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红英
- 作品数:8 被引量:19H指数:3
- 供职机构:浙江省安吉县妇幼保健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卡前列甲酯栓直肠给药致严重腹泻伴腹痛
- 2018年
- 1例29岁女性患者因产后子宫复旧不全,给予缩宫素注射液10 U宫颈注射、2次/d。治疗第4天,因缩宫素注射液疗效不佳,给患者直肠内置入卡前列甲酯栓1枚(0.5 mg)。直肠用药后约20 min,患者出现腹泻,70 min内排水样便4次。用药后约2 h出现持续性腹部绞痛并逐渐加重。给予甲氧氯普胺10 mg、哌替啶100 mg肌内注射,患者腹痛无明显缓解。急诊腹部超声检查未见异常。考虑腹泻、腹痛与卡前列甲酯有关。继续给予解痉、止泻、补钾、补液对症支持治疗,5 d后患者腹泻、腹痛消失。
- 沈杰任红英亓红谈丰平
- 关键词:前列腺素F类腹泻腹痛
- 93例剖宫产产后出血分析
- 2015年
- 目的:探讨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原因及防治措施,以降低剖宫产产后出血发生率及减少剖宫产产后出血量。方法:回顾2012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在安吉县妇幼保健院分娩的4 452例产妇,对其中93例产后出血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剖宫产的产后出血发生率为3.35%,阴道分娩的产后出血发生率为1.0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剖宫产产后出血原因主要为子宫收缩乏力(72.04%)、胎盘相关因素(23.66%)、子宫切口出血(4.30%)。结论:1剖宫产产后出血发生率比阴道分娩引起的产后出血发生率高,应降低剖宫产率,避免非医学指征剖宫产;2积极有效处理子宫收缩乏力、胎盘相关因素及子宫切口出血是降低剖宫产产后出血发生率及减少剖宫产产后出血量的关键。
- 李抗旱任红英
- 关键词:剖宫产产后出血
- 不同妊娠期孕妇血清中七种维生素营养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9
- 2020年
- 维生素是一种有机化合物,是机体所需要的一种必需营养素.维生素分为水溶性或脂溶性,人体内有13种维生素:4种脂溶性(A、D、E、K)和9种水溶性维生素(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维生素不构成身体组织,也不供给热量,其营养价值是通过组成辅酶或辅基的形式,参与体内的物质和能量代谢,是代谢调节、维持生理功能不可缺少的营养素.当机体从外界摄取的维生素不能满足其生命活动的需要时,就会引起新陈代谢功能紊乱,导致生病,甚至死亡.孕期妇女由于生长中的胎儿、胎盘和母体组织需求的增加,导致其营养不良的风险进一步增加.微量营养素的缺乏如果在怀孕期间得不到调整,会对母亲和胎儿产生潜在的不利影响[1].本研究拟分析安吉地区正常生产孕妇在妊娠中期和妊娠晚期血清中7种维生素的水平,评价孕妇不同孕期的营养状况,以指导孕期合理饮食和补充维生素.
- 任红英林玲
- 关键词:必需营养素孕期妇女营养状况微量营养素水溶性维生素
- 盆腔炎中药方联合头孢呋辛钠治疗剖宫产术后盆腔血肿临床研究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探究盆腔炎中药方联合头孢呋辛钠治疗剖宫产术后盆腔血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剖宫产术后发生盆腔血肿的患者30例,按照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4例和观察组16例。对照组给予头孢呋辛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予盆腔炎中药方治疗,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血常规指标及C-反应蛋白水平、盆腔血肿直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体温和焦虑情绪改善情况及血肿消失时间。结果:治疗后,对照组中性粒细胞计数、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血肿直径及VA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P<0.01);观察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血肿直径及VAS评分较同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2组体温都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血肿消失时间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盆腔炎中药方联合头孢呋辛钠治疗剖宫产术后盆腔血肿的临床效果明显,可显著促进血肿吸收、消失,患者血常规指标恢复良好,临床疼痛症状明显减轻,焦虑情绪也得到较好缓解,同时血肿消失时间明显缩短,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任红英王纪军
- 关键词:剖宫产盆腔血肿头孢呋辛钠
- 143例子宫腺肌病临床探讨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病临床误诊的原因和减少误诊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2008年手术治疗并经病理确诊的143例子宫腺肌病病例。结果:经手术和病理确诊的子宫腺肌病143例,术前诊断子宫腺肌病105例,术前诊断率73.43%;术前误诊为子宫肌瘤31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7例,术前误诊率26.57%。结论:详细询问病史、结合体格检查和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可降低子宫腺肌病的误诊率。
- 李抗旱任红英王志楠
- 关键词:子宫腺肌病误诊超声
- 滋肾固胎饮联合黄体酮治疗先兆流产对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观察自拟滋肾固胎饮联合黄体酮治疗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先兆流产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肌肉注射黄体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自拟滋肾固胎饮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监测性激素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孕激素(P)、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雌二醇(E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为100%,对照组为98.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滋肾固胎饮联合黄体酮治疗先兆流产可有效滋肾养阴,达到安胎目的,维持胎儿内环境稳定,并能改善性激素水平。
- 任红英王纪军
- 关键词:先兆流产黄体酮性激素
- 分析脐血单个核细胞MUT、ASS1基因突变与新生儿遗传性代谢病易感性的研究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探讨脐血单个核细胞甲基丙二酸单酰CoA变位酶基因(MUT)、精氨酸琥珀酸合成酶基因(ASSI)突变与新生儿遗传性代谢病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9年6月在本院妇产科分娩的16743例新生儿,均采集脐带血行单个核细胞MUT、ASS1基因检测,且行遗传性代谢病筛查,根据筛查、确诊结果将所有新生儿分为遗传性代谢病组(疾病组)与无遗传性代谢病组(对照组)。对比2组MUT、ASS1基因突变情况,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脐血单个核细胞MUT、ASS1基因突变与新生儿遗传性代谢病易感性的关系。结果6743例新生儿中共检测出有28例伴有MUT基因突变,有24例伴有ASS1基因突变;16743例新生儿最终确诊为45例发生遗传性代谢病,发生率为0.27%,其中有22例伴有MUT基因突变,有17例伴有ASS1基因突变;疾病组早产、过期产、足月产、低出生体重、巨大儿、正常体重的占比与对照组对应各指标占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疾病组MUT基因突变、ASS1基因突变、有家族史占比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各对应指标占比(P<0.05),且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UT基因突变、ASS1基因突变、家族史均是新生儿遗传性代谢病易感性的风险因素(OR=3.889、3.501、2.986,P<0.05)。结论脐血单个核细胞MUT基因突变、ASS1基因突变均可增加新生儿遗传性代谢病发病风险,临床中可在孕期通过检测MUT、ASS1基因情况而加强产前筛查,以减少缺陷患儿的出生。
- 胡青铮任红英
- 关键词:新生儿遗传性代谢病
- 妊娠前空腹血糖检测对妊娠糖尿病的预测价值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 探讨妊娠前空腹血糖检测对妊娠糖尿病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安吉县妇幼保健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治疗的妊娠糖尿病患者60例为观察组,选择同期进行常规体检的健康孕妇60例为对照组,对两组入选对象妊娠期的空腹血糖(FPG)、服糖后1 h血糖、服糖后2 h血糖、糖化血清蛋白(GSP)、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进行检测并比较.结果 观察组妊娠期FPG、服糖后1 h血糖、服糖后2 h血糖、GSP、HbA1c分别为(9.21±0.89)mmol/L、(12.76±1.57)mmol/L、(9.13±1.18)mmol/L、(401.28±103.41)μmol/L、(9.64±1.21)%,对照组分别为(4.65±1.02)mmol/L、(9.21±1.01)mmol/L、(7.01±0.74)mmol/L、(211.83±63.18)μmol/L、(6.11±1.16)%,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233、14.730、11.789、2.936、2.384,均P〈0.05).结论 妊娠糖尿病患者FPG、糖耐量(OGTT)试验空腹血糖、服糖后1 h血糖、服糖后2 h血糖、GSP、HbA1c水平均高于健康孕妇,在孕前做好相关的筛查工作对预防妊娠糖尿病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任红英胡静
- 关键词:妊娠并发症血糖空腹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