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吕兴华

作品数:6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苏州铁路机械学校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交通运输工程
  • 4篇机械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主题

  • 3篇机车
  • 2篇电动
  • 2篇电动机
  • 2篇牵引电动机
  • 2篇ND
  • 1篇电机
  • 1篇直流电机
  • 1篇铁路
  • 1篇轴重
  • 1篇轴重转移
  • 1篇利用率
  • 1篇轮轨
  • 1篇轮轨关系
  • 1篇面接触
  • 1篇母线
  • 1篇内燃
  • 1篇内燃机车
  • 1篇换向片
  • 1篇换向器
  • 1篇机车牵引

机构

  • 6篇苏州铁路机械...

作者

  • 6篇吕兴华
  • 1篇何露霞

传媒

  • 4篇内燃机车
  • 1篇铁道机车车辆
  • 1篇中小型电机

年份

  • 1篇1997
  • 1篇1995
  • 1篇1994
  • 1篇1990
  • 2篇1989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试论ND_5型机车的空转故障及粘着利用率
1994年
对ND5型机车造成空转故障的轴重转移进行了定量分析。提出用机械预补偿的办法增大机车粘着利用率、减少机车对线路的动力作用,达到提高起动牵引力、增加牵引定数、减少空转现象的目的。
吕兴华
关键词:内燃机车
30°面接触状态与直流电机换向器变形
1990年
在设计直流电机的时候,对换向器的计算一般考虑成30°面上均匀受力。同时也认为制造换向器时,换向器经过反复烘压,压圈经过 V 形环均匀地压在30°面上。但是这与实际情况不符,实际接触只是发生在很小一部分面积上,面积的大小与表观接触面无关,仅与所加压力大小有关。这种情况与换向器变形、凸片以及 V 形环对地击穿有很大关系。
吕兴华
关键词:直流电机换向器
轮轨关系与极值控制被引量:5
1997年
从轮轨作用稳定性出发,提出在牵引回路中改用台阶形牵引特性和采用极值控制,不用传感器测速,实现无空转的独立粘着控制。本法有别于现有粘着控制方式,方案简单,调控功率为原来的1%,期望取得理想的技术效果。
吕兴华
关键词:极值控制铁路轮轨关系
牵引电动机母线折断的第二原因
1989年
母线折断是牵引电动机的多年惯性故障,普遍认为,这是由于强烈振动疲劳引起的。但是,有的断线并不发生于受振强烈处,例如,端盖上电刷并联线;电枢绕组鼻部及端接处,这些地方绑扎很好,受到的动应力很小,感到除振动以外,还有其它原因促使母线折断。经查证,母线的机械性能与温度及退火有密切关系。
吕兴华
关键词:牵引电动机母线
试论粘着补偿及粘着改善
1995年
在高坡小半径曲线上机车牵引力下降。粘着补偿即按粘着牵引力调整轮周牵引力,取得的效果大于单纯轴重转移补偿。机车计算粘重利用率将大于100%,是山区铁路提高牵引力的便捷措施,是平道机车粘重利用率提高到100%的新途径,也是扩大铁路运能的一个可能手段。
吕兴华何露霞
关键词:利用率机车
ND_5型机车牵引电动机换向片烧黑情况分析
1989年
本文就牵引电动机换向片发黑、烧伤现象进行分析,认为主要是换向器变形,电刷锐边前刷边接触恶化所致,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吕兴华
关键词:机车牵引电动机换向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