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媛
- 作品数:10 被引量:17H指数:3
-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艺术哲学宗教医药卫生更多>>
- 与国家共谋:民众教育实验与基层政权建设——以洛阳民众教育实验区为考察中心被引量:1
- 2018年
- 1934年,在河南省洛阳县创立的民众教育实验区以政治教育为目的,开展了以保甲为中心的民众训练、教育推广和村政建设,此举与国家强化基层政权建设的目的一致。此时的民众教育已从自由探索向"政教合一"的形式转变,它借助政治的力量,巩固与扩大民众教育事业,以期用教育辅助政治,促进地方自治,实现教育与国家政权建设的共同发展。但从实验情况看来,"政教合一"的施行导致教育的目标偏离了方向,教育的主体地位几近抹杀。最终,民众教育变成了被政府利用的国民教育。
- 施克灿李媛
- 关键词:政教合一
- 民国时期社会教育内容的社会学分析--以教育电影为中心
- 电影是民国时期二三十年代特有的一种社会教育形式,多以科教片、社教片为主要形态,向民众传递"新国民"应具有的"智与知",从而"唤起民众",达到"社会的团...
- 李媛
- 关键词:社会教育教育电影文化特质社会学民国时期
- 加拿大安大略省的英才教育发展及政策研究
- 2013年
- 本文梳理了安大略省英才教育的发展与现状,论述了该省英才教育的政策、定义,英才的选拔,主要的英才教育项目,英才教育的经费与师资等方面,并讨论了安大略省英才教育的发展对我国的英才教育发展的可借鉴之处。
- 李媛媛肖非
- 关键词:英才教育特殊教育
- 中国早期电化教育师资培养方式的特征分析
- 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危机、穷困积弱的中国国情与社会精英们“唤起民众”的社会教育实践催生了以教育电影为开端的中国早期电化教育的萌芽与发展。与学校教育相比,中国早期电化教育在师资培养上展现出更多社会教育的功能与特点。它...
- 李媛
- 关键词:社会教育教育电影电化教育师资培养
- 20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教育发展路径的探索——以中国社会教育社为中心的考察
- 2017年
- 中国社会教育社是第一个全国性的社会教育学术团体,它以"研究社会教育学术,促进社会教育事业"为宗旨,将一群年龄相若、经历迥异的教育界精英凝聚在一起。近代中国社会教育的发展路径在于建立社会本位的大教育体系、提倡"政教合一"和致力于乡村建设的文化反哺,这一路径的选择,根植于中国"以农立国"的基本国情以及中国教育传统中潜在的政治倾向,体现了中国社会教育社以教育改造来达到社会改造的共同目标,在对社会教育的本土化的探索中助力中国教育现代化的进程。
- 施克灿李媛
- 关键词:社会本位政教合一乡村建设
- 国家想象与民国时期教育电影的意识走向被引量:6
- 2015年
- 五四运动前后,随着商务印书馆所摄《盲童教育》、《驱灭蚊蝇》等教育电影公映,借助"假娱乐倡教育"理念,中国自制教育电影开始大量出现。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因意识形态宣教以及国家经济、文化各项基本建设宣传需要,自上而下将教育电影纳入官营体系,旨在以影像方式唤起民众,用电光影戏想象现代国家,型塑新国民;而教育电影通过将教育元素渗透到娱乐性光影中,大大拓展了教育的涵盖面,其不以盈利为目的的政府推广模式,使得知识阶层与下层社会之间产生了前所未有的互动,广大知识浅陋的民众获得了与知识阶层相互沟通的话语体系,并建立起共同的现代常识。国家想象深深影响着教育电影的意识走向。
- 周慧梅李媛
- 关键词:教育电影话语体系
- 14省市高考综合改革方案的演变及其原因分析被引量:4
- 2020年
- 从政策文本来看,实施高考综合改革的14个省市在考试科目、考试次数与时间、赋分方法等方面既有共性也有差异。浙江、上海两地的高考综合改革经验对后续试点改革省份起到了先行示范作用,同时前序高考改革试点省份在改革实施过程中出现的物理等选科人数下降、应试负担加重以及等级赋分政策产生的公平等问题,在后续改革省份的方案中也得到了及时的回应与调整,既体现了政策变迁的连续性和渐进性,也体现了教育行政部门在尊重多元参与基础上的科学决策。
- 李媛方芳
- 关键词:新高考文本分析
- 博洛尼亚进程下俄罗斯高等教育国际化战略及其启示被引量:1
- 2020年
- 在博洛尼亚进程推动下,俄罗斯改革本国学位体系,重构人才培养标准,实施欧洲学分积累与转换系统,加强教育质量监测与保障,促进国际教育与合作,取得初步改革成效。但同时,俄罗斯高等教育也存在新旧学位体系共存、政府集权与高校自主权的冲突、高校整合后质量并未提高、国际化与本土化矛盾无法均衡等问题。如何真正实现学分互认共享、落实高校主体地位、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质量观、妥善处理好文化统一性与多样性的矛盾,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过程中需要面对的问题。
- 李媛
- 关键词:博洛尼亚进程高等教育国际化高等教育改革
- 民国时期教育电影的社会推广及其影响被引量:2
- 2017年
- 五四运动前后,在"开民智"的时代主题之下,教育电影以其"寓教于乐"的教育形式及先进的技术手段而博得中央政府及社会精英们的青睐,并进而成为社会教育的一大利器。教育电影的倡导者们主要通过剧本选择、人才培养以及由国家到地方教育机关制定的相关政策,使其推广事业在国家意识主导下逐渐走向正轨。在此过程中,教育电影以其特有的媒介形式"唤醒民众"、激发民族热情,并在一定程度上完成对下层民众的文化启蒙。
- 李媛
- 关键词:教育电影社会教育
- 北高师教育研究科与中国教育学科建设的早期探索被引量:4
- 2018年
- 中国教育学科是中国近代西学东渐的产物,它是随着西方教育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及近代班级授课制的实行而产生的。1920年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开设教育研究科,这是全国范围内高校设置"研究科"之始,也是教育学学术人才培养在学科建制上的体现。选择性译介国外教育学论著服务于中国教育学研究;以学术为导向的教育实践使得中国教育学科理论逐渐丰富;精细化地课程设置促进中国教育学科体系框架的初步形成。北高师教育研究科之设,是中国教育学科设置的一大制度变革,并在一定程度上助力于中国教育学科建设的早期探索。
- 李媛沈一心
- 关键词:教育学科课程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