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峻
- 作品数:30 被引量:83H指数:5
-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血管缝合器与传统缝合在股动脉入路心血管介入术中的应用效果比较被引量:4
- 2022年
- 背景近年来,血管缝合器在国内逐步应用于临床并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血管缝合器在血管外科经常使用,但心脏外科医生往往习惯于选择外科切开,使用血管缝合器的经验并未见太多报道。目的探讨血管缝合器在心血管介入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总结2019年6月-2020年12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病中心进行心血管介入手术的122例患者资料。依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血管缝合组(60例)和外科切开组(62例)。比较两组在技术成功率、入路建立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总费用和并发症方面的情况。结果所有122例次心血管介入手术均顺利完成,其中胸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93例,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24例,经皮主动脉瓣置换5例。使用血管缝合器144把,共缝合72根动脉。外科切开74根动脉。血管缝合组成功率98.33%(59/60),外科切开组成功率100%。血管缝合组在入路建立时间[(15.2±2.0)min vs(30.2±4.9)min]、术后卧床时间[(22.5±15.5)h vs(45.2±22.3)h]、术后住院时间[5(2)d vs 7(2.3)d]和术中出血量[(103.3±53.2)mL vs(246.3±69.0)mL]方面明显优于外科切开组(P<0.001)。血管缝合组与外科切开组花费相当[(12.3±2.3)万元vs(12.8±2.5)万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缝合组切口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外科切开组(0 vs9.6%,P=0.028)。结论在心血管介入手术中应用血管缝合器安全有效,能减少入路建立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切口并发症的发生。严格把握适应证,术前评估到位,一定时间的训练可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 伏超张洵金经邵峻
- 关键词:介入手术血管缝合器心血管外科手术并发症
- 经右侧腋下直切口外科矫治动脉导管未闭合并心内畸形的早期结果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探讨经右侧腋下直切口(right vertical infra-axillary thoracotomy,RVIAT)矫治动脉导管未闭合并心内畸形的治疗效果。方法2016~2018年,我中心连续收治7例动脉导管未闭合并心内畸形患儿,其中男4例、女3例,平均年龄(5.3±4.5)岁,平均体重(18.0±11.2)kg。3例患儿合并房间隔缺损,4例合并室间隔缺损。结果所有患儿经RVIAT完成心脏手术,在进行心内手术前游离出动脉导管并结扎。平均体外循环时间和主动脉阻断时间分别为(35.1±4.6)min和(25.4±5.3)min。全组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无残余分流或心律失常,无出血、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平均随访(18.0±8.0)个月,随访中未发现残余分流、心律失常等。结论RVIAT完成动脉导管未闭合并心内畸形的外科矫治达到了满意的美容效果,未增加手术风险。
- 邵峻李小波张洵伏超李庆国
- 关键词:右腋下直切口外科矫治动脉导管未闭心内畸形
- 胸腔镜辅助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与介入联合治疗冠心病多支病变七例被引量:8
- 2006年
- 王东进邵峻梁雨露武忠潘俊
- 关键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胸腔镜辅助冠心病多支病变多支血管病变
- 孙氏手术处理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合并灌注不良综合征的近期结果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探讨孙氏手术处理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合并灌注不良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连续收治A型主动脉夹层合并灌注不良综合征患者30例,其中男24例、女6例,平均年龄(52.87±12.76)岁。所有患者在深低温停循环,顺行性选择性脑灌注下或经上腔静脉逆行性脑灌注下行四分支人工血管全主动脉弓置换加支架象鼻人工血管植入术(孙氏手术),近端行Bentall手术18例,单纯升主动脉置换10例。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3例。结果全组平均体外循环时间(196.4±23.5)min,主动脉阻断时间(93.2±8.4)min,深低温停循环时间(24.8±6.3)min。住院死亡5例。术后随访3~42(24.0±13.0)个月,随访率100.0%,死亡2例。结论 A型主动脉夹层合并灌注不良综合征明显增加了手术风险,但通过孙氏手术能够获得较满意的结果。
- 邵峻汪露姚昊侍晔李庆国
-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
- 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合并灌注不良综合征的外科处理
- 邵峻李庆国
- 慢性A型主动脉夹层合并下肢坏疽1例
- 2015年
- 患者 女,80岁.突发胸背部疼痛4个月,伴右下肢进行性坏死1个月.增强CT提示为A型主动脉夹层,原发破口在升主动脉近无名动脉处,从升主动脉延伸至髂动脉,在右侧髂动脉开口见血栓形成,胸降主动脉假腔未闭合(图1).查体:双肺呼吸音清,胸骨左缘第2肋间闻及舒张期吹风样杂音,右下肢膝关节以下皮肤呈黑色,见脓性分泌物,肌肉萎缩,呈现干性坏疽样改变.心脏超声显示主动脉瓣中度反流,心电图未提示心肌缺血.考虑造影剂肾病的风险,术前未行冠状动脉造影.
- 邵峻张杰姚昊汪露李庆国
- 关键词:A型主动脉夹层下肢坏疽慢性升主动脉胸背部疼痛胸降主动脉
- 经肺动脉持续灌注低温含氧血及乌司他丁对肺的保护作用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观察持续肺动脉灌注低温含氧血混和乌司他丁对肺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130例瓣膜病患者随机分为肺保护组70例,对照组60例。肺保护组在升主动脉阻断后,经主肺动脉持续灌注低温含氧血混和乌司他丁。对照组常规进行瓣膜置换手术。分别在麻醉诱导期、转流结束即刻、转流结束后6、12、24h取桡动脉血,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同时记录机械辅助通气时间。结果:两组患者体外循环后上述参数水平开始升高,24h仍高于术前(P<0.01),但肺保护组TNF-α、IL-6、IL-8水平上升幅度在各时间点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肺保护组机械辅助通气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持续肺动脉灌注低温含氧血混和乌司他丁能够减轻体外循环术后肺损伤。
- 陈宝俊孙明邵峻王东进
- 关键词:体外循环乌司他丁肺损伤
- 深低温停循环上腔静脉逆行脑灌注在主动脉弓部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 总结上腔静脉逆行脑灌注在主动脉弓部手术中的应用经验。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8月期间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外科收治的主动脉瘤及De BakeyⅠ型主动脉夹层患者45例,男性35例,女性10例,年龄23-81(46.7±13.1)岁。采用深低温停循环(DHCA)上腔静脉逆行脑灌注的手术方式治疗。结果 体外循环时间为127-314(168.1±53.7)min、心肌血运阻断时间为66-201(122.4±31.8)min、深低温停(DHCA)时间为15-53(24.4±11.5)min、经上腔静脉逆行脑灌注时间为13-47(28.7±13.2)min、停循环时最低鼻咽温度14.1-22.3(17.5±3.0)℃、最低肛温18.5-25.8(20.9±2.5)℃。主动脉开放后,心脏自动复跳39例,电击除颤复跳6例;所有患者在术后1-48 h内神志完全清醒。术后死亡2例,死亡原因为多脏器功能衰竭,与上腔静脉逆行脑灌注无关。患者术后并发症包括:肾脏衰竭1例,再次开胸止血1例,术后中期脑卒中1例,一过性神经系统功能障碍4例,余患者经治疗后均顺利痊愈出院。结论 在主动脉弓部手术中采用上腔静脉逆行脑灌注脑保护的方式,可以简化手术操作,同时给大脑提供充分的血液灌注,明显延长手术的安全时限。
- 姚昊邵峻於文达耿直宋雅君李庆国
- 关键词:主动脉弓部手术体外循环
- 经胸超声心动图对法洛氏四联症手术的评价被引量:3
- 2005年
- 目的: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技术评价法对法洛氏四联症(TOF)手术疗效的价值。方法:用经胸超声心动图常规测量43例法洛氏四联症患者术前左、右室内径,主动脉骑跨程度,右室流出道、肺动脉狭窄程度和跨瓣压差,左室射血分数(LVEF),二、三尖瓣E、A峰值等,术后随访6-24个月。结果:术后主动脉根部内径缩小,左室舒张末内径增大,主肺动脉和右室流出道增宽,跨瓣压力阶差降低(P<0.05-P<0.01);LVEF在1-6个月时为0.520±0.058,仍低于正常值。结论:经胸超声心动图对于TOF手术后疗效的评价具有重要作用。
- 李捷孙步高张克宁邵峻
- 关键词:法洛氏四联症经胸超声心动图手术右室流出道肺动脉狭窄跨瓣压差
- 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死亡危险因素研究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研究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死亡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手术治疗的400余例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中术后因肾功能衰竭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患者31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死亡进行分组,将存活者作为甲组(n=22),死亡者作为乙组(n=9),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Logistic分析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术后低心排、术后应用ECMO、术后感染为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受多种因素影响,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应尽早采取针对性的处理措施,提高生存率。
- 高开柱李庆国李小波邵峻姚昊耿直
- 关键词:A型主动脉夹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