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亚平
- 作品数:29 被引量:114H指数:5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呼吸训练干预老年脑卒中伴吞咽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9
- 2019年
- 目的探讨呼吸训练对老年脑卒中伴吞咽障碍病人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入选84例老年脑卒中伴吞咽障碍病人,按照信封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接受综合的吞咽康复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呼吸功能训练,治疗6周后比较两组误吸情况、生活质量、吸入性肺炎发生率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误吸程度和生活质量均明显改善(P<0.05),相比对照组,试验组改善更明显(P<0.05);相比对照组,试验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更高(P<0.05);试验组吸入性肺炎发生率为4.76%,低于对照组的19.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87,P<0.05)。结论呼吸训练能明显促进老年脑卒中伴吞咽障碍病人的功能恢复,建议呼吸训练作为吞咽障碍病人的常规康复治疗手段。
- 武广艳陈亚平于惠贤
- 关键词:脑卒中吞咽障碍康复效果老年
- 激光穴位及脑手区照射对早期脑梗死患者上肢和手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探讨激光穴位及手功能区照射对脑梗死后软瘫期患者上肢和手功能的影响。方法:36例试验组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n=19)和对照组(n=17)。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增加激光照射治疗,共8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和8周时采用Fug1-Meyer量表上肢部分(FMA-UE)、运动功能状态量表(MSS)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对患者进行评定。结果:治疗4周及8周后,治疗FMA-UE、MSS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且呈上升趋势(P<0.05);治疗4周后两组MBI无明显差异。治疗8周后试验组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激光穴位照射及手功能区照射可进一步促进软瘫期脑梗死患者手和上肢功能的恢复。
- 于惠贤杨纯生贾杰何蕾武广艳张冉胡志伟陈亚平
- 关键词:脑梗死激光手功能上肢
- 足底穿戴设备及运动控制方法
- 本文提供一种足底穿戴设备,包含穿戴于使用者的足底下方的足底板;采集使用者行走时的步态信息的至少一个传感器,贴附于使用者的足部和小腿的电极片;以及与至少一个传感器和多个电极片通信的控制器,该控制并根据从至少一个传感器采集的...
- 帅梅陈亚平
- 文献传递
- 核心肌群运动控制训练对产后腹直肌分离的效果被引量:8
- 2023年
- 目的探讨核心肌群运动控制训练治疗产后腹直肌分离的效果。方法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北京同仁医院康复门诊产后腹直肌分离患者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15)和试验组(n=15)。两组均接受手法治疗和呼吸训练,对照组进行常规核心肌力训练,试验组进行核心肌群运动控制训练,共4周。治疗前后分别测量腹直肌间距、腹围和腰围。结果治疗后,两组腹直肌间距、腹围和腰围均较治疗前减小(Z=3.408,t>5.927,P<0.05)。试验组腹直肌间距减少值大于对照组(t=2.328,P<0.05)。结论核心肌群运动控制训练能改善产后腹直肌分离,效果优于常规核心肌力训练。
- 武广艳张冉王璐于歌陈亚平
- 关键词:产后
- 声带麻痹合并后组颅神经损伤患者发音和吞咽障碍康复治疗被引量:13
- 2019年
- 目的 探讨声带麻痹合并后组颅神经损伤患者综合康复治疗的方案。方法 12例单侧声带麻痹合并后组颅神经损伤患者(年龄24~76岁,平均 48.0±17.6 岁)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表现的发音、吞咽、舌运动、躯体运动障碍进行相应的发音、吞咽、舌运动训练以及胸锁乳突肌、斜方肌肌力训练等康复治疗,治疗3个月后随访观察疗效。结果 12例患者中,4例原发脑干梗塞者(平均发病时间 1.7 个月)迷走神经及舌下神经损伤,康复治疗后吞咽障碍改善,可经口进食,舌运动、构音不清及声音嘶哑改善。2例原发颅底肿瘤者(平均发病时间 13.5 个月)迷走神经、副神经及舌下神经损伤,康复治疗后声嘶改善有限,后续行声带脂肪注射治疗后改善。2例颈部外伤者(发病时间平均 2.5 个月)迷走神经及副神经损伤,经康复治疗后声嘶改善。4例病因不明的迷走神经及副神经损伤者(平均发病时间 2.4 个月)康复治疗后吞咽障碍均改善明显,3例声嘶改善明显,1例声嘶改善不明显。结论 声带麻痹合并后组颅神经损伤患者的康复训练需要根据患者相应功能障碍进行综合发音、吞咽及胸锁乳突肌、斜方肌、舌肌肌力训练;训练应在损伤后尽早开始,多数可获得较好疗效。
- 张冉陈亚平徐文
- 关键词:声带麻痹后组颅神经康复
- 足踝疾病康复进展被引量:3
- 2018年
- 近年来,足踝疾病的发病率逐渐升高。保守治疗与术后康复对足踝疾病患者足部功能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针对康复治疗在足踝疾病中的应用和效果仍无统一意见。本文对几种常见足踝疾病的康复治疗研究结果进行总结。跖腱膜炎的康复治疗包括跖腱膜牵伸技术、夜间支具及冲击波治疗,均被认为是有效治疗方法,肌力训练和物理因子治疗仍具争议。急性跟腱损伤,建议穿戴合适的支具早期负重行走,跟腱牵伸和踝关节活动度训练仍是康复治疗的常用技术。对于踝关节骨折患者而言,单纯物理因子治疗和单纯牵伸治疗对踝关节的功能无明显改变。常用的方法是术后制动期间定时行关节松动术和肌力训练,待拆除外固定后开始渐进性负重训练,完全负重后行平衡训练。慢性踝关节不稳的康复治疗主要是本体感觉的训练、肌力训练、手法治疗和支具的应用,短期效果明显,但远期效果仍不确定。外翻手术后的康复治疗增加了第一跖趾关节的稳定性和功能,对患者的步态有很好的帮助。总之,康复治疗在足踝疾病中的应用仍需普及,各种康复治疗技术的有效性也需进一步研究来证实,康复治疗的时间、频率及持续时间需要大样本数据支持。
- 陈亚平胡志伟
- 关键词:康复跖腱膜炎跟腱损伤踝关节骨折踝关节不稳
- 前列腺素类似物治疗儿童青光眼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19年
- 儿童青光眼的治疗主要为手术治疗,但在患儿等待手术时,或者手术治疗失败后以及某些类型的儿童青光眼中如青少年型青光眼,药物治疗也是极为重要的治疗手段。儿童由于生理发育的特殊性,对药物治疗的反应可能与成人不同。同时由于儿童血容量较成人少,但眼容积却和成人相似,代谢系统不成熟,在使用成人用药时可能存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更高或者更容易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的情况。前列腺素类似物是一类新型的局部抗青光眼药物,由于突出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已经成为成人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一线用药,但在儿童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确立。本文就已上市的拉坦前列素、曲伏前列素、贝美前列素、他氟前列素在儿童青光眼患者中有效性和安全性做一综述,以期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 宋智慧陈亚平张弨
- 关键词:有效性安全性
- 体外冲击波治疗慢性跟腱病变的系统评价
- 2017年
- 目的系统评价体外冲击波(ESWT)治疗慢性跟腱病变方面的疗效。方法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检索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数据库、MEDLINE网上数据库、Science Direct、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等数据库,2名评价员独立提取信息并评价文献质量后交叉比对。结果共有11篇文献进入体外冲击波在慢性跟腱病变治疗方面的系统评价。11项研究共纳入慢性跟腱病变患者635人,共684足。患者的年龄分布在18~80岁,患病时间均在3个月以上,最长患病时间为95个月。冲击波治疗组的疗效满意度为64%~90%。对照组疗效满意度为27.0%~39.4%。冲击波治疗组相比于对照组,疼痛减轻及足踝部功能评分增加优势明显。结论 (1)体外冲击波治疗慢性跟腱病变有效减轻疼痛,恢复足踝部功能,患者满意度较好;(2)对于止点性和非止点性跟腱病变均有效;(3)选用聚焦式和发散式体外冲击波均显示了良好的治疗效果;(4)治疗时为减轻疼痛使用局部麻醉会对治疗效果产生负面影响。
- 张冉于惠贤胡志伟王建国陈亚平
- 关键词:体外冲击波
- 神经肌肉控制训练治疗粘连性肩关节囊炎的效果被引量:5
- 2022年
- 目的探讨神经肌肉控制训练对粘连性肩关节囊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2021年2月至8月,北京同仁医院康复科门诊首次发病的原发性粘连性肩关节囊炎患者3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17)和观察组(n=17)。两组均接受常规康复,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神经肌肉控制训练,每天1次,每周5 d,共6周。训练前后,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OA)肩关节评分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两组JOA各项评分及总分均提高(|t|>14.835,|Z|>2.070,P<0.05),观察组JOA的疼痛、ADL、ROM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Z=-2.191,t>2.060,P<0.05)。结论神经肌肉控制训练能有效改善粘连性肩关节囊炎患者的肩关节功能。
- 王璐于歌陈亚平
- 关键词:粘连性肩关节囊炎肩关节功能康复
- 功能性失声的嗓音治疗分析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探讨功能性失声应用言语治疗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功能性失声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肌肉放松及发声诱导训练,治疗前后行VHI评估和GRBAS评分,分析疗效。结果30例患者中,女21例,男9例,年龄9~54岁,平均27.40±12.60岁。其中情绪紧张所致7例(30.0%),上呼吸道感染诱发6例(20.0%),用声过度5例(16.7%)。住校学生5例,占入组患者中学生人数的41.7%。治疗前G评分均为G3,治疗后G平均分为0.17±0.46,(P<0.05)。治疗前VHI评分总分96.73±5.87,治疗后为6.10±13.82(P<0.05)。随访28例,2例复发,经短期言语治疗后恢复正常。结论功能性失声应用心理疏导、发声诱导及肌肉放松训练可获得良好效果,多可恢复正常发声。
- 张冉陈亚平徐文
- 关键词:言语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