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丁永利

作品数:10 被引量:25H指数:3
供职机构:河南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经济管理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社会学

主题

  • 4篇关节
  • 2篇酸钠
  • 2篇切除
  • 2篇中医
  • 2篇骶骨
  • 2篇膝关节
  • 2篇玻璃酸
  • 2篇玻璃酸钠
  • 1篇单侧
  • 1篇性关节炎
  • 1篇血液
  • 1篇血液流变
  • 1篇血液流变学
  • 1篇血脂
  • 1篇炎症
  • 1篇炎症因子
  • 1篇腰椎
  • 1篇腰椎间盘
  • 1篇腰椎间盘突出
  • 1篇腰椎间盘突出...

机构

  • 10篇河南中医药大...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作者

  • 10篇丁永利
  • 5篇赵明明
  • 4篇姜勇
  • 4篇李光曦
  • 3篇陈星
  • 2篇彭卫兵
  • 1篇唐凡
  • 1篇罗翼
  • 1篇冯小艳
  • 1篇魏明
  • 1篇赵文
  • 1篇段晓颖
  • 1篇屠重棋
  • 1篇张闻力
  • 1篇邱建利
  • 1篇唐空
  • 1篇李现林
  • 1篇刘强
  • 1篇闵理
  • 1篇魏群

传媒

  • 2篇肿瘤基础与临...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河南中医
  • 1篇新中医
  • 1篇医药论坛杂志
  • 1篇世界中西医结...
  • 1篇中国卫生标准...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3篇2024
  • 1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19
  • 1篇2013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两种内镜椎间盘切除术临床比较
2024年
[目的]比较单侧双通道内镜(uni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y,UBE)和椎间孔镜(percutaneous endoscopic transforaminal discectomy,PET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2020年9月采用内镜椎间盘切除术治疗的67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医患沟通结果,28例采用UBE组术,另外39例采用PETD术,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及影像结果。[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UBE组手术时间[(58.1±10.6)min vs(65.5±11.3)min,P=0.009]、术中透视次数[(3.1±1.1)次vs(5.2±1.2)次,P<0.001]显著少于PETD组,但前切口长度[(2.3±0.2)cm vs(1.2±0.2)cm,P<0.001]和椎间盘切除量[(3.5±1.1)cm^(3)vs(2.8±1.1)cm^(3),P=0.011]显著大于后者。随访时间平均(10.5±2.0)个月。两组完全负重活动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时间推移,两组VAS及ODI评分均显著改善(P<0.05)。术后1个月UBE组的腰痛VAS[(2.3±0.7)vs(2.7±0.6),P=0.028]及ODI[(27.1±4.9)vs(29.7±5.3),P=0.045]显著优于PETD组。影像方面,两组患者术后神经根压迫Pfirrmann分级均显著改善(P<0.05),椎管横截面积(cross-sectional area of canal,CSAC)显著增加(P<0.05),而椎间孔面积无显著变化(P>0.05)。术后UBE组的CSAC显著优于PETD组[(184.4±40.6)mm^(2)vs(137.0±28.9)mm^(2),P<0.001]。[结论]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作为一种新的脊柱内镜技术,创伤小,减压充分,有利于患者早期恢复。
李光曦丁永利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预后
苓桂术甘汤联合玻璃酸钠对风寒湿痹型老年膝关节滑膜炎的疗效及炎症因子的影响被引量:9
2021年
目的探讨苓桂术甘汤联合玻璃酸钠对老年膝关节滑膜炎(风寒湿痹型)的疗效及对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4月期间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伤科收治的81例老年膝关节滑膜炎(风寒湿痹型)患者,采用随机双盲对照研究方法,将81例患者分为玻璃酸钠组40例和联合治疗组41例。玻璃酸钠组仅给予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联合治疗组给予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联合苓桂术甘汤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膝关节症状评分、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分、膝关节功能(Lysholm knee score,LKSS)评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统计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膝关节疼痛、肿胀及活动度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治疗组治疗后膝关节疼痛、肿胀及活动度评分明显低于玻璃酸钠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LKSS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治疗组治疗后VAS评分明显低于玻璃酸钠组,LKSS评分明显高于玻璃酸钠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12%(39/41),玻璃酸钠组总有效率为80.00%(32/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NF-α、IL-1β、IL-18、hs-CR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治疗组治疗后TNF-α、IL-1β、IL-18、hs-CRP水平明显低于玻璃酸钠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玻璃酸钠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0%(3/40),联合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2
陈星丁永利赵明明刘强
关键词:膝关节滑膜炎风寒湿痹苓桂术甘汤炎症因子
肾痹汤联合玻璃酸钠治疗酒精性股骨头坏死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观察肾痹汤联合玻璃酸钠治疗酒精性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6例酒精性股骨头坏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玻璃酸钠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肾痹汤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检测治疗前后髋关节功能评分、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全血黏度高切和全血黏度低切)]。结果:研究组优良率为92.86%,高于对照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疼痛、行走距离、关节活动度、生活能力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疼痛、行走距离、关节活动度、生活能力评分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全血黏度高切、红细胞压积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全血黏度高切、红细胞压积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HDL-C、LDL-C、TC、T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HDL-C水平较治疗前升高,LDL-C、TC、TG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LDL-C、TC、TG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痹汤联合玻璃酸钠可改善酒精性股骨头坏死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和血脂水平,提高治疗效果。
陈星丁永利赵明明
关键词:酒精性股骨头坏死肾痹汤玻璃酸钠血液流变学血脂
奥瑞凝胶的实验及临床研究
魏明段晓颖邵明义魏群丁永利唐空杨霄冯小艳赵文邱建利
该项目属于医药科学中医学与中药学领域。反流性食管炎(RE)是由胃和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至食管所引起的食管粘膜的炎症、糜烂、溃疡和纤维化等病变。研究发现,RE发病有逐渐增多的趋势,21世纪初,亚洲国家约为4%,近5年来,中国...
关键词:
关键词:反流性食管炎中医药治疗中药凝胶剂
补肾生骨汤治疗中老年膝骨关节炎合并骨髓水肿临床观察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观察补肾生骨汤治疗中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 arthritis,KOA)合并骨髓水肿(bone marrow edema,BME)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本院骨伤科门诊接受诊治的KOA合并BME的中老年患者70例,给予补肾生骨汤口服并中药封包热敷治疗,4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分别观察患者治疗后4周、治疗后8周、治疗后12周的VAS评分、WOMAC评分及WORMS评分变化。结果:患者治疗4周后、8周后和12周后VAS评分、WOMAC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 <0. 05);治疗12周后WORM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 <0. 05)。结论:补肾生骨汤可有效缓解中老年KOA合并BME患者的膝关节疼痛,明显减小骨髓水肿范围,改善膝关节功能。
马继茂赵明明丁永利李光曦朱亚鹏刘亚辉李青雷王修群
关键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VAS评分
骶骨原发肿瘤患者中高位切除术后功能恢复情况评估
2022年
目的探讨骶骨原发肿瘤患者中高位切除术后功能与影像学表现恢复情况。方法入组中高位骶骨肿瘤单纯切除术后患者15例,术后通过门诊及电话随访,记录患者术后的运动功能、大小便功能与影像学表现情况,对比不同层面骶骨切除术后患者的运动功能、大小便功能及影像学表现,探讨保留不同节段骶神经根对患者日常生活的影响。结果15例患者术后肌肉骨骼肿瘤学会功能评分为(27.53±2.68)分,所有患者均可行走,13例患者不需要借助支持物可行走,余2例患者行走时需要借助助行器。3例保留单侧S_(3)的患者1例无排尿费力及尿失禁,1例无排便费力,2例无大便失禁;6例保留双侧S_(3)的患者4例无排尿费力及尿失禁,4例无排便费力,5例无大便失禁。影像学未见残余骶骨下沉,未发生残余骶骨骨折。结论骶骨原发肿瘤经S_(2~3)平面及以下切除术后患者的运动功能及局部稳定性尚可,保留单侧S_(3)神经根对于患者术后二便功能尤为重要,保留双侧S_(3)神经根的患者术后二便功能明显优于保留单侧S_(3)者。
姜勇丁永利
关键词:骶骨肿瘤切除术影像学评价
中医骨伤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研究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分析中医骨伤科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效果,对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提供借鉴。方法 2017年5月—2018年1月,对研究生规培医师36人、本科生规培医师37人均采用临床带教进行培训,并对两组培训效果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生规培医师的专科理论知识评分、病历书写能力高于本科生规培医师;本科规培医师临床技能操作、临床思维能力高于研究生规培医师;医患沟通能力及医德医风无明显差别。结论通过规范化培训结果发现,两组规培医生在专科理论知识评分、病历书写能力、临床技能操作、临床思维能力上均存在有差异,这为我们进一步制定有针对性的规培方案指明了方向,我们将会根据研究结果进行改进。
赵明明丁永利陈星李现林姜勇李光曦彭卫兵
关键词:中医骨伤科住院医师本科生
骶骨精准切除影响骨盆稳定性的冯米斯应力特征及临床验证被引量:1
2021年
背景:骶骨切除现已成为公认的骶骨恶性肿瘤首选治疗方案。关于单纯骶骨切除后是否会发生骨折或骶髂关节滑脱的生物力学相关研究较少,对于骶骨次全切除后能否完全负重与何时重建等相关问题尚未达成共识。目的:通过对完整骨盆和不同平面骶骨切除后的新鲜骨盆模型行生物力学测试,分析冯米斯应力变化,并结合临床试验,以明确高位骶骨切除至何种程度时无需行腰骶髂重建。方法:①生物力学实验:选用6具正常成年男性新鲜尸体L5-骨盆标本,应用200 N增量分级加载,以1.4 mm/min速率平稳加载直至1000 N,逐次测试完整骶骨组以及不同平面骶骨切除组骨盆模型的冯米斯应力变化,比较各组数据间的差异;②临床研究:2012年1月至2019年6月共纳入15例高位骶骨肿瘤单纯切除术病例,其中男6例,女9例,年龄(46.40±14.94)岁。根据术前MRI检查明确肿瘤累及骶骨的范围,确定骶骨切除的范围大小,术后未予重建,记录术后功能与并发症情况。结果与结论:①生物力学实验:随着骶骨切除平面的增高,冯米斯应力在各个测试点均存在不同程度增大,尤以切除平面经过S1下1/4-下1/2时变化明显,与余各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S1-2组与2/3 S2组、1/3 S2组相比,A点的冯米斯应力变化差异无显著性意义;②临床试验:15例患者中4例术中保留完整S1椎体(经S1-S2椎间隙切除,如生物力学实验S1-2组切除),3例患者术中如2/3 S2组切除,2例患者术中如1/3 S2组切除,6例患者术中保留完整S1及S2椎体(如S2-3组切除)。患者术后肌肉骨骼肿瘤学会评分为(25.27±3.79)分,所有患者均可行走,9例患者不需要借助支持物即可行走,另有6例患者行走时需要借助助行器,其中1例发生残余骶骨骨折;(3)提示随着骶骨的切除平面增高,残留骶骨的冯米斯应力急剧升高,经S1-S2椎间隙切除骶骨时,骨盆环的稳定性尚可,无需行腰骶�
姜勇罗翼丁永利周勇闵理唐凡张闻力段宏屠重棋
关键词:骶骨骶髂关节骶骨切除骨盆环椎间隙
手部腱鞘巨细胞瘤的临床分析
2024年
目的 分析手部腱鞘巨细胞瘤的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至2021年4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0例经手术病理确诊为手部腱鞘巨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肿瘤病灶均为单发,位于右手14例(70.00%),位于左手6例(30.00%)。最常见部位为手指,共14例(70.00%),腕部6例(30.00%)。患者瘤体为类圆形或圆形、并存在完整包膜者11例(55.00%),病灶包膜不完整或分叶呈不规则形者9例(45.00%)。4例(20.00%)患者主要肿瘤周围存在卫星结节。术后复发3例(15.00%),均发生在首次术后2 a内,均为原肿瘤无完整包膜且主要肿瘤周围存在卫星结节,其中2例(10.00%)术后部分功能受限、1例(5.00%)术后功能恢复良好;17例(85.00%)无复发患者术后功能恢复良好。20例患者MSTS评分为22~30(28.90±2.41)分。最后一次随访显示,所有患者均可完成日常生活活动,独立参加户外活动。结论 影响手部腱鞘巨细胞瘤高复发率的主要因素是肿瘤切除不完全以及肿瘤无完整包膜并且主要肿瘤周围存在卫星结节,通过外科显微技术辅助手术能够最大程度切除瘤体及其受累组织,降低肿瘤术后复发率,且减少术后并发症。
姜勇丁永利
关键词:腱鞘巨细胞瘤手部显微外科
双柏膏外用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
2024年
目的系统评价双柏膏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循证治疗依据。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国内外中英文数据库,主要包括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数据库(VIP)、中国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图书馆等数据库,收集自建库以来至2024年3月双柏膏外用与其他治疗方式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制定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后,通过Endnote筛选出符合相应标准的文献,评价纳入文献的质量并提取数据,进行汇总后采用Revman5.3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有4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纳入患者共260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双柏膏外用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后,与对照组相比,能够明显降低VAS评分[MD=-0.72,95%CI:-1.14~-0.31,P=0.0007],能够显著改善踝关节功能AOFAS评分[MD=8.29,95%CI:5.78~10.80,P<0.00001],在总体有效率评价方面,双柏膏与其他治疗方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22,95%CI:0.96~1.31,P=0.15]。结论双柏膏外用能够明显改善急性踝关节扭伤患者局部的疼痛,恢复踝关节活动功能,但纳入文献总体有效率与其他治疗方式无明显差别。
彭卫兵李贞段艳华丁永利赵明明李光曦
关键词:双柏膏急性踝关节扭伤META分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