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素云
- 作品数:10 被引量:148H指数:6
- 供职机构: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大豆蚜越冬卵量在预测上应用的研究被引量:8
- 1984年
- 大豆蚜Aphis glycines Matsumura是吉林省栽培大豆的主要猖獗性害虫,预测大豆蚜的发生和为害趋势是做好防冶的重要基础。本研究探讨了吉林省应用大豆蚜越冬卵量预测大豆蚜发生的一些问题;比较了吉林省不同地区大豆蚜越冬寄主与夏寄主的数量比值和越冬卵量关系;并根据公主岭地区1961—1981年间鼠李上越冬卵量与大豆蚜发生初期和初盛期蚜量以及四平地区发生程度的资料,分析了越冬卵量与蚜量发生程度的相关,推导出应用公主蛉地区越冬卵量预测发生蚜量及发生程度的预测式。
- 陈瑞鹿王素云暴祥致徐恩培谢为民
- 关键词:大豆蚜越冬寄主大豆田APHIS鼠李
- 草地螟迁飞活动的雷达观测被引量:52
- 1992年
- 80年代初期,我国草地螟猖獗为害,其虫源和迁飞问题不清。1984年6月在山西省雁北地区应县应用雷达观测了草地螟蛾的迁飞活动,并辅以地面发生动态调查,查明当地越冬茧密度约达每平方公里2000万头,6月2日羽化率为2.7%,6月10日达66%。成虫在15℃以下不飞行,15—17℃受震动后,在近地面几十厘米高处做数米距离的飞行;18℃以上则能主动飞行;20℃以上大量主动飞行。迁飞的高度在400m 以下,多在80—240m之间。成虫一般白天不起飞,多数在日落前后起飞。飞行方向与气流方向一致,多数向东北方向迁飞。在当地羽化盛期,当出现西南气流、气温上升达20℃以上时成虫大量迁飞。
- 陈瑞鹿暴祥致王素云孙雅杰李立群刘继荣
- 关键词:草地害虫草地螟昆虫迁飞
- 溴氰菊酯防治大豆食心虫施药时期比较试验被引量:2
- 1988年
- 1985和1986年在公主岭进行了溴氰菊酯2.5%乳油(敌杀死)防治大豆食心虫Leguminivora glycinivorella(Mats.)的田间试验。比较了成虫发生初期、盛期和盛后期施药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1985和1986年不施药对照区虫食粒率分別为4.32%和3.15%,虫荚率分别为3.97%和2.6%。两年间,剂量0.8克/亩不同施药时期处理区的虫食粒率和虫荚率均降至1%以下,分別统计比较不同的三个发蛾期施药区与不施药对照区的被害率,差异均极显著。但不同发蛾期施药处理区之间的效果,差异均不显著。提出在发蛾初期至盛后期之间(约在8月上半月)喷施溴氰菊酯有效成分0.8克/亩一次,即可控制大豆食心虫的危害。
- 陈瑞鹿孙雅杰谢为民王素云暴祥致
- 关键词:大豆食心虫施药时期菊酯被害率超低量喷雾器
- 草地螟雌蛾发育分级及其在测报中的应用被引量:7
- 1992年
- 草地螟Loxostege sticticalis L.是我国北方的主要农牧业害虫之一。兼具有迁飞、滞育的生物学特性,表现着长期间歇猖獗发生的特点。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猖獗期的研究,已明确我国草地螟主要越冬区与发生范围,并提出监测主要越冬区的越冬虫源及雌蛾解剖分级的预测办法(全国草地螟科研协作组,
- 孙雅杰王素云暴祥致陈瑞鹿
- 关键词:草地螟发育分级雌蛾滞育越冬虫源
- 全文增补中
- 大豆蚜虫对大豆生长和产量影响的试验被引量:62
- 1996年
- 1989年、1990年进行了大豆蚜虫田间种群数量变动及其对大豆发育、产量的影响试验。试验田设大豆蚜虫自然发生的危害区和用10%增效乐呆防治蚜虫危害的控制区。危害区的田间蚜虫,1989年发生早蚜量上升快,6月15日百株蚜量超过万头,发生盛期持续时间长达40天;1990年比1989年发生稍晚,盛期持续时间短。危害区的大豆植株明显表现叶片卷缩、节间缩短、茎矮化。控制区植株高度均高于危害区,1989年高出20.2cm。大豆蚜虫危害对大豆产量的影响显著,1989年危害区比控制区产量损失27.8%。大豆蚜虫百株蚜量超过万头,有蚜株率超过90%为防治适期。
- 王素云暴祥致孙雅杰陈瑞鹿翟保平
- 关键词:大豆蚜虫害虫
- 草地螟雌蛾生殖系统发育的形态变化被引量:20
- 1991年
- 草地螟Loxostege sticticalis L.雌蛾生殖系统的发育变化国内已在预测上应用,但国内外尚缺乏形态描述的实验依据。我们在1984年进行越冬代草地螟雌蛾生殖系统发育形态的观察,并探讨供预测应用的雌蛾发育调查分级,提出判别种群发展趋势的方法。
- 孙雅杰陈瑞鹿王素云暴祥致
- 关键词:草地螟雌蛾生殖系统发育
- 公主岭地区蚜虫天敌发生动态调查简报(1974——1976)被引量:1
- 1979年
- 蚜虫是吉林省粮食、果树、蔬菜等许多作物的重要害虫。主要种类有大豆蚜Aphisglycines、高粱蚜Aphis Sacchari、麦蚜Macrosiphum granarium、玉米蚜Rhopaa losi phum maidis、苹果瘤蚜Myzus malisuctus、菜蚜Rhopalosiphum pseudobrassicae、Brevicoryne brassicae、苹蚜Aphis pomi、梨蚜Toxopterpiricola等。这些种类均常造成严重为害。其分布和猖獗在很大程度上受天敌。
- 暴祥致王素云陈瑞鹿谢为民徐恩培
- 关键词:苹果瘤蚜高粱蚜APHIS天敌种类MYZUS
- 大豆蚜虫对大豆的危害与防治被引量:23
- 1994年
- 大豆蚜虫对大豆的危害与防治王素云,孙雅杰,陈瑞鹿,翟保平,暴祥致(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136100)大豆蚜虫是大豆苗期的主要害虫之一,近年来日趋严重,目前尚无较好的抗蚜品种,成为大豆栽培的重要问题。本试验于1989~1990年,调查了大豆田间种群...
- 王素云孙雅杰陈瑞鹿翟保平暴祥致
- 关键词:大豆大豆蚜虫
- 昆虫雷达回波图像的拍摄和识别方法被引量:2
- 1997年
- 王素云陈瑞鹿暴祥致孙雅杰翟保平谢为民
- 关键词:昆虫雷达
- 高粱蚜(Aphis sacchari Zehntnar)发生规律和预测方法的研究 Ⅱ.温湿度与无翅孤雌胎生蚜的发育与繁殖的关系被引量:1
- 1979年
- 1952年高粱蚜在东北地区大发生,此后对高粱蚜的研究取得一系列结果。提出了药剂治蚜的一些有效方法,基本明确了高粱蚜在东北的越冬寄主、世代交替、周年繁殖代数、猖獗时间、繁殖力及天敌种类,并初步分析了大发生年的气候特点做为预测的参考(王芸生等1961年);分析比较了历年蚜量动态、提出按历年繁殖盛期的增殖率应用Nt=N0·λ经验公式预测短期蚜虫数量变动的方法(暴祥致等1964年)。但对影响数量变动的气象因素缺乏试验。为了阐明我省高粱蚜发生期间的温湿度条件对蚜虫发育与繁殖能力的影响,以研究蚜虫数量变动的规律。于1965年和1974~1976年进行了湿温度对高粱蚜发育与繁殖能力的影响试验。
- 陈瑞鹿王素云暴祥致徐恩培谢为民
- 关键词:高粱蚜越冬寄主APHIS天敌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