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聪

作品数:34 被引量:173H指数:7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西省卫生厅科技计划项目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骨折
  • 5篇内固定
  • 5篇骨科
  • 5篇股骨
  • 5篇关节
  • 4篇颈椎
  • 4篇老年
  • 4篇脊髓
  • 3篇丹参
  • 3篇硬膜
  • 3篇硬膜外
  • 3篇硬膜外粘连
  • 3篇用药
  • 3篇乳酸
  • 3篇切除
  • 3篇切除术
  • 3篇围术期
  • 3篇内固定术
  • 3篇聚-DL-乳...
  • 3篇老年股骨

机构

  • 27篇南昌大学第四...
  • 14篇南昌大学第二...
  • 6篇南方医科大学
  • 6篇赣南医学院第...
  • 3篇江西中医药大...
  • 2篇南昌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 1篇南昌大学第一...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34篇徐聪
  • 11篇凌强
  • 8篇陈伟高
  • 7篇吴炳华
  • 6篇郭春钰
  • 6篇邓高荣
  • 5篇于雪峰
  • 5篇廖琦
  • 4篇张魁忠
  • 4篇丁自海
  • 4篇李太强
  • 4篇熊淑华
  • 3篇尹生江
  • 3篇艾雯
  • 2篇李宏亮
  • 2篇高翔
  • 2篇李勇
  • 2篇刘由军
  • 2篇周荣平
  • 2篇胡小华

传媒

  • 6篇江西医药
  • 5篇实用临床医学...
  • 4篇中国临床解剖...
  • 2篇赣南医学院学...
  • 2篇江西医学院学...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当代医学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江苏医药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中华显微外科...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国药房
  • 1篇中国脊柱脊髓...
  • 1篇实用中西医结...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年份

  • 2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5篇2012
  • 3篇2011
  • 4篇2010
  • 5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6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螺钉数量对钢板螺钉内固定结构载荷的生物力学影响被引量:18
2009年
背景:根据目前生物力学内固定要求的提出,课题根据临床中部分骨折区域或者多段骨折处无法固定螺钉的实际情况,探讨部分钢板的螺钉孔不固定螺钉后对钢板螺钉内固定结构的稳定性。目的:观察螺钉数量对钢板螺钉结构稳定性的影响。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分组设计,对比观察,于2007-03/2008-05在南昌大学医学院和南昌航空航天大学完成。材料:24个新鲜尸体股骨标本,由南昌大学医学院解剖实验室提供。钛合金动力加压钢板24块,为康辉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产品。方法:每个股骨模拟横断骨折,一块12孔的动力加压钢板对称性固定,每块钢板贴3个(分别编号ε1,ε2,ε3)应变计与钢板长轴平行。24个股骨骨折标本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标本。按下列分组连续进行测试:A组:1-2-6(1-2-6表示螺钉位置);B组:1-2-3-6;C组:1-2-3-4-6;D组:1-2-3-4-5-6。主要观察指标:在材料实验机上分别进行平行矢状面方向的三点折弯实验,观察应力为200,400N时各组钢板的应变、挠度;随后进行扭转实验,观测股骨的扭转角度为1.428°,2.142°时各组钢板的应变变化。结果:①在三点折弯实验中,A组中骨折端的平均应变最大,D组中骨折端的平均应变最小。A组和C组,A组和D组,B组和D组之间钢板的平均应变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其余各组之间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在200N和400N的压应力作用下,A、B、C、D各组间挠度变化值两两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与200N压应力作用相比,400N压应力作用挠度变化更大(P<0.05)。②扭转角度在2.142°内,各组样本在钢板中央应变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其中B组钢板应变最低,D组钢板应变最高,在钢板中央的应变与扭转角度呈正相关。结论:螺钉数量对钢板螺钉内固定结构系统的稳定性有显著性影响,较少固定螺钉的数量,增加了钢板螺钉内固定结构的弹性形变能力。
张魁忠吴柄华徐聪邓高荣凌强李太强
关键词:动力加压钢板螺钉数量稳定性
聚-DL-乳酸可吸收生物膜联合丹参注射液预防硬膜外粘连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聚-DL-乳酸(poly-DL-lactic acid,PDLLA)可吸收生物膜联合丹参注射液预防腰椎全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外粘连的效果。方法将60只新西兰大白兔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实验1组(明胶海绵片组)、实验2组(明胶海绵片+丹参注射液组)、实验3组(PDLLA可吸收生物膜组)、实验4组(明胶海绵片+丹参注射液+PDLLA可吸收生物膜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12只。5组以行腰椎(L5-7)全椎板切除术来建立动物模型。模型建立成功后,实验1组、实验2组、实验3组和实验4组分别在椎板缺损处覆盖明胶海绵片、明胶海绵片+丹参注射液(将丹参注射液0.5 mL倒入明胶海绵片中)、PDLLA可吸收生物膜及明胶海绵片+丹参注射液+PDLLA可吸收生物膜(将丹参注射液0.5 mL倒入明胶海绵片中,上面再覆盖PDLLA可吸收生物膜)。空白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采用Rydell肉眼评判标准和改良Nussbaum组织学评判标准对5组术后2、4、8及12周大体标本及光学显微镜下组织学变化的情况进行观察、评判(肉眼观察和病理学观察)。结果实验4组的硬膜外光滑、无增厚,有硬膜外腔隙纤维组织增生、粘连;实验1组、空白对照组的硬膜外纤维组织增生或粘连明显,硬膜外腔隙基本消失。实验2组、实验3组和实验4组术后Rydell评级为0、Ⅰ、Ⅱ及Ⅲ级瘢痕粘连的例数均显著少于实验1组和空白对照组(均P<0.01),实验3组、实验4组术后Rydell评级为0、Ⅰ、Ⅱ及Ⅲ级瘢痕粘连的例数与实验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2组、实验3组和实验4组术后改良Nussbaum组织学评级为0、0.5及1级瘢痕粘连的例数均显著少于实验1组和空白对照组(均P<0.01),实验3组、实验4组术后改良Nussbaum组织学评级为0、0.5及1级瘢痕粘连的例数与实验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明胶海绵片+丹参注射液+PDLLA可吸收生物膜具有良好的防止硬膜外瘢痕粘�
徐聪郭春钰艾雯熊淑华于雪峰陈伟高
关键词:硬膜外粘连全椎板切除术丹参注射液动物大白兔
二种方法治疗GardenⅢ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回顾性研究
[目的]对比观察人工关节置换术和AO空心加压螺纹钉内固定术治疗GardenⅢ型65~70岁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04年12收治的58例GardenⅢ型老年股骨颈患者的临床资料...
徐聪凌强于雪峰廖琦陈伟高
关键词: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内固定术
脊髓损伤的药物治疗被引量:3
2008年
脊髓损伤重者可致残甚至丧失生命,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对脊髓损伤行减压治疗、局部冷疗及高压氧治疗等虽均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减压治疗及局部冷疗需要早期手术来完成,伤员可因运输等种种条件的限制不能在24h内早期得到手术治疗,同样高压氧治疗也需要高压氧舱设备。
郭春钰徐聪
关键词:脊髓药物治疗
我院591例骨科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分析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了解我院骨科围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方法:对我院2006年6月~2008年6月591例骨科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91例患者围术期全部应用抗菌药物,其中术前24h用药85例(14%),联合用药286例(48%)。在联合用药中,二联用药者263例(92%),三联用药者23例(8%),平均用药(9±2.3)d。结论:我院骨科围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存在滥用、应用不当和药物联用不当等现象,亟待干预。
徐聪于雪峰
关键词:骨科围术期抗菌药物
头孢哌酮钠致骨科围术期患者凝血功能障碍的分析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观察头孢哌酮钠对骨科手术止血功能的影响,为骨科围术期抗感染用药提供临床参考。方法:选择骨科择期手术患者40例分为术前头孢哌酮钠用药组与术前未使用头孢哌酮钠对照组,观察2组患者术前、术后凝血功能指标Fbg、PLG、TT、PT、APTT的变化并记录术中失血量、输血量、止血时间。结果:头孢哌酮钠用药组的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酶原时间比对照组长,术中失血量、输血量和手术止血时间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前应用头孢哌酮钠5 d以上,有术中失血量、输血量增加,手术后止血时间延长的风险,特别是对于高龄、体弱患者,应慎用头孢哌酮钠。
郭春钰徐聪
关键词:头孢哌酮钠骨科围术期出血
大剂量甲泼尼龙冲击对治疗急性脊髓损伤的影响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评价甲泼尼龙(MP)冲击与非甲泼尼龙冲击治疗脊髓损伤患者的疗效及早期并发症。方法 49例急性脊髓损伤患者中,采用MP冲击治疗26例(观察组),未用MP冲击治疗23例(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疗效和早期相关并发症。结果两组1年后神经功能都有明显恢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出现了更多的感染并发症,高血糖发生率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MP冲击治疗对脊髓功能恢复未表现出明显的优越性,但使用MP会增加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吴炳华邓高荣徐聪凌强李太强
关键词:脊髓损伤脊柱骨折甲泼尼龙冲击疗法
软骨源性形态发生蛋白-1对后纵韧带骨化作用
2010年
目的探讨软骨源性形态发生蛋白-1(CDMP-1)对体外培养的SD大鼠后纵韧带细胞的骨化作用。方法切取SD大鼠的后纵韧带体外培养后总人带细胞,观察体外培养条件下后纵韧带的形态学特征和表型。分别用不同浓度的软骨源性形态发生蛋白-1诱导后纵韧带细胞。对照组:CDMP-1:0ng/ml;诱导组(ng/ml):10、20、50、75、100。检测后纵韧带细胞诱导后的碱性磷酸酶活性,免疫组化染色检测Ⅰ、Ⅱ型胶原表达情况。结果后纵韧带细胞表达成骨细胞表型,具有高碱性磷酸酶活性。软骨源性形态发生蛋白-1对后纵韧带细胞的骨化作用与浓度密切相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软骨源性形态发生蛋白-1诱导后纵韧带细胞有Ⅱ胶原表达并随着软骨源性形态发生蛋白-1诱导剂量增加而增多,诱导组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诱导组Ⅰ型胶原染色深度和强度比对照组减弱,诱导组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大鼠后纵韧带细胞体外培养可诱导向成骨细胞分化,CDMP-1在后纵韧带骨化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
凌强吴炳华徐聪邓高荣周荣平
关键词:后纵韧带骨化原代培养
肉眼和电镜观察聚-DL-乳酸可吸收生物膜联合丹参预防硬膜外粘连的效果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观察聚-DL-乳酸(PDLLA)可吸收生物膜联合丹参预防腰椎术后硬膜外粘连的效果。方法将60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均分成5组,施以L5-L7全椎板切除术,A组放置明胶海绵片,B组明胶海绵片+丹参注射液,C组PDLLA可吸收膜,D组明胶海绵片+丹参注射液+PDLLA可吸收膜,E组空白对照组不作特殊处理,于术后2周、4周、8周、12周分别行肉眼大体观察、电镜观察瘢痕生长及硬膜外粘连情况。结果 B组、C组和D组有非常明显防粘连效果,与E组及A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虽然B组,C组和D组之间在防粘连效果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但D组的防粘连效果更为突出,直到12周时电镜下成纤维细胞和胶原纤维仍呈现生长缓慢,排列紊乱和结构疏松的镜像。结论丹参+PDLLA可吸收膜有很好的三维防粘连效果,可作为理想的预防硬膜外粘连材料。
徐聪郭春钰熊淑华艾雯陈伟高
关键词:硬膜外粘连电镜观察丹参
LCP与DHS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比较分析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分析比较锁定加压钢板(LCP)和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探讨两种方法的优缺点和适应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09年1月接受解剖型锁定钢板或DHS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75例,两组患者均获1年以上的随访。其中锁定加压钢板(LCP)内固定41例,动力髋螺钉内固定34例(DHS组);病例选择时排除病理性骨折及严重多发伤。比较两种治疗方法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内固定物并发症、术后随访关节功能状况等方面的指标。结果 LCP与DHS组相比较,显示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DHS较(LCP)内固定物并发症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髋关节功能恢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EvansI、II型骨折两种内固定均适用,但对EvansIII、IV、V型骨折尤其是伴有骨质疏松者锁定加压钢板可作为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治疗的首选方式。
吴炳华徐聪邓高荣高翔凌强李太强
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DHS内固定锁定钢板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