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佐华
- 作品数:4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肢体严重创伤保肢与截肢治疗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 2015年
- 肢体严重创伤为骨科常见急诊,截肢或保肢选择常困扰以肢体功能恢复为最高追求的临床医师。国内外学者不断探索截肢或保肢的量化标准,但每种评分系统都在临床决策选取中具有其局限性;随着创面修复技术及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临床医师对此类疾病的治疗有了新的认识。现结合近年来临床报告,分析大面积软组织缺损、主干动脉损伤、骨筋膜室综合症晚期等不同肢体严重创伤保肢或截肢治疗关键点,以增进对此类疾病的进一步认识,选择更加合理的治疗方案。
- 李佐华陶圣祥谭金海
- 关键词:截肢保肢
- 带骨间膜游离腓骨瓣修复桡骨骨缺损的解剖及初步临床应用
- 李佐华胡祥
- 髂后侧经臀小肌微创入路修复髋臼后侧骨折
- 2017年
- 目的 探讨髂后侧经臀小肌微创入路治疗髋臼后侧骨折的方法.方法 使用髂后侧经臀小肌微创入路修复髋臼后侧骨折21例,其中单纯后壁骨折9例,后柱+后壁骨折7例,横行+后壁骨折4例,单纯横行骨折1例.分析新型手术入路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术后平均随访6-17个月,手术效果经术后X线及改良的Merle d,Aubigne和Postel的髋臼骨折临床结果评分.结果 本组21例手术切口长度8-11 cm,平均9.4 cm;手术用时1.5-4.5 h,平均2.2 h;术中失血量300-900 ml,平均430 ml.全部病例无坐骨神经损伤、切口感染、深静脉血栓、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17例获得解剖复位,3例良好复位,1例复位差.术后远期复查结果,依据Merle d,Aubigne和Postel髋关节评分系统,优10例,良8例,一般2例,差1例,优良率为85.7%.结论 髂后经臀小肌微创入路损伤小,安全,显露好,是修复髋臼后侧骨折的入路的良好选择之一.
- 李佐华陶圣祥胡祥黄松庭周益谢年广谭金海
- 关键词:髋臼后壁骨折臀小肌微创入路髋关节功能
- 甲基强的松龙对脊髓损伤大鼠运动功能恢复及神经营养因子表达的影响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观察甲基强的松龙对脊髓损伤大鼠运动功能恢复及神经营养因子表达的影响。
方法将90只Wistar大鼠(动物许可证号:浙B2-20100136)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甲基强的松龙组各30只,正常对照组正常饲养,模型对照组以及甲基强的松龙组以给予MYU脊髓击打法以建立脊髓挫伤的动物模型,甲基强的松龙组在模型建立的同时接受甲基强的松龙(ZZR-MM0190,上海甄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干预。比较各组运动功能恢复及神经营养因子表达情况。
结果实验中正常对照组未出现大鼠死亡,模型对照组出现6只大鼠死亡;甲基强的松龙组出现2只大鼠死亡,主要由于早期泌尿感染和尿潴留以及晚期出现压疮。术后0周,正常对照组为(19.29±2.06)分,其余组均为0分,手术后4~8周,模型对照组以及甲基强的松龙组Basso-Beattie-Bresnahan (BBB)评分仍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t模型对照组4周=51.230,t甲基强的松龙组4周=34.581,t模型对照组8周=42.509,t甲基强的松龙组8周=20.192,P=0.000);甲基强的松龙组BBB评分明显高于模型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周=33.875,t8周=25.864,P=0.000)。治疗后,模型对照组以及甲基强的松龙组腹角以及背角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阳性细胞数(t模型对照组前角=8.169,t甲基强的松龙组前角=19.397,t模型对照组后角=5.456,t甲基强的松龙组后角=8.583,P=0.000)和吸光度值(t模型对照组前角=4.693,t甲基强的松龙组前角=10.769,t模型对照组后角=4.457,t甲基强的松龙组后角=9.870,P=0.000)仍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甲基强的松龙组腹角以及背角BDNF阳性细胞数(t前角=13.962,t后角=5.323,P=0.000),吸光度值(t前角=7.120,t后角=6.794,P=0.000)明显高于模型对照组。
结论甲基强的松龙能够促进脊髓
- 王华轶陶圣祥刘雷李佐华周益邱建雄巴正国郑燮
- 关键词:脊髓损伤神经营养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