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杜潇潇

作品数:5 被引量:13H指数:3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卫生部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湖北省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移植术
  • 2篇婴儿
  • 2篇肾移植
  • 2篇供肾
  • 2篇供者
  • 1篇动脉
  • 1篇移植术后
  • 1篇移植术式
  • 1篇应用及效果
  • 1篇真菌感染
  • 1篇肾病
  • 1篇肾病患者
  • 1篇肾移植术
  • 1篇肾移植术后
  • 1篇噬菌体
  • 1篇噬菌体展示
  • 1篇受体分子
  • 1篇术后
  • 1篇术式
  • 1篇透析治疗

机构

  • 4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5篇杜潇潇
  • 3篇曾凡军
  • 3篇刘斌
  • 2篇郭宇亮
  • 1篇王心强
  • 1篇王大卫
  • 1篇张学
  • 1篇徐晶
  • 1篇姜毅楠
  • 1篇陈知水
  • 1篇昌盛
  • 1篇张伟杰
  • 1篇蒋继贫
  • 1篇周鸿敏
  • 1篇杨超
  • 1篇雒真龙
  • 1篇朱兰
  • 1篇张勇
  • 1篇陈刚
  • 1篇黄倩

传媒

  • 4篇中华器官移植...
  • 1篇医学综述

年份

  • 3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供者强化预防真菌感染方案在器官捐献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 分析强化预防真菌感染方案在器官捐献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2015年1月至2015年8月(第一阶段)以及2015年9月至2016年12月(第二阶段)共261例供者的抗真菌维护方案及其临床效果.第一阶段(供者普通管理阶段),处理措施主要以重症监护病房(ICU)医生进行供者维护为主,不常规应用抗真菌药物,器官获取及修整无特殊处理.第二阶段(供者强化预防阶段),处理措施主要包括:(1)ICU停留期间,加强抗真菌治疗;(2)供者器官获取时严格强化无菌操作;(3)供者器官修整过程中,采取广谱抗生素或稀释的络合碘溶液冲洗浸泡器官.留取供者1 574份血液、灌洗液及动脉组织微生物培养样本进行病原菌检测.其中真菌培养样本626份,按照样本留取时间分为供者普通管理阶段样本193份,供者强化预防阶段样本433份.结果 1 574份微生物培养样本中共分离出病原菌907株,其中细菌799株,真菌108株,部分样本可检出2~3株病原菌.真菌检出率占病原菌检出率的12.0%(108/907),占真菌培养样本的17.3%(108/626).所检出的108株真菌样本中,属于供者普通管理阶段的阳性样本49株,阳性率为25.4%(49/193),属于供者强化预防阶段的阳性样本59株,占13.6%(59/433),两阶段真菌阳性检出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潜在供者的微生物培养及抗真菌预防策略,对于减少供者来源的真菌感染十分必要.此外,器官获取团队也需要提高对供者来源真菌感染的认识程度,严格强化无菌操作,尽可能避免不必要的污染因素.而在器官修整过程中,采取广谱抗生素或稀释的络合碘冲洗浸泡也不失为一种可以考虑的感染预防措施.
昌盛王心强徐晶张学杜潇潇黄倩王大卫张伟杰陈知水蒋继贫
关键词:器官捐献真菌感染器官获取
寻找受体分子研究方法的进展
2015年
配体与受体间的识别及相互作用是分子发挥其功能的重要途径,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但是,寻找某一分子的受体并不容易,往往成为研究的瓶颈所在。目前寻找及验证某一对配体/受体分子及其对应关系的方法有很多,包括免疫共沉淀、噬菌体展示、酵母双杂交、分子模拟、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pull-down、串联亲和纯化等。该文对这些方法的基本原理、简要步骤及优缺点进行综述,为相关研究提供依据。
张勇张君雒真龙姜毅楠杨超杜潇潇陈忠华周鸿敏
关键词:免疫共沉淀噬菌体展示酵母双杂交分子模拟串联亲和纯化
简化术式的婴儿双供肾成人肾移植两例被引量:6
2016年
近年来,随着我国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工作的推进,儿童供者包括婴儿供者的数量迅速增加。婴儿供者体重轻,供肾体积较小,往往需要将双侧供肾整块用于儿童或低体重成人移植。婴儿供肾血管纤细壁薄,既往文献报道的儿童供肾整块移植术式存在着血管并发症发生率较高的问题[1-3]。为此,我们对婴儿双供。肾整块移植术式进行了创新改进,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刘斌杜潇潇郭宇亮曾凡军
关键词:肾移植婴儿供肾成人并发症发生率移植术式
婴儿双供肾成人肾移植的14例报告及手术技术改进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 总结婴儿双供肾成人肾移植的临床效果和外科技术经验.方法 14例婴儿供者,年龄17d至8个月,体重2.5~8.6 kg,均为“中国二类”器官捐献供者.14例成人受者,平均年龄38岁(19~61岁).根据血管重建方式的不同,受者可分为经典术式组(例1至例9)与简化术式组(例10至例14).经典术式是将双供肾带有的腹部大血管一端封闭,另一端与受者的髂外动、静脉分别端侧吻合,或者与髂内动脉端端吻合;简化术式是将双供肾连带的腹部大血管后壁剪开,分别沿肾动、静脉开口修剪成血管袖片,再将其与受者的髂外动、静脉行端侧吻合.双侧供肾输尿管分别与膀胱吻合完成输尿管重建.经典术式组受者术后给予肝素抗凝治疗,简化术式组未使用抗凝药物.围手术期监测受者的尿常规和肾功能变化,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监测移植肾血流情况及体积变化.结果 经典术式组受者围手术期出现双肾动脉栓塞和单侧肾动脉栓塞各1例,术后16d因肺部感染死亡1例,以上3例不纳入长期随访;该组其余6例受者中,2例分别于术后11和4个月发生移植肾功能丧失而切除双移植肾,维持随访的4例与简化术式组5例受者的移植肾功能早期恢复,术后24周时血肌酐水平(81.7±27.4)μmol/L,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为(86.5 ±22.2)ml·min-1·1.73 m^-2,简化术式组受者未发生外科并发症.结论 婴儿双供肾整块移植给成人受者的效果良好;采用经典术式者外科并发症多见,简化术式则有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技术因素导致的移植肾功能丧失,值得临床推广.
刘斌陈花曾凡军杜潇潇郝晓军王振兴陈刚朱兰
关键词:婴儿供者
再次肾移植术后主动脉夹层瘤一例报道及文献复习被引量:1
2017年
慢性肾病尤其是终末期肾病患者高血压的发病率显著升高,高血压是导致主动脉夹层的最重要因素.尿毒症并接受透析治疗的患者中,合并主动脉夹层者越来越常见,而在肾移植围手术期发现主动脉夹层国内尚未见相关报道.我们成功救治了1例再次肾移植术后巨大胸腹主动脉夹层瘤的受者,现报告如下.
郭宇亮杜潇潇刘斌曾凡军
关键词:肾移植术后文献复习肾病患者慢性肾病透析治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