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艳
- 作品数:2 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18)F-FDG SPECT/CT显像对食管癌术前分期的价值分析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DG)SPECT/CT显像(18F-FDG显像)在食管癌术前分期中的价值。方法对38例诊断明确,完善相关检查后拟行食管癌切除术的初诊食管癌患者行18F-FDG显像。其中18例手术治疗患者原发灶及区域淋巴结转移的18F-FDG显像结果与病理学检查相比较;所有患者的远处转移灶及20例非手术治疗患者的区域淋巴结转移根据组织病理学活检、多种影像学检查临床随访而定,随访时间均大于6个月。结果在38例患者中,18F-FDG显像检出了全部的原发灶,检出淋巴结转移24例,真阳性22例,真阴性10例,假阳性2例,假阴性4例,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84.6%(22/26)、83.3%(10/12)和84.2%(32/38),检出肝转移1例,肺转移1例。结论18F-FDG显像能够提高食管癌患者分期的准确度,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李素平马宁帅游金辉何宗喜顾华见高艳
- 关键词:食管肿瘤体层摄影术
- 恶性肿瘤联合诱导分化治疗的研究现状被引量:2
- 2016年
- 肿瘤诱导分化是指应用某些化学物质可使不成熟的恶性细胞逆转,向正常分化,去分化的肿瘤细胞也可被诱导而重新向正常细胞分化,甚至转变成正常细胞。这些化学物质就称为肿瘤诱导分化剂。目前常用的肿瘤诱导分化剂包括维甲酸(RA)类、组蛋白酶抑制剂、甲基化抑制剂、PPAR激动剂、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等。近年来探索性用于诱导多种恶性肿瘤,如甲状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其诱导机制是上调NISmRNA的表达,提高肿瘤细胞的碘摄取率。单独利用不同诱导分化剂在基因转录前后的不同环节发挥作用诱导肿瘤的分化或再分化,诱导机制逐渐明确,大多数在体外研究中对培养的各种肿瘤细胞诱导效果较确切,而体内实验疗效不佳,且副作用大。目前研究中多用RA类联合其他类型诱导分化剂,恶性肿瘤种类多局限为甲状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等,诱导机制可能为多种诱导分化剂间通过受体相互作用或联合应用诱导NISmRNA表达增加和诱导NIS蛋白定位正确的药物等。探讨低剂量多药联合应用,为肿瘤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是肿瘤诱导分化治疗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发展方向。从体外到体内,从基础研究到临床应用,还需要更广泛的探索,应加强诱导分化机制的研究,以求获得突破性进展。
- 高艳李素平
- 关键词:维甲酸诱导分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