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浩
- 作品数:10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央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一般工业技术交通运输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 燃料电池系统:材料物性、模块设计与系统集成
-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具有发电高效、排放清洁、结构紧凑、静音安全等优点,主要应用于大型发电设备、家用电站、备用电源以及交通领域。燃料电池发电系统主要由电池堆、辅助部件、换热单元以及功率变换等模块组成。燃料电池系...
- 殷聪李婷汤浩
- 关键词:电池堆
- 文献传递
- 氢储能-燃料电池技术的经济性及应用前景分析
- 发展可再生能源是摆脱化石能源与环境危机的必由之路,而储能与分布式供能技术则是其大规模应用的关键。氢储能-燃料电池技术以其高效率、无污染等优点成为该领域的重要方向之一。本文介绍了氢储能-燃料电池系统的研发和应用现状,重点分...
- 汤浩刘煜宋亚婷
- 关键词:可再生能源燃料电池
- 铂纳米颗粒生长和表面结构的理论预测被引量:3
- 2012年
- 本文应用最近所建立的凝结势模型[2009物理学报58 3293;2009 J.Chem.Phys.130 164711]来确定铂纳米颗粒的表面结构,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验证了该模型的可靠性.基于该模型所进行的第一性原理计算表明,各种形状的铂颗粒表面都以fcc的(111)面为主(约80%),(100)面形成的概率约10%,该结果与已有实验观测相符合.由于凝结势计算简单,该模型应是一种从理论上确定纳米颗粒表面结构的简便方法.
- 陈熙林正喆殷聪汤浩胡蕴成宁西京
- 关键词:燃料电池铂纳米粒子晶粒生长分子动力学
- 燃料电池备用电源研发:反应机理与系统集成
- :燃料电池是一种采用非燃烧的方式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发电装置,具有环境友好、安全可靠和易于操作等优点。其中,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因其电流密度大、比功率高和可室温快速启动等优势,在备用电源、分布式电站以及汽车动力等领域具有广...
- 张占奎李云高建龙张伟明李扬宋彦彬汤浩
- 关键词:燃料电池备用电源系统电池堆
- 全钒液流电池三维模拟被引量:4
- 2013年
- 通过全钒液流电池三维耦合反应模型的建立,研究了三种不同电池结构设计中电解液流场分布、电压分布、电流分布以及离子浓度分布。结果表明,电解液主管道至电极反应区横向导流槽的设计,有效提高了电池堆中电解液分配的均一性,降低反应浓差极化,提高电池充放电效率。
- 殷聪李婷汤浩
- 关键词:全钒液流电池电池设计浓差极化充放电效率
- 燃料电池系统:材料物性、模块设计与系统集成
-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具有发电高效、排放清洁、结构紧凑、静音安全等优点,主要应用于大型发电设备、家用电站、备用电源以及交通领域。燃料电池发电系统主要由电池堆、辅助部件、换热单元以及功率变换等模块组成。燃料电池系...
- 殷聪李婷汤浩
- 关键词:电池堆
- 全钒液流电池基础研究与产品开发
- 全钒液流电池(钒电池)作为一种功率和容量可独立设计的大型储能电池,在可再生能源发电配套储能、智能电网调峰、备用供电系统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钒电池在关键材料制备、电池堆工程设计、系统集成与智能控制等方面面临的关...
- 高艳房红琳刘红丽殷聪李婷汤浩
- 关键词:全钒液流电池膜渗透电池堆储能系统
- 氢储能-燃料电池技术的经济性及应用前景分析
- 发展可再生能源是摆脱化石能源与环境危机的必由之路,而储能与分布式供能技术则是其大规模应用的关键。氢储能-燃料电池技术以其高效率、无污染等优点成为该领域的重要方向之一。本文介绍了氢储能-燃料电池系统的研发和应用现状,重点分...
- 汤浩刘煜宋亚婷
- 关键词:可再生能源燃料电池
- 文献传递
- 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的流场工程设计与优化被引量:2
- 2011年
- 采用流体动力学理论计算方法,研究了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流场的工程设计和优化。结果表明,对于并行蛇形流场,当液流电池流道深度小于1.5mm时,减小深度可以大幅增加电解液流动过程中的压降,提高在多孔电极材料中的渗透率。为保证流道中电解液为层流流动,流道宽度和流道深度之和需大于某恒定值。并行直通流场中,液流流道深度超过1 mm后,电解液在流动时几乎不发生向多孔电极材料的渗透,同时并行主流道宽度对于电解液的渗透率影响不明显。电解液流动过程中,并行蛇形流场的压降要比并行直通流场的压降高1~2个数量级。
- 殷聪王晶汤浩
- 关键词:钒电池流体动力学
- 多功能燃料电池测试平台的设计与开发被引量:2
- 2011年
- 燃料电池测试平台是燃料电池系统开发过程中的关键测试设备,用于实现燃料电池的性能测试、寿命评估和理论基础研究。本文从系统设计、安全设计、工业设计和控制设计4个方面详细讨论了多功能燃料电池测试平台的总体设计思想,阐述了燃料电池测试平台中反应气体供给系统、加湿系统、氮气供应系统、循环冷却水系统、废气排放系统和电控系统的实施方案。基于系统设计和化工流程优化等方面提出的创新,开发出新一代美观、实用、安全的多功能燃料电池测试平台。
- 陶诗涌高建龙汤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