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威
- 作品数:13 被引量:19H指数:3
- 供职机构:西北核技术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核科学技术理学一般工业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α废物玻璃体中钚-239的浸出行为模拟研究
- 基于多重屏障的深地质处置是目前含极毒性长寿命核素钚的高放废物最具有竞争力的永久处置方法,该法在地质时间尺度内将废物体与生态环境隔绝。玻璃体是深地质处置场景下最有潜力的固化体之一,水存在条件下浸出作用是玻璃体中钚释放的基本...
- 马特奇梁威赵健占佳徐辉
- 液体闪烁能谱仪测量氚的效率刻度方法研究
- 本文研究了液体闪烁能谱仪测量低能核素氚的效率刻度方法。分析了不同化学猝灭剂(酸碱试剂、硝基甲烷、四氯化碳、丙酮)和颜色猝灭剂(铬酸钠)对液体闪烁能谱仪测量氚的猝灭影响。对每种猝灭剂,分别采用样品道比(SCR)法、样品谱(...
- 翟秀芳王耀芹李伟平梁威徐辉张瑞荣
- 关键词:效率刻度
- 文献传递
- 缝合增强泡沫夹芯结构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被引量:1
- 2020年
- 为满足夹芯结构复合材料耐压和轻量化的要求,采用真空导入模塑工艺一体成型缝合增强泡沫夹芯结构复合材料,考察了缝合间距、缝合纤维柱直径对夹芯结构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缝合纤维柱的纤维体积分数控制在45%~47%范围内时,真空导入模塑工艺制备的缝合增强泡沫夹芯结构复合材料树脂浸润缝合纤维柱质量均匀,缺陷最少。缝合间距增加1倍,平压模量降低65.7%,平压强度降低54.3%;缝合纤维柱直径增加,平压模量和平压强度显著增加,且平压模量大致与纤维柱直径的平方成正相关关系。缝合增强后,夹芯结构平压模量最大增加了9.2倍,平压强度增加了3.9倍。缝合增强泡沫夹芯结构的失效依赖于缝合增强方式,主要有泡沫开裂失效和纤维柱失效两种失效模式。
- 杨金水梁威曾竟成尹昌平
- 关键词:复合材料平压性能
- 放射性废物玻璃固化体溶解行为及机理研究进展被引量:5
- 2019年
- 玻璃固化体是高放废物深地质处置场景下最有潜力的固化体形式,其化学稳定性直接决定了核素释放的速率和总量。本文综述了放射性废物玻璃固化体溶解行为和机理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溶解动力学过程、相应控制机理及影响因素,以期为我国放射性废物处置工程安全评价提供参考。
- 马特奇梁威徐辉李伟平赵健韩小元
- 关键词:化学稳定性浸出机理影响因素
- 液体闪烁能谱仪测量氚的效率刻度方法研究
- 本文研究了液体闪烁能谱仪测量低能核素氚的效率刻度方法.分析了不同化学猝灭剂(酸碱试剂、硝基甲烷、四氯化碳、丙酮)和颜色猝灭剂(铬酸钠)对液体闪烁能谱仪测量氚的猝灭影响.对每种猝灭剂,分别采用样品道比(SCR)法、样品谱(...
- 翟秀芳王耀芹李伟平梁威徐辉张瑞荣
- 关键词:核工程效率刻度
- 文献传递
- 氨基膦酸改性硅胶吸附分离铂和钯被引量:3
- 2016年
- 采用化学接枝法合成了氨基膦酸改性硅胶吸附剂,考察了其对溶液中铂(Pt)和钯(Pd)的吸附分离性能,测试了溶液pH值、吸附时间、初始金属离子浓度、离子强度和固液比对吸附的影响,并考察了改性硅胶吸附剂的重复使用性能。改性硅胶吸附剂对Pt和Pd的吸附主要受溶液pH值影响,而离子强度和固液比对吸附的影响不大。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改性硅胶吸附剂180min时,pH=2时对Pt的平衡吸附容量为18.5mg/g,pH=6时对Pd的平衡吸附容量为29.9mg/g,利用改性硅胶吸附剂不同pH值条件下的吸附行为差异可分离回收溶液中的Pt和Pd。用5mL0.1mol/L HNO3为基质的6%硫脲溶液可实现Pt和Pd的解吸,解吸率分别为99.3%和99.2%。所合成的氨基膦酸硅胶吸附材料可回收重复使用。
- 徐辉祁光霞孙应龙王煜韩小元梁威雷雪飞张瑞荣王毅
- 关键词:硅胶吸附剂铂钯
- 缝合增强泡沫夹芯结构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 为满足夹芯结构复合材料耐压和轻量化的要求,采用真空导入模塑工艺一体成型缝合增强泡沫夹芯结构复合材料,考察了缝合间距、缝合纤维柱直径对夹芯结构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缝合纤维柱的纤维体积分数控制在45%~47%范围内...
- 杨金水梁威曾竞成尹昌平
- 关键词:复合材料平压性能
- 氨基膦酸衍生硅胶吸附剂分离铂、钯和铀被引量:4
- 2018年
- 基于曼尼希反应原理,采用化学接枝法合成了氨基膦酸衍生硅胶吸附剂,考察了其对溶液中铂、钯和铀的吸附分离性能。测试了溶液pH、吸附时间、初始金属离子浓度、离子强度和固液比对吸附的影响,吸附选择性及吸附剂的重复使用性能,分析了吸附机制,并用动态柱法对模拟高放废液中3种金属离子进行了回收。衍生硅胶对铂、钯和铀的吸附与溶液pH值关系密切,离子强度、固液比对吸附的影响不大;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在pH 2时,吸附剂3 h内对铂、钯的平衡吸附容量分别为18.5和19.9mg·g^-1,pH 6时3 h内的铀平衡吸附容量为62.1 mg·g^-1,利用不同pH条件下的吸附差异可分离回收溶液中的铂、钯和铀。受金属离子溶液化学形态控制,吸附剂对铂、钯有较好的吸附选择性。用5 ml 5%硫脲可完全解吸吸附于衍生硅胶上的铂和钯,5 ml 0.1 mol·L^-1HNO3可定量解吸铀。衍生硅胶吸附材料可回收重复使用,采用双柱联合可定量回收模拟废液中的3种金属元素。
- 徐辉韩小元梁威王煜王耀芹王耀芹
- 关键词:铂钯铀
- 大体积水样中钚价态的分析方法
- 239Pu是一种极毒的放射性核素,全球范围内核试验、核事故向环境中释放了相当量的钚,分布在环境中的钚通过地表水和地下水逐渐扩散迁移.
- 王煜梁威李伟平翟秀芳徐辉韩小元陈靖
- 放射性废液中钚的耐辐射真菌吸附分离研究被引量:5
- 2017年
- 快速、高效、经济地清除放射性污染是核应急处置、污染场址修复的重点研究内容。从放射性污染土壤中提取、遴选出3种耐辐射真菌F3、F7和F16,研究了其对钚的吸附分离性能。3种真菌在弱酸性(pH=0.0~4.2)溶液中对钚均有较强的吸附,吸附率随溶液pH值的增大而升高。25℃下,10 m L pH值1.0溶液中10 ng/m L的钚几乎可被3种真菌完全吸附(吸附率>95%),实测F3、F7和F16对钚的平衡吸附容量分别为(11 747±539)、(17 890±757)、(11 946±477)ng/g(干菌),平衡时间约为30 min。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主要受体扩散、粒内扩散等过程控制。以0.5 mol/L的Na HCO3为解吸剂,可定量回收吸附于微生物上的钚;用3种真菌吸附回收放化实验室高盐度放射性废液中的钚,全程回收率大于99%。
- 徐辉王耀芹王卫宪韩小元梁威翟秀芳李伟平王玮孙应龙李磊袁超王邦达王毅
- 关键词:真菌钚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