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梅琳

作品数:4 被引量:13H指数:3
供职机构:东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冬小麦
  • 3篇小麦
  • 3篇抗寒
  • 3篇抗寒性
  • 2篇冬麦
  • 1篇冬小麦叶片
  • 1篇叶片
  • 1篇生理指标
  • 1篇生物信息
  • 1篇生物信息学
  • 1篇前体
  • 1篇外源
  • 1篇外源ABA
  • 1篇钨酸
  • 1篇钨酸钠
  • 1篇小麦叶
  • 1篇小麦叶片
  • 1篇抗寒指标
  • 1篇基因
  • 1篇靶基因

机构

  • 4篇东北农业大学
  • 1篇广西大学

作者

  • 4篇于晶
  • 4篇梅琳
  • 3篇徐庆华
  • 3篇冯明芳
  • 3篇苍晶
  • 2篇张达
  • 2篇王军虹
  • 2篇朱会杰
  • 2篇吴冰
  • 2篇郑成成
  • 1篇张超
  • 1篇杜洋
  • 1篇王祖建
  • 1篇李速
  • 1篇钟昊
  • 1篇梁桂花
  • 1篇张舒驰
  • 1篇李维娜

传媒

  • 2篇麦类作物学报
  • 1篇东北农业大学...
  • 1篇植物生理学报

年份

  • 1篇2016
  • 3篇201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冬小麦抗寒相关microRNA生物信息学预测分析与表达特征的验证被引量:3
2015年
东北农业大学培育的自主知识产权的冬小麦新品种‘东农冬麦1号’(‘dn1’)是强抗寒(可耐–30℃低温)栽培品种。本研究应用BLAST、UNAFOLD等生物信息学软件从冬小麦EST库中分析和预测抗寒相关miRNA及其靶基因,并利用qRT-PCR技术验证表达丰度高、差异显著的miRNA及其靶基因的表达特性。结果显示: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和预测到16条抗寒相关miRNAs,隶属于15个家族、对应137个靶基因;其中miR1118、miR1120、miR1128、miR1133和miR1139表达丰度高、差异显著,上述5个miRNA在–10℃时表达量显著下降、在–25℃时表达量显著升高,但是其相应靶基因在–10℃时表达量显著升高,在–25℃时显著下降。可见,上述5个miRNA及其靶基因响应低温胁迫,与‘dn1’的强抗寒性相关。本研究为冬小麦响应低温胁迫下miRNA调控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
卢秋巍徐庆华钟昊苍晶于晶郑成成吴冰朱会杰冯明芳梅琳孙仙泽
关键词:抗寒性生物信息学
外源ABA及其合成抑制剂对冬小麦叶片抗寒指标的影响被引量:5
2015年
为了研究外源ABA及其抑制剂对低温下冬小麦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以冬小麦东农冬麦1号为试验材料,于三叶期分别叶面喷施10μmol·L-1ABA、5 mmol·L-1钨酸钠和50μmol·L-1氟啶酮,田间自然降温条件下,分别于10 d平均最低温度达到4、0、-10、-25℃时取叶片测定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结果显示,随着温度的降低,各处理组小麦叶片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先升后降,在0℃达到峰值;脯氨酸、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逐渐升高。经ABA处理后,小麦叶片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含量及SOD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但不同温度下的变化水平有所差异;MDA含量低于对照组,在0℃时差异显著,说明外源ABA可提高冬小麦抗寒能力。两种合成抑制剂处理后,小麦叶片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含量和SOD活性(除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MDA含量(除4℃)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其对小麦的效应与ABA处理相反,可降低冬小麦抗寒性。钨酸钠处理组各项指标与ABA处理相比变化差异显著,氟啶酮处理组各项指标与ABA处理相比差异极显著,说明ABA在参与冬小麦抗寒性的调控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且氟啶酮对冬小麦抗寒能力影响更大。
赵浡彤徐庆华李速王军虹于晶张达梅琳杜洋王祖建苍晶
关键词:冬小麦钨酸钠抗寒性生理指标
冬小麦miR398前体的克隆及其在低温条件下对靶基因CSD1表达的调控被引量:3
2016年
miR398是受逆境胁迫负调控的miRNA,其靶基因CSD编码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使植物抵御活性氧(ROS)的毒害。为进一步了解低温胁迫下miR398的调控机制,从东农冬麦1号中克隆小麦miR398前体,构建过表达载体并转化拟南芥,用Real-time PCR检测T0代植株中小麦miR398及其靶基因CSD1在低温胁迫下的表达量。结果表明,随着低温胁迫时间的延长,miR398表达下调、CSD1基因表达上调,认为小麦miR398能响应低温胁迫、负调控CSD1基因表达,间接提高了拟南芥的抗寒性。
梅琳徐庆华苍晶卢秋巍于晶张达冯明芳张舒驰梁桂花张超
关键词:冬小麦抗寒性
冬小麦‘东农冬麦1号’成熟胚组织培养及再生体系建立被引量:3
2015年
‘东农冬麦1号’是目前黑龙江省高寒地区首个可越冬冬小麦品种,建立高效稳定组织培养再生体系,对品种改良和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以‘东农冬麦1号’成熟胚为外植体,探讨培养基类型、接种方式、添加物组合浓度、2,4-D、6-BA和KT浓度等因素对愈伤组织诱导、分化及植株再生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培养基类型对冬小麦成熟胚诱导率影响无显著差异。接种方式对成熟胚愈伤组织分化率影响极显著,胚切伤略带胚乳法>成熟胚刮碎法>完整胚法。诱导培养基附加适量添加物有利于愈伤组织分化,正交试验获得添加物最佳配比为100 mg·L-1谷氨酰胺+0.1 mg·L-1NAA+0.3 g·L-1肌醇+1 g·L-1脯氨酸+0.5 mg·L-1ABA。2,4-D浓度显著影响成熟胚愈伤组织分化率和成苗率,随2,4-D浓度升高,诱导率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而分化率和成苗率均下降。分化培养基中6-BA对成苗率影响差异极显著,4 mg·L-1时达到最大;KT对愈伤组织分化要高于6-BA,但对成苗率影响明显低于6-BA。该体系所获冬小麦愈伤组织分化率和成苗率分别可达93.33%和66.64%。
王军虹郑成成于晶卢秋巍吴冰朱会杰冯明芳梅琳李维娜褚丽阳
关键词:冬小麦成熟胚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