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旭林

作品数:3 被引量:23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矿业工程

主题

  • 3篇稳定性
  • 3篇捕收
  • 3篇捕收剂
  • 2篇乳化
  • 2篇微乳化
  • 2篇微乳液
  • 2篇浮选
  • 2篇超声波
  • 1篇乳化柴油
  • 1篇微乳化柴油
  • 1篇粒径
  • 1篇活性剂
  • 1篇浮选性能
  • 1篇表面活性
  • 1篇表面活性剂
  • 1篇柴油

机构

  • 3篇中国矿业大学...

作者

  • 3篇黄波
  • 3篇李旭林
  • 2篇赵剑
  • 2篇周燕
  • 1篇张建
  • 1篇张健
  • 1篇徐宏祥

传媒

  • 2篇煤炭技术
  • 1篇煤炭学报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超声波对捕收剂微乳液稳定性影响的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研究了以span与tween系列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作为表面活性剂,采用磁力搅拌、磁力搅拌配合超声波处理以及磁力搅拌配合微波处理3种方法制备柴油微乳液,利用多重光散射仪分析了微乳液的动力学稳定性指数TSI,并详细考察了超声波对微乳液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搅拌与超声波组合处理制备的微乳液稳定性最好,其中超声波的处理模式、超声波功率、超声波处理时间对柴油微乳液的影响显著。
黄波李旭林赵剑张健周燕
关键词:超声波微乳化柴油稳定性浮选
微乳液组分对微乳化捕收剂性质影响的试验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对不同表面活性剂及助表面活性剂制备微乳化捕收剂进行了试验研究,利用多重光散射稳定性分析仪考察了的微乳化捕收剂的稳定性和分散相粒径。试验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复配比例和助表面活性种类对微乳化捕收剂的性质影响显著。斯潘80与吐温80复配比为7:3时,微乳液分散相平均粒径40 nm,体系稳定性最好;正辛醇做助表面活性剂时,微乳液分散相平均粒径42 nm,体系稳定性最好。
黄波李旭林赵剑周燕张建
关键词:微乳液表面活性剂稳定性粒径
微乳型捕收剂的稳定性和浮选性能的试验研究被引量:14
2019年
微乳型捕收剂(Micro-emulsion Collector,MEC)在煤浆中的分散性能优于柴油和乳化柴油,可以有效降低煤泥浮选药剂的用量。MEC的稳定性是影响其工业应用的重要性能指标,国内外学者通常采用静置观察法研究乳化柴油和微乳化柴油的稳定性,难以直观并定量表征微乳液的稳定性和液滴粒径。笔者借助多重散射光稳定性分析仪研究了乳化剂配方和用量、超声波功率及作用时间对MEC稳定性和液滴粒径大小的影响,通过煤泥浮选试验考察了MEC的浮选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制备MEC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乳化剂用量为柴油质量的5%,含水量为柴油质量的5%,表面活性剂配方为Span80∶Tween40∶Octanol=7∶3∶4,磁力搅拌10 min后用200 W超声波强化处理5 min;乳化剂配方和用量影响MEC的稳定性和液滴粒径大小。乳化剂用量越多,MEC越稳定。乳化剂用量为3%时,液滴易发生聚集,放置一段时间后液滴粒径会超过100 nm。乳化剂用量为7%时,MEC最稳定,液滴初始粒径为69 nm,并随放置时间延长缓慢变大。乳化剂用量为5%时,MEC稳定性好,液滴粒径随放置时间的延长基本不发生变化,保持在37 nm左右;超声波功率低于 600 W 时,功率越小,MEC越稳定。功率大于600 W时,功率越大,液滴粒径越小,MEC稳定性越好。超声波处理时间为20 min时,MEC的稳定性动力学指数(Turbiscan Stability Index,TSI)值随放置时间延长快速变大,MEC很不稳定;MEC用于煤泥浮选时,能显著提高煤样的接触角,增加煤粒表面疏水性,提高煤粒的可浮性。在相同的捕收剂用量下,浮选精煤产率更高,灰分更低,浮选完善指标更好。
黄波徐宏祥李旭林
关键词:捕收剂微乳化超声波浮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