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福霞
- 作品数:10 被引量:47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 2017年春、夏季南黄海西部营养盐的分布特征及其与浒苔暴发的关系被引量:13
- 2018年
- 基于2017年4月、5月、6月和8—9月在南黄海西部海域4个航次的现场调查,分析了春至夏季逐月的营养盐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初步探讨了营养盐与浒苔绿潮暴发的关系。结果表明:春至夏季苏北近岸浅水区总体呈现出高温、低盐、高营养盐的特征,且各理化要素垂向差异不明显;同时该海域表层水体中的营养盐含量自4月至5月有所下降,而后开始上升,至8—9月达到最大浓度。受长江冲淡水的影响,调查海域西南部表层存在向东北方扩展的低盐、高营养盐水体,在夏季与苏北海域向外扩展的营养盐高值区连成一体。在调查海域的中部至东北部深水区,入春后表层海水不断升温,至夏季于底层形成显著的黄海冷水团,并在其周围呈现出锋面特征;受初级生产过程和温跃层的影响,入春后该海域的上层营养盐浓度总体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并在夏季维持了较低的水平,而底层营养盐浓度从春季至夏季有所升高且影响范围不断向西南方向扩展,至8—9月达到最大范围。苏北近岸海域丰富的营养盐为入春后大型藻类的生长和暴发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而且5月南黄海西部相关海域表层营养盐浓度降低与浒苔、马尾藻等大型漂浮藻类暴发对营养盐的吸收利用有关。
- 王俊杰于志刚韦钦胜董明帆杨福霞李丹丹高志梅姚庆祯
- 关键词:营养盐浒苔南黄海西部
- 辽河口营养物基准值的制定方法被引量:6
- 2016年
- 河口营养盐基准制定过程中,基准值的确定以参照状态为基础。在选择参考点时,可以采用两种途径:一是历史数据分析,二是实际调查数据分析。本文以辽河口为例,主要应用频数统计分析法建立了辽河口营养物总磷(TP)、总氮(TN)、活性磷酸盐(PO^(3-)_4)、溶解无机氮(DIN)及响应指标叶绿素a(Chl-a)、溶解氧(DO)的参照状态。辽河口营养物总氮、总磷、溶解无机氮、活性磷酸盐的推荐基准值为1.11、0.037、0.77和0.004 7mg/L;响应指标叶绿素a、溶解氧的推荐基准值为0.011、5.73mg/L。研究结果旨在为中国开展系统的水质基准、标准的研究提供理论和方法借鉴。
- 苏静杨福霞苏荣国姚庆祯
- 关键词:营养物基准
- 苏北浅滩营养盐的分布特征与控制因素
- 2023年
- 本文根据2017年3、5、9月对苏北浅滩海域3个航次的调查数据,分析了调查海域溶解态营养盐的浓度与时空分布特征,并探讨了影响苏北浅滩营养盐分布变化的控制因素及其与浒苔暴发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NO_(3)^(-)-N从3月至5月平均浓度略微降低,而9月NO_(3)^(-)-N平均浓度又降低至17.5μmol/L;PO_(4)^(3-)-P、SiO_(3)^(2-)-Si平均浓度从3月到5月再到9月均先降低后升高。NH_(4)^(+)-N平均浓度从3月的2.38μmol/L上升至5月的7.44μmol/L,整个调查海域浓度较高,尤其是南部海域,9月又下降至1.28μmol/L。5和9月DON平均浓度显著低于3月。苏北浅滩海域NO_(3)^(-)-N、PO_(4)^(3-)-P、SiO_(3)^(2-)-Si浓度均呈现由近岸向远岸梯度递减的平面分布特征,主要受咸淡水混合过程控制;NH_(4)^(+)-N、DON的高值区呈斑块状分布,南部海域高值分布与养殖废水排放、大型藻类有关。N/P比值均偏离Redfield值,调查海域为磷限制。河流输入、水产养殖废水排放、地下水输入、大型藻类吸收是影响N、P营养盐浓度和形态时空变化的主要因素,而SiO_(3)^(2-)-Si的分布变化主要受陆源输入的影响。
- 张瑾董明帆杨福霞简慧敏姚庆祯
- 关键词:营养盐
- 秋季赤道西太平洋上层水体营养盐的垂直分布
- 2019年
- 利用2017年秋季在西太平洋进行现场调查数据,探讨了秋季赤道西太平洋表层到300m水层溶解无机营养盐及溶解有机氮(DON)、溶解有机磷(DOP)的垂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NO3-N、PO4-P、SiO3-Si的垂直分布趋势大体相似:垂直分层明显,其含量随深度增加逐渐增大,符合大洋营养盐的一般规律。亚硝酸盐在75m以浅和150m以深水层浓度较低,在100m水层附近出现最大值,主要与氨氧化细菌作用下的氨氧化过程或浮游植物的排泄释放有关。DIN、TDN和DIP、TDP的平均含量均随水深逐渐增大;DON和DOP在TDP和TDN中的占比均随水深逐渐降低,高值出现在表层,低值在300m层,反映了有机质的矿化作用对营养盐分布的影响。
- 白雪燕杨福霞董明帆吴英璀陈洪涛
- 关键词:西太平洋营养盐
- 灌河下游营养盐浓度的季节变化及其入海通量研究被引量:2
- 2021年
- 2017年2月~2019年9月在灌河下游采集水样,分析了其中各种形态营养盐的浓度以及月动态变化情况,估算了灌河的营养盐入海通量。结果表明,NO3^(-)和NH4^(+)是溶解无机氮(DIN)的主要存在形式,其平均值分别为(74.66±45.06)、(83.67±87.22)μmol/L。NO3^(-)浓度与欧洲以及国内一些河流相当,NH4^(+)浓度显著高于世界上其它河流。PO4^(3-)的平均浓度为(3.38±2.14)μmol/L,显著高于世界河流的平均水平(0.32μmol/L),与欧洲和北美地区富营养化严重的河流相当。SiO3^(2-)的平均浓度为(80.27±27.65)μmol/L,同国内及世界上其它河流相比,该含量处于较低水平。不同形态氮、磷浓度存在显著的季节变化,从2017—2019年它们的浓度显著降低,这主要是由于环保督察后大量畜禽养殖场的关闭或迁移使得排放入河的各形态氮、磷大量减少所致;硅浓度的年际变化不大。灌河每年约有0.61×10^(4) t的DIN和0.28×10^(3) t的PO3^(3-)进入南黄海,SiO3^(2-)的年输送通量约为0.60×10^(4)t。
- 刘静杨福霞王俊杰姚庆祯
- 关键词:营养盐通量
- 2017年夏季红沿河附近海域溶解态营养元素时空分布特征被引量:1
- 2019年
- 通过2017年7月和8月辽东湾东南部海域两个航次的营养盐的实测数据,对该海域溶解态营养元素的浓度、分布及其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夏季红沿河附近海域氨氮(NH4-N)是DIN的主要存在形态,DON是溶解总氮(DTN)的主要存在形态。除NH4-N外,8月航次溶解态无机营养元素浓度均高于7月,而溶解态有机营养元素浓度则低于7月。各种形态营养元素浓度最高值均位于近岸区,总体来说,近岸区营养盐的浓度普遍高于离岸区,河口区营养盐浓度高于非河口区。由河流输入和人类活动引起的陆源输入对该海域营养盐浓度的高低和分布有重要的影响。水团的运动和生物活动也是影响该海域营养盐分布的关键因素。按照化学计量限制的评估方法,绝大部分海域属于磷限制性海域。人类活动导致陆源营养盐输入是红沿河附近海域营养盐的主要来源,也是其水体营养结构失衡的关键原因所在。
- 高志梅董明帆张广跃杨福霞姚庆祯
- 关键词:营养元素
- 灌河下游水体中溶解态重金属的季节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 2022年
- 本文于2019年1—12月期间,在灌河下游进行每月1次的样品采集工作,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溶解态Mn、Ni、Cu、As、Cd、Pb的浓度,并对其季节分布特征和来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溶解态Mn、Ni、Cu、As、Cd、Pb的浓度变化范围分别为0.99~58.39、1.86~13.66、3.44~21.84、2.30~4.28、0.016~0.096、0.33~1.01μg/L,溶解态Cu、As浓度最高值在7月,溶解态Ni、Pb浓度最高值在4月,溶解态Mn、Cd浓度在1月最高,季节性的人类活动和降雨是影响灌河下游溶解态重金属季节变化的主要因素。主成分分析表明Mn、Ni、Pb主要来源于工业废物、煤炭燃烧和汽车尾气,Cd主要来自工业源和农业源,Cu、As主要来源于农田灌溉废水和农药化肥。
- 刘倩杨福霞简慧敏薛淑莉姚庆祯
- 关键词:重金属
- 乳山湾及其邻近海域不同季节浮游植物生态学特征研究被引量:1
- 2021年
- 基于2016年5月至2017年2月山东省乳山湾和丁字湾临近海域浮游植物和水质参数的采样数据,开展了浮游植物季节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关系的研究。研究表明:4个季节共鉴定出浮游植物6门119种,其中,硅藻83种,占总种数的69.7%,为该海域浮游植物主要类群;甲藻32种,占26.9%;金藻、蓝藻、裸藻和隐藻各1种,各约占0.8%。水采和网采浮游植物的细胞丰度存在季节差异,夏季和冬季明显高于秋季和春季,季节变化呈典型的双峰模式。春、秋季浮游植物丰度受营养盐浓度和结构控制,其高值区与营养盐浓度的低值区分布基本一致;秋季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较高,而优势度均最低,表明该海域在秋季具有更高的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可调节性。本研究对浮游植物季节性差异进行了比较并对其与环境因子关系进行了分析,为探究乳山湾及其邻近海域的浮游植物的分布特征及演变趋势提供了依据。
- 张欣泉杨福霞张龙军
- 关键词:浮游植物群落特征营养盐季节演替
- 苏北浅滩绿潮爆发早期营养盐的水平分布被引量:6
- 2018年
- 依据2016年5月、6月苏北浅滩海域两次调查资料分析了调查海域溶解态营养盐的结构与分布特征。结果表明:DIN(dissolved inorganic nitrogen,溶解无机氮)的主要存在形态是NO_3^-—N(nitrate,硝酸盐),NO_2^-—N(nitrite,亚硝酸盐)占DIN比重最少,DON(dissolved organic nitrogen,溶解有机氮)为TDN(total dissolved nitrogen,溶解态总氮)的主要存在形态,DOP(dissolved organic phosphorus,溶解有机磷)未检出。从N、P、Si的比值来看,调查海域属于磷限制。NO_3^-—N、PO_4^(3-)—P(phosphate,磷酸盐)、SiO_3^(2-)—Si(silicate,硅酸盐)浓度水平分布呈近岸高、远岸低的趋势;而NO_2^-—N、NH_4^+—N、DON的分布无明显规律。与5月相比,6月除NO-2—N浓度升高外,其他各项溶解态营养盐浓度均明显降低;NO_3^-—N、PO_4^(3-)—P、SiO_3^(2-)—Si的高值区向近岸方向收缩。NO_3^-—N、PO_4^(3-)—P、SiO_3^(2-)—Si与盐度有显著或高度负相关关系,说明NO_3^-—N、PO_4^(3-)—P、SiO_3^(2-)—Si主要来自近岸淡水的输送。
- 董明帆杨福霞简慧敏姚庆祯
- 关键词:营养盐
- 大辽河口COD与DO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19
- 2014年
- 分别于2010年4月、7月和11月采集大辽河口表层水样,测定水体中COD与DO的含量并探讨其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4月、7月和11月COD含量平均值分别为12.10、4.42和4.38 mg·L-1,COD的季节分布主要受降雨量、径流量及工业和城市污水排放的影响.空间分布上,COD从河口内向其邻近海域逐渐递减,而DO的变化趋势相反;COD的分布主要受河口两岸工农业及城市污水的排放和潮汐的影响.4月、7月和11月DO含量平均值分别为8.46、4.23和10.30mg·L-1,DO的季节分布主要受温度和耗氧有机物的影响.夏季在低盐度区出现了缺氧现象,这主要与营口有机物和营养盐的过度排放、潮汐作用和河口内水体停留时间长等因素有关.
- 杨福霞简慧敏田琳姚庆祯
- 关键词:大辽河口CODDO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