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花
- 作品数:8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贵阳医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交通运输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 血清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在肿瘤并发感染患者中的临床诊断价值
-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在肿瘤并发感染患者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2月在贵州省肿瘤医院重症监护室住院的93例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肿瘤患者是否行放化疗治疗,将入选患者分为肿瘤放化...
- 李海花吉蒙谢巍梁显泉
- 关键词:肿瘤降钙素原
- 15例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分析
- 目的 探讨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常见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点.方法 对我院2012年2月-2014年1月收治的15例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患者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5例患者中,男性患者3例,女性患者12例...
- 刘琦李海花
- 白血病化疗后致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1例
- 2015年
- 患者女,28岁,因“确诊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2个多月,咳嗽1d”于2013年11月1513入院。患者2个月前出现腹胀、反复发热.行骨髓相关检查,明确诊断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给予化疗缓解后出院。此次第2次化疗入院,予Hyper—CVAD方案(长春新碱2mgd4,d11;环磷酰胺435mgd1-3每12小时1次;吡柔比星72mgd4;地塞米松40mgd1~4、d11~14)化疗,总疗程2周,化疗期间血压正常。
- 刘琦李海花
- 关键词: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化疗后反复发热长春新碱环磷酰胺
- 血清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在肿瘤并发感染时的诊断价值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及C反应蛋白(CRP)在诊断肿瘤并发感染中的价值。方法:93例肿瘤患者,分为肿瘤放化疗后并发感染组(A组)、肿瘤未放化疗并发感染组(B组)和肿瘤非感染组(对照组);抽取3组患者静脉血采用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PCT水平,免疫比浊法检测CRP含量,比较3组患者血清PCT、CRP水平、阳性率,分析PCT、CRP诊断肿瘤并发感染的灵敏度、特异度。结果:A、B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清PCT、CRP含量均明显升高(P<0.05);A、B组血清PCT阳性率分别为84.85%、88.46%,对照组为11.76%,A、B组高于对照组(P<0.05);A、B组CRP阳性率分别为96.97%、96.15%,对照组为85.29%,A、B组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PCT、CRP诊断肿瘤并发感染的特异度分别为88.24%、14.71%,PCT的特异度高于CRP。结论:PCT水平增高可作为诊断肿瘤患者并发感染的敏感和特异指标。
- 李海花刘琦吉蒙谢巍梁显泉
- 关键词:肿瘤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
-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脑内钙化并癫痫发作1例被引量:3
- 2014年
- 患者女,25岁,因“发作性手脚麻木、继而全身抽搐3’年”于2013年7月25日入院.3年前曾因上述症状就诊于当地医院,诊断为“癫痫?”,服用“苯巴比妥”治疗半年后自行停药,后间断服用“苯巴比妥”治疗,仍有发作,发作时间不定,发作时患者呼之不应,
- 刘琦李海花
- 关键词:癫痫发作甲状旁腺功能减退脑内钙化手脚麻木全身抽搐自行停药
- 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患者病因学及发病机制分析
- <正>目的探讨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可能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方法对我院2012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临床及影像学确诊1 5例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患者临床资料、实验相关检查结果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5例患...
- 刘琦李海花
- 文献传递
- 15例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分析
- 目的探讨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常见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点。方法对我院201 2年2月-2014年1月收治的15例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患者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5例患者中,男性患者3例,女性患者12例;...
- 刘琦李海花
- 文献传递
- 血清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在肿瘤并发感染患者中的临床诊断价值
-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在肿瘤并发感染患者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2月在贵州省肿瘤医院重症监护室住院的93例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肿瘤患者是否行放化疗治疗,将入选患者分为肿瘤放化疗后...
- 李海花吉蒙谢巍梁显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