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东
- 作品数:8 被引量:16H指数:2
- 供职机构:成都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 LMR反演在哥伦布盆地的应用
- 2012年
- 地震剖面上的强振幅反射已经广泛用于指示烃类的存在,然而还有其他地质条件同样能够造成这样的"亮点"。AVO分析让我们能够从叠前偏移数据中提取附加的岩石弹性物性(Castagna,1993,Hilterman,2001)。利用Lambda-mu-rho(LMR)反演,可以区分饱和天然气的"亮点"和饱和盐水的"假亮点"。此外,还能显示砂岩和页岩潜在的岩性差异。
- 陈晓东黄华常菁铉
- 关键词:亮点
- 川南DTC构造栖霞组有利储层预测
- 2015年
- 碳酸盐岩气藏在四川盆地天然气勘探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但是,有关该盆地栖霞组碳酸盐岩的研究较少。在综合分析测井、地震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对研究区储层波形的对比和平面分布的刻画,利用相干属性和叠前各向异性检测对该区的裂缝和溶蚀孔洞进行预测,总结该区储层的发育模式,提出了在溶蚀孔洞发育的斜坡带中,具有中—强变振幅波谷反射特征的区域是最为有利的勘探区域,为栖霞组气藏下一步的勘探提供了理论支持。
- 陈晓东施泽进郗诚
- 关键词:溶蚀孔洞碳酸盐岩储层预测栖霞组
- LNS地区须家河组须二段致密砂岩气藏有利区预测
- 2015年
- LNS须家河组二段致密砂岩气藏具有岩性致密、低孔低渗、非均质性强的特点。其砂岩含气储层与页岩夹层的声波传播速度特征相似,常规方法难以有效识别该类含气储层并刻画其平面展布。通过构造及小断层的精细解释确定有利的裂缝发育区,然后在拟声波反演滤除须二段泥质部分的基础上,利用低频增量属性对储层含气性进行检测以降低地震的多解性,在考虑构造裂缝发育程度、流体检测等因素的基础上,确定了研究区须二段有利勘探区域,并建立了有效的储层预测模式,为下一步勘探及井位部署工作提供支持。
- 陈晓东施泽进龙宏宇王洁鑫
- 关键词:致密砂岩低孔低渗储层须家河组
- 我国主要铝土矿区中高岭石、含水云母类矿物的特征及对溶解性能影响的研究
- 陈晓东
- 关键词:高岭石含水
- 川东南灯影组沉积相划分与研究被引量:4
- 2012年
- 自1964年四川盆地在威远构造上震旦统灯影组地层中钻获威远气田以来,后经近半个世纪的勘探,至今尚无明显突破。本文以川东南地区上震旦统灯影组实测剖面和钻井岩芯观察为基础,结合岩石学、沉积学和构造地质等方法,对该地区沉积相、沉积微相和其碳酸盐台地沉积体系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并进一步分析了沉积相平面展布及演化过程。研究区灯影组的亚相以局限台地相潮坪一泻湖相为主,夹台内滩相,微相则发育潮上带、潮间带、潮下带、泻湖、鲕粒滩和砂屑滩的沉积类型。通过单井相划分和联井剖面查明沉积微相在纵向上的变化,利用沉积微相平面分布图分析了研究区各沉积微相的平面分布特征。微相是控制储层发育的主要因素之一,各微相物性分析结果表明台内滩相储集物性最好,潮坪相次之,为今后寻找油气藏的优选部位。
- 黄华陈晓东胡贺伟
- 关键词:灯影组白云岩沉积相有利储层
- 川东涪陵地区飞仙关组储层预测研究
- 涪陵地区飞仙关组鮞滩储层具有非均质性强、横向变化大、未大面积连片分布的特征,且区内钻井资料点较少,前期只有部分较老的二维地震测线,导致储层发育控制因素研究还不够深入,储层地质与地球物理预测方法紧密结合的相关研究相对不足,...
- 陈晓东
- 关键词:飞仙关组储层特征地震预测
- 文献传递
- 川东南北部飞仙关组地震相分析及储层预测研究
- 四川盆地是我国大型含油气盆地,也是我国西南部重要的天然气产出基地。川东南探区位于四川盆地川东高陡构造带和川南中低缓构造带,包括涪陵、綦江、赤水等外围区块。近年来的研究和勘探工作表明该区具有很好的天然气勘探前景,可以作为四...
- 陈晓东
- 关键词:飞仙关组地震相分析储层预测
- 叠前弹性波阻抗反演在JZ25-1油田变质岩储层预测中的应用被引量:8
- 2015年
- JZ25-1油田发育古潜山变质岩油气藏,裂缝储层是研究区最主要的储集空间,孔隙度是裂缝储层优劣的重要评价标准,有效地预测孔隙度及裂缝发育带是勘探开发该类油气藏的关键。结合前人研究成果,综合分析测井、地震资料,利用叠前弹性波阻抗反演对JZ25-1油田变质岩储层进行预测。通过建立横波波阻抗与裂缝储层孔隙度的关系,确定研究区裂缝储层的识别标准,进而分析其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古潜山地层发育风化壳、裂缝破碎带、相对致密带以及上、下2套储层,其中上储层发育于风化壳顶部,下储层发育于裂缝破碎带,下储层的裂缝相对较为发育,为研究区主力裂缝储层。研究区裂缝储层分布特征在平面上表现为沿主要断裂呈北东向块状展布,且主要分布于潜山构造高部位;剖面上表现为储层连续性相对较差,具有不明显的近层状特征。裂缝储层发育带主要集中于研究区中部和南部,南部孔隙度大于6.5%的局部构造高部位以及断裂发育带附近应为下部有利油气勘探区。
- 陈晓东施泽进郑旦珠
- 关键词:古潜山裂缝储层孔隙度预测变质岩渤海湾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