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亚锋
- 作品数:3 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传染病预防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滤泡辅助性T细胞及其相关因子在HIV疾病进展中的变化研究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通过对不同疾病进展阶段的HIV感染者外周血滤泡辅助性T细胞(follicular helper T cell, Tfh)进行分析,探讨Tfh及其相关因子对HIV感染疾病进程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Tfh在HIV抗病毒治疗和疫苗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招募HIV-1感染者33例,根据疾病进展情况分为HIV-1长期不进展者(long-term nonprogressors, LTNP)11例、快速进展者(rapid progressors, RP)10例、HIV典型进展者(typical progressors, TP)12例,同时招募11名健康人(normal control, NC)作为对照。分离受试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用多色流式的方法检测CD4+CD45RA-CXCR5+Tfh和CD4+CD45RA-CXCR3-CXCR5+PD-1+Tfh及其表达ICOS、IFN-γ、IL-21因子的水平。此外,对血浆IL-10和CD19+B细胞频数也进行分析,探讨Tfh与CD4、B细胞的关系。结果两个Tfh亚群比例在HIV-1感染人群均比正常对照高,CD4+CD45RA-CXCR5+Tfh在LTNP人群最高,与正常对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fh相关因子ICOS、IFN-γ、IL-21在T细胞刺激剂作用下均有明显升高,ICOS+Tfh与HIV-1疾病进展呈负相关,与CD19+B细胞呈正相关(r=-0.49,P〈0.01;r=0.60,P〈0.05)。血浆IL-10的浓度在HIV-1感染者中有明显升高,TP组最高,其次为RP组(TP组vs NC组,P〈0.01;RP组vs NC组,P〈0.05)。结论外周血Tfh及其相关因子的表达在HIV-1感染者与健康对照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特定亚群Tfh与HIV-1疾病进展和B细胞功能密切相关。
- 李丹李剑军李亚锋王硕梁华唐振柱沈智勇邓月琴邵一鸣
- 关键词:HIV-1滤泡辅助性T细胞B细胞
- CD137分子在 HIV 特异性 T 淋巴细胞单克隆分选和扩增中的应用
- 2015年
- 目的:建立通过CD137分子对HIV特异性T淋巴细胞进行单克隆分选和体外扩增的方案,对扩增后T细胞的数量和表型进行鉴定。方法分离HIV感染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采用多色流式细胞染色技术,分离HIV Gag特异性CD3+CD8+CD137+T细胞,单个细胞分选入96孔板,在体外加入饲养细胞和细胞因子进行培养,克隆扩增后14 d对扩增的细胞进行表型鉴定,14 d和28 d分别计算扩增倍数。结果 CD137分子在未接受抗原刺激的状态下表达量很低, Gag肽库刺激后, CD137表达升高,并且表达CD137的CD8细胞均分泌IFN-γ。体外扩增14 d可以获得106的CD8 T细胞,28 d可获得107~108的 CD8 T细胞。在 Gag 肽库刺激后可达到接近100%的活化。结论CD137可替代IFN-γ等传统的细胞因子对HIV抗原特异性T细胞进行筛选和体外扩增,扩增后的T细胞仍保持非常好的活性状态。
- 李丹梁华鞠斌范瑾李亚锋王硕邵一鸣
- 关键词:CD137HIV体外扩增
- 通过流式分选技术筛选HIV-1特异性单个B细胞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探讨流式细胞分选技术在筛选HIV-1抗原特异性单个B细胞中的应用。方法通过HIV-1特异性探针结合多色流式细胞技术,标记HIV-1抗原特异性B细胞;并结合单细胞流式分选,从两例HIV-1慢性感染者体内分离抗原特异性单个B细胞。结果两个样本均有较强的中和活性,可以用作筛选中和抗体。两例感染者经流式分选后分别获得探针特异性目的细胞CD3-、CD8-、INDO-1 VIOLET-、CD14-、CD19+、CD20+、Ig M-、Ig G+、JRFLgp140+、JRFLgp140-D368R-各33和20个。结论通过流式分选技术结合HIV-1特异性探针可以获得单个HIV-1抗原特异性B细胞,为后续获得有广谱中和HIV-1能力的抗体,设计抗HIV-1药物和HIV-1疫苗免疫原提供技术支持。
- 李丹鞠斌王硕李亚锋梁华邵一鸣
- 关键词:HIV-1探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