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华
- 作品数:12 被引量:41H指数:4
- 供职机构:西安文理学院幼儿师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西安社会科学规划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参与式教学法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运用被引量:4
- 2007年
- 目的:了解参与式教学法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适用性。方法:选取西安文理学院三个自然班学生为被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控制组,分别采用传统的讲授法和参与式教学方法,进行为期八周16节的实验,实验结束前后采用SCL-90量表进行施测,两组进行比较,并在实验结束后采用开放式问卷请学生对课程内容和教学法进行评价。结果:参与式教学法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改善和提高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减轻了学生的心理压力,促进了人际沟通。
- 李景华
-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讲授法参与式教学法
- 从脑科学研究的角度看婚姻暴力的成因
- 2004年
- 婚姻暴力的产生不仅受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还与施暴者的大脑结构有关。如果大脑的功能出现障碍,会加大使用暴力的可能性。国外脑科学家认为通过对有暴力行为的患者进行脑部检查,并施以药物治疗,改善大脑功能,就能有效中止暴力行为。
- 李景华
- 关键词:婚姻暴力脑功能障碍暴力行为
- 西安市城乡父母教养方式对高中生心理健康的影响被引量:18
- 2008年
- 目的探讨城乡父母教养方式对高中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为农村家庭教育提供指导。方法采用EMBU与SCL—90量表对西安市城乡6所中学的1756名高中生进行抽样调查。结果城乡父母教养方式在父母情感温暖、理解(FF1、MM1)和拒绝否认(FF5、MM3)、母亲惩罚严厉(MM4)、父亲过度保护(FF6)6个维度存在显著差异。城乡高中生在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抑郁、恐惧、偏执、精神病性6个因子上有显著差异。相关分析表明,父母情感温暖、理解与SCL-90各因子呈显著负相关,父母拒绝否认、母亲惩罚严厉及父亲过度保护与SCL—90各因子呈显著正相关。结论本市农村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水平较低,这与父母教养方式有密切关系。
- 郝雁丽李景华
- 关键词:高中生父母教养方式城乡差异心理健康
- 男孩逃课的背后
- 2008年
- 孩子缺课因家庭濒临破裂而起,他的认知方式和母亲的言行给他带来了极大的心理压力。咨询员采用家庭干预的方法改变母子的认知方式,促成孩子行为的变化,孩子重返校园,母亲的压力也得到了部分缓解。
- 李景华王淑兰
- 关键词:家庭破裂心理辅导家庭干预
- 妇女支持小组协作者的心理枯竭问题研究
- 2006年
- 妇女支持小组是为受家庭暴力伤害妇女提供情感支持的一种工作方法。小组工作者在小组中既是参与者,又是组员之间的连接者,故而被称为协作者。小组协作者的心理枯竭主要来自工作性质、自我期望、社会支持和当事人四个方面。心理枯竭不仅影响小组效果和小组目标的达成,还会严重影响协作者的身心健康。因此做好预防和枯竭后的处理是协作者及其管理机构的一项重要工作。
- 李景华
- 关键词:心理枯竭
- 小组支持对被虐妇女心理的影响
- 2008年
- 目前国内已开始采取一些办法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其中利用小组活动为妇女提供心理支持是一种比较独特的方式。小组的组织者(通常称为协作者)经过研究发现小组支持可以帮助组员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降低焦虑和抑郁的程度,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 李景华
- 关键词:家庭暴力心理影响
- 妇女支持小组效果的评估方法被引量:1
- 2009年
- 家庭暴力作为一种较普遍的社会现象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在家庭暴力中绝大多数受害者是女性。女性难以走出暴力困境的主要原因是缺少社会支持,而小组的核心目标是为她们提供情感支持。妇女在小组中能否感受到支持,可采用一定的方法进行评估。本文对评估的原则、目的、内容和方法进行了探讨。
- 李景华
- 关键词:家庭暴力情感支持
- 培育中国社会中等收入阶层成长问题研究
- 2012年
- 从现实的角度考量中国社会产业结构现状,应该说还处于工业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期,与其对应的社会阶层结构亦应从"金字塔型"结构趋向"橄榄型"结构。但问题在于迄至目前,该缩小的中低收入阶层没有小,该扩大的中等收入阶层没有大。这种结构性失调的后果意味着社会结构不稳定,甚至会引发社会动荡。究其成因,有政策缺位、城市化滞后以及体制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等多重因素。破解这一难题,关键是要在认知中等收入阶层社会功能具有辩证性的基础上,通过正确的制度设计扩大中等收入阶层的规模并提高其质量。
- 杨亚利李景华
- 关键词:中等收入阶层
- 173名大学生村官心理健康现状调查研究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调查分析大学生村官心理健康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编问卷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180名大学生村官进行调查,运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173份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处理。结果个别大学生村官存在心理异常现象;大学生村官在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恐惧、偏执、抑郁、敌对等方面与全国青年常模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6.684,-11.546,-4.023,-4.614,-2.64,-3.513;P<0.01或P<0.001);大学生村官的心理健康水平会受到任职年限(F=10.523,P<0.001)、受教育程度、专业(F=4.279,4.04;P<0.05)的影响;大学生的自信心(F=5.500,P<0.001)和政策执行中需要改进的问题(F=2.215,P<0.05)2个方面会影响村官的心理健康。结论大学生村官的职业认知和行为、人们的观念、村民对大学生村官的态度、政府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等是影响大学生村官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 李景华白瑾
- 关键词:大学生村官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症状自评量表
- 国家公务员心理健康问题与管理对策探讨被引量:13
- 2008年
- 国家公务员作为政府管理社会事务的中坚力量,其心理健康水平不仅直接关系到自身素质的提高,而且从根本上影响政府的职能。因此关注公务员的心理健康现状,揭示影响公务员身心健康的深层原因,从管理的层面上探讨提高公务员心理健康水平的方法,是非常必要的。它对于加强公务员管理,激发公务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政府管理和服务效能具有积极意义。
- 李景华
- 关键词:公务员心理健康管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