点的基因片段进行TA克隆,挑选阳性单克隆菌落进行测序分析RNA。结果DNA测序显示先证者及其母亲、大姐均发现COL4A4基因1459位点G杂合突变为A,其他4例家庭成员和200例健康对照均未见该位点突变。先证者RNA分析显示COLAA4(c.1459+G〉A)突变基因位于第21号与22号外显子之间的剪接位点,该位点突变导致剪接错误,其mRNA序列第21号外显子缺失,相应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也全部缺失,20号外显子后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也随之发生移码突变。结论本研究报道的COL4A4(c.1459+G〉A)为TBMN患者的致病基因突变,其致病机制进一步丰富了TBMN发病机制,为将来临床诊断提供参考。
张国庆林楠国敏徐岩
关键词:血尿突变薄基底膜肾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