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瘤
  • 1篇脾窦岸细胞血...
  • 1篇肿瘤
  • 1篇组织化学
  • 1篇胃肠
  • 1篇胃肠道
  • 1篇胃肠道间质瘤
  • 1篇胃肠道间质肿...
  • 1篇细胞
  • 1篇细胞血管瘤
  • 1篇临床病理
  • 1篇免疫
  • 1篇免疫组化
  • 1篇免疫组化分析
  • 1篇免疫组织
  • 1篇免疫组织化学
  • 1篇间质
  • 1篇间质瘤
  • 1篇间质肿瘤

机构

  • 2篇上海市松江区...
  • 1篇复旦大学附属...

作者

  • 2篇柳堤
  • 2篇张鸣
  • 2篇杨道华
  • 1篇沈铭昌
  • 1篇孙玮玮
  • 1篇徐守余

传媒

  • 1篇诊断病理学杂...
  • 1篇肿瘤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7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脾窦岸细胞血管瘤1例报道被引量:1
2008年
杨道华邱承敏柳堤孙玮玮张鸣何佩锋沈铭昌
胃肠道间质瘤24例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分析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的临床病理诊断及其免疫组化表达的意义。方法:对24例GIST进行临床病理学观察;应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CD117、CD34、SMA、S-100等表达。结果:24例GIST发病平均年龄52.7岁;肿瘤多见于胃;主要症状为中上腹不适和黑便;瘤块平均直径为4.1cm;肿瘤主要由梭形细胞组成,部分呈上皮样细胞,梭形细胞型14例(58.3%),上皮样细胞型4例(16.6%),混合细胞型6例(25.0%);良性5例(20.8%),交界性5例(20.8%),恶性14例(58.4%);免疫表型:CD117阳性23例(95.8%),CD34阳性20例(83.3%),均呈弥漫性强阳性。结论:GIST好发于中老年人,以胃部多见;瘤细胞主要为梭形细胞;多为恶性及交界性,确诊需要CD117、CD34等免疫标记物检查。
徐守余杨道华邱承敏张鸣何佩锋柳堤
关键词:胃肠道间质肿瘤免疫组织化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