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璐
- 作品数:6 被引量:27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新辅助化疗治疗儿童尤文肉瘤近期疗效评价
- 目的:评价我科MADI 方案新辅助化疗在治疗儿童尤文肉瘤方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8 例儿童尤文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按Enneking 外科分期属ⅡB 期,治疗期间均采用MADI 新辅助化疗方案予以术前化疗...
- 王璐
- 糖尿病联络护士个体化出院随访在非内分泌科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9
- 2019年
- 目的探讨糖尿病联络护士(diabetes liaison nurse,DLN)个体化出院随访在改善非内分泌科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提高患者糖尿病相关知识、态度及自我管理行为的效果。方法将纳入的74例非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7例,对照组出院后接受病区随访护士提供的3个月常规出院随访,实验组出院后接受DLN提供的3个月个体化出院随访。比较2组干预前及干预6个月后糖尿病相关知识、态度、自我管理行为及糖化血红蛋白的改善效果。结果干预后2组糖尿病相关知识、态度、自我管理行为在时间效应和交互效应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在主效应及时间效应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尿病联络护士个体化出院随访能显著提高非内分泌科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病相关知识、态度、自我管理行为,降低非内分泌科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
- 王璐黄金王红红
- 关键词:糖尿病联络护士出院随访自我管理行为糖化血红蛋白
- 肝移植患者术后脂肪液化切口负压治疗失效能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被引量:8
- 2020年
- 目的探讨负压治疗肝移植术后脂肪液化切口失效能原因及解决方案。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9年2月我院器官移植病区,肝移植术后43例切口脂肪液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负压辅助闭合技术(Vacuum assisted closure,VAC)治疗术后脂肪液化切口,对发生负压治疗效能不足的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观察伤口生长、敷料固定、伤口周围皮肤及负压状态,分析原因并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43例患者中,2例伤口负压治疗后肉芽生长不良,4例管道堵塞,7例压力参数不在有效范围,2例拆除负压时出血,2例疼痛,1例贴膜后周围皮肤水疱。经采取有效护理措施后,负压治疗效能得到有效恢复,有效率达到90.7%。结论影响肝移植术后脂肪液化切口负压治疗效能的原因较多,制定合适的预防及治疗对策,能有效提高负压治疗效能,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 王璐杨静
- 关键词:术后切口脂肪液化肝移植负压治疗护理对策
- 肝移植术后脂肪液化伤口采用水胶体拉合免缝法联合负压治疗效果观察被引量:7
- 2021年
- 目的探讨水胶体拉合免缝法联合负压治疗肝移植术后脂肪液化伤口的效果。方法 47例肝移植术后脂肪液化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分组,2017年2月至2018年7月的患者分为对照组(26例),2018年8月至2019年12月的患者分为观察组(21例)。两组均行伤口评估及常规伤口床准备,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行伤口换药,观察组采用水胶体拉合免缝法联合负压治疗。结果两组伤口总愈合时间、总愈合速度、总换药时间、换药总次数、换药费用、单位时间伤口缩小面积、单位时间伤口深度改变、单位时间伤口愈合速度等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水胶体拉合免缝法联合负压治疗能促进肝移植术后脂肪液化伤口愈合,且不增加经济负担,同时减轻护理工作量。
- 杨静王璐曾艳妮邰红妍卢彦芳李亭
- 关键词:肝移植切口脂肪液化负压治疗伤口换药
- 1例白细胞碎裂性血管炎伤口的循证护理被引量:2
- 2017年
- 总结1例白细胞碎裂性血管炎伤口护理的循证实践方案。明确患者的伤口护理问题,通过检索Pub Med、Cochrane图书馆、MEDLINE、EBSCO、SCI、美国国立指南数据库等9个国内外数据库,查找相关文献,评价证据级别后确定最佳临床证据。将患者实际情况与最佳临床护理证据相结合,历时50天完成白细胞碎裂性血管炎患者的伤口护理,伤口全部愈合。
- 杨静王璐
- 关键词:白细胞碎裂性血管炎伤口护理循证护理
- 骨形态发生蛋白2在人骨不连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肥大性骨不连组织与萎缩性骨不连组织在成骨潜能上的差异,进一步指导骨不连的治疗。方法:收集2010年10月至2014年3月入住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骨科的骨不连患者骨不连处组织40例,按照骨不连性质分为肥大性骨不连组(n=20)、萎缩性骨不连组(n=20);按照不同年龄段分为20~35岁年龄组(n=18)、36~50岁年龄组(n=18)、>50岁年龄组(n=4);按照骨不连时间分为9~12个月组(n=21)、13~24个月组(n=14)和>24个月组(n=5)。利用免疫组织化学SP二步法及IPP6.0病理图像分析软件对骨不连组织中骨形态发生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BMP-2)的表达进行半定量分析,测定其平均吸光度值。结果:肥大性骨不连组BMP-2平均吸光度值为0.1540±0.0408,萎缩性骨不连组BMP-2平均吸光度值为0.1372±0.0372,两组标本BMP-2平均吸光度值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20~35岁年龄组BMP-2平均吸光度值为0.1477±0.0379,36~50岁年龄组BMP-2平均吸光度值为0.1419±0.0399,>50岁年龄组BMP-2平均吸光度值为0.1456±0.0595,三组年龄段标本间BMP-2平均吸光度值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在三组不同骨不连时间中,9~12个月组BMP-2的平均吸光度值为0.1449±0.0366,13~24个月组BMP-2的平均吸光度值为0.1472±0.0400,>24个月组BMP-2的平均吸光度值为0.1445±0.0541,三组不同骨不连时间标本之间BMP-2平均吸光度值差异亦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肥大性骨不连组织和萎缩性骨不连组织在成骨潜能上无显著性差异。
- 王璐刘傥张祥洪张湘生
- 关键词:骨不连骨形态发生蛋白-2免疫组织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