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华敏

作品数:4 被引量:11H指数:1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2篇眩晕
  • 2篇头晕
  • 2篇病因
  • 1篇丁苯
  • 1篇丁苯酞
  • 1篇丁苯酞注射液
  • 1篇展性
  • 1篇他汀
  • 1篇缺血
  • 1篇注射
  • 1篇注射液
  • 1篇寰枢
  • 1篇寰枢关节
  • 1篇寰枢关节紊乱
  • 1篇脑梗
  • 1篇脑梗死
  • 1篇进展性脑梗死
  • 1篇后循环
  • 1篇后循环缺血
  • 1篇急性

机构

  • 3篇江苏大学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江苏省人民医...

作者

  • 3篇华敏
  • 1篇印卫兵
  • 1篇徐德友
  • 1篇郝冬琳
  • 1篇沈华超
  • 1篇王佳佳
  • 1篇王杰
  • 1篇丁新生
  • 1篇何冬梅
  • 1篇叶民

传媒

  • 1篇江苏医药
  • 1篇大医生
  • 1篇江苏省第十七...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5
  • 1篇201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丁苯酞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2020年
目的研究丁苯酞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江苏大学附属常州市武进人民医院2018年2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100例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与试验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14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I)指数及血清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变化和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两组患者治疗后的NIHSS评分及血清FIB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且试验组数值更低于对照组;而治疗后的BI指数及血清APTT、PT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所升高,且试验组数值更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试验组患者恶心、发热、头部不适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00%,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可显著提高其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及凝血功能,且有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王佳佳毛伦林华敏陈文亚
关键词:丁苯酞注射液阿托伐他汀急性脑梗死
382例眩晕或头晕患者病因及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分析眩晕或头晕患者常见病因及其临床特征。方法选取主诉眩晕或头晕患者382例,根据详细病史、临床特征、体征以及头颅CT、MRI、磁共振血管造影、颈椎X射线和颈部血管B超等检查结果,分析其病因及临床特征。结果 382例中,周围性眩晕107例(28.0%);后循环缺血91例(23.8%);全身疾病相关性眩晕68例(17.8%);心理疾病相关性头晕62例(16.2%);前循环梗死6例(1.6%);偏头痛性眩晕5例(1.3%);中枢相关性眩晕4例(1.0%);不明原因39例(10.2%)。结论周围性眩晕、后循环缺血、全身疾病相关性眩晕、心理疾病相关性头晕为眩晕或头晕最常见病因。由寰枢关节紊乱及椎间孔狭窄伴椎动脉狭窄或受压引起的眩晕并不罕见。
华敏沈华超何冬梅赵承承郝冬琳印卫兵王杰徐德友叶民丁新生
关键词:眩晕头晕后循环缺血寰枢关节紊乱
392例眩晕/头晕患者病因及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分析眩晕/头晕常见病因及相关疾病的临床特征.方法:对392例主诉眩晕/头晕患者,根据详细病史、临床特征、体征以及头颅CT/MRI及MRA,颈椎X线等检查结果,分析病因,总结临床特征.结果:392例眩晕/头晕患者中,...
华敏沈华超丁新生何冬梅赵承承郝冬琳印卫兵徐德友叶民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