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任珊珊

作品数:10 被引量:17H指数:3
供职机构: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5篇专利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蛋白
  • 2篇血管
  • 2篇血管灌注
  • 2篇血管内皮
  • 2篇血管内皮生长...
  • 2篇血管内皮生长...
  • 2篇眼部
  • 2篇眼部整形
  • 2篇整形美容
  • 2篇制剂
  • 2篇上睑
  • 2篇烧伤
  • 2篇生长因子表达
  • 2篇皮瓣
  • 2篇皮肤
  • 2篇皮肤成纤维细...
  • 2篇细胞
  • 2篇纤维细胞
  • 2篇美容
  • 2篇内皮

机构

  • 10篇潍坊医学院附...
  • 3篇潍坊医学院
  • 1篇青岛思拓新源...

作者

  • 10篇任珊珊
  • 7篇刘媛媛
  • 5篇卢小生
  • 3篇杨玉昌
  • 2篇季中蕾
  • 1篇翟朝晖
  • 1篇王爱
  • 1篇马春晓
  • 1篇王芳

传媒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华整形外科...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美容整形...

年份

  • 4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5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血液透析治疗减轻苯酚烧伤患者肾功能损害的疗效观察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减轻苯酚烧伤患者肾功能损害中的效果。方法将24例烧伤总面积10%~20%的苯酚烧伤患者按就诊顺序分为观察组10例和对照组14例。两组均予擦洗创面、补液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于伤后12 h内行1次血液透析治疗。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伤后24、48、72 h及5、7 d血清肌酐及尿素氮。结果入院时两组血清肌酐和尿素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从伤后24h开始观察组患者血清肌酐和尿素氮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早期血液透析治疗可以明显减轻苯酚烧伤后的肾功能损害。
杨玉昌卢小生刘媛媛任珊珊
关键词:血液透析肾功能
一种用于烧伤创面的抗氧化蛋白肽基纳米水凝胶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烧伤创面的抗氧化蛋白肽基纳米水凝胶,涉及烧伤水凝胶技术领域,技术方案为硒纳米粒子(SeNPs)在醋酸缓冲液中进行共价修饰,使用硅烷偶联剂进一步激活,这些修饰后的SeNPs与蛋白肽通过EDC和Sulfo...
任珊珊杨玉昌刘媛媛
一种用于眼部整形的眼睑拉持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眼部整形的眼睑拉持装置,包括吊杆和矩形框,吊杆的下端与矩形框的对称端面中部固定连接,矩形框的四角下端两两对称连接单元拉持组件,单元拉持组件包括L型杆,L型杆上安装伸缩杆,伸缩杆的端部固定连接立块,...
任珊珊
解剖学观察血管灌注后头颅模型眉下区上睑支的来源及走行区域被引量:1
2018年
背景:上睑皮瓣转移相关血管如颞浅动脉、滑车上动脉、眶上动脉主干均有详细报道,上睑支血管解剖对眉下区手术日益重要,但目前缺乏对上睑支动脉的解剖分析。目的:解剖测量位于眉下区的上睑支动脉血管位置,为邻近皮瓣转移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解剖20侧成人头颅模型标本,以内眦连线为X轴,面中线为Y轴建立坐标系,用注射器将红色乳胶溶液经颈总动脉灌注头颅模型,定点(A-E)测量眉下区上睑支动脉的位置。结果与结论:(1)眉下区上睑支动脉主要是滑车上动脉或眶上动脉的分支,与X轴大致平行;(2)来源于滑车上动脉的上睑支起始处位于内眦投影处,血管全长约为24.50 mm,发出点管径为0.51 mm,向外眦延伸并且血管管径逐渐缩小;(3)来源于眶上动脉的上睑支起始于瞳孔和内眦交点1/2投影处,血管全长为23-24.6 mm,发出点管径0.55±0.05 mm;(4)由解剖经血管灌注后的头颅模型得出眉下区上睑支的来源及走行区域,为上睑皮肤的皮瓣转移提供详细的解剖学依据。
李旭风刘媛媛任珊珊王爱卢小生
关键词:尸体外科皮瓣
一种用于整形美容修复的制剂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整形美容修复的制剂,属于伤口修复技术领域。该制剂的核心有效成分为本发明所制备的浮萍多糖,该浮萍多糖具有促进皮肤损伤修复的功能,能够通过调节皮肤成纤维细胞的增殖,迁移,胶原蛋白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来加...
任珊珊季中蕾谭慎兴刘媛媛
成人头面部模型标本:内眦动脉的定位观测及临床意义被引量:7
2015年
背景:鼻唇沟皮瓣在临床手术中应用较广,面动脉的解剖学研究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内眦动脉解剖对鼻唇沟区手术日益重要,但目前缺乏对内眦动脉的解剖分析。目的:对内眦动脉进行解剖,为鼻唇沟皮瓣的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解剖20侧成人头面部尸体标本,以内眦连线为X轴,面中线为Y轴,建立坐标轴,定点A-F点测量内眦动脉的位置。结果与结论:1内眦动脉在BC、CD、DE、EF段的倾斜角度分别为(11.1±4.3)°,(34.1±8.8)°,(21.5±10.5)°,(17.0±4.7)°。2内眦动脉来源于面动脉多于眼动脉,并且右侧血管直径要大于左侧。3来源于眼动脉的内眦动脉起始于由内眦连线与面中线交点正上方10 mm处向两侧延伸8.1 mm位置,起始点管径为(0.7±0.2)mm,全程共20.1 mm。4来源于面动脉的内眦动脉起始于内眦连线与面中线交点正下方40 mm处向两侧延伸25.8 mm位置,起始点管径为(0.9±0.3)mm,走行至鼻翼最外侧点的距离为(5.0±1.2)mm,全程共68.7 mm。由解剖结果得出内眦动脉的体表投影,可为鼻唇沟皮瓣的相关手术提供解剖学基础。
马春晓刘媛媛任珊珊王芳卢小生
关键词:实验动物鼻唇沟皮瓣血管灌注体表投影
额肌环扎缝线悬吊法治疗低龄幼儿先天性重度上睑下垂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讨额肌环扎缝线悬吊法治疗低龄幼儿(≤3岁)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的手术效果.方法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整形外科采用改良缝线悬吊法治疗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患儿11例(16只眼),男7例,女4例,年龄1~3岁,平均26.3个月.每只患眼用内、中、外3组缝线,一端固定于睑板上缘,另一端采用环扎固定法,使缝线固定于额肌肌束上,观察手术效果及并发症,并于术后1周及6个月时对患眼进行术后效果评价.结果11例16只眼均切口愈合良好,无感染.眼睑闭合不全1例1只眼,闭眼时暴露睑裂小于3mm,其他均无角膜外露.术后1周评价结果为:矫正良好5例6只眼(37.5%);基本矫正5例9只眼(56.2%);矫正过度1例1只眼(6.3%);无矫正不足及无效病例.随访6个月时评价结果为:矫正良好5例5只眼(31.2%);基本矫正5例9只眼(56.3%);矫正不足1例2只眼(12.5%);无矫正过度及无效病例.结论额肌环扎缝线悬吊法治疗低龄幼儿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操作简单、耗费低、效果稳定、创伤小,效果满意.
刘媛媛翟朝晖任珊珊杨玉昌谭慎兴卢小生
关键词:先天性上睑下垂额肌瓣悬吊术
一种眼部整形用修复定型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眼部整形用修复定型装置,包括U型架,所述U型架的开口端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扁平圆盘,所述扁平圆盘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支撑环,所述U型架的侧面固定连接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弹性连接圆筒,所述圆筒的侧面固定连接手持杆...
杨玉昌任珊珊
新生儿先天性头皮缺损一例报告
2023年
先天性皮肤缺损(aplasia cutis congenita,ACC)又名先天性皮肤发育不全,是指新生儿身体的某处表皮、真皮甚至皮下组织(包括肌肉、骨骼)出现先天性缺损或发育不全,是一类罕见的发育缺陷疾病[1]。先天性头皮缺损是由M Cordon于1767年提出的一系列畸形的一部分,其发病原因尚不明确。
谭慎兴刘烜凯卢小生刘媛媛任珊珊牛常英
关键词:头皮缺损湿润暴露疗法
一种用于整形美容修复的制剂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整形美容修复的制剂,属于伤口修复技术领域。该制剂的核心有效成分为本发明所制备的浮萍多糖,该浮萍多糖具有促进皮肤损伤修复的功能,能够通过调节皮肤成纤维细胞的增殖,迁移,胶原蛋白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来加...
任珊珊季中蕾谭慎兴刘媛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