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志亮
- 作品数:6 被引量:24H指数:4
- 供职机构:广东省中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中医药局建设中医药强省科研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中医证型与心室率和左房内径的关系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观察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中医证候与心室率和左房内径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临床研究方法,选取229例在本院诊断为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分别记录患者的基本信息,并根据临床症状及舌脉进行中医辨证分型。结果:本研究纳入的患者以气滞血瘀证和痰浊阻滞证居多,分别为65例(28.38%)和64例(27.95%)。虚证组快速型心室率发生率为34.67%,实证组快速型心室率发生率为59.7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虚证组左房内径(36.63±1.84)mm,实证组左房内径(28.35±2.17)mm,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脾两虚证与水饮凌心证、气滞血瘀证、痰浊阻滞证患者的左房内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阳不振证与肝肾亏虚证、水饮凌心证、气滞血瘀证、痰浊阻滞证患者的左房内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肝肾亏虚证与水饮凌心证、气滞血瘀证、痰浊阻滞证患者的左房内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水饮凌心证与气滞血瘀证、痰浊阻滞证患者的左房内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中医证候主要以气滞血瘀证及痰浊阻滞证为主,虚证患者的左房内径长于实证患者。各证型中,肝肾亏虚证患者左房内径最长,气滞血瘀证患者左房内径最短。
- 胡志亮赖惠梅
- 关键词:冠心病房颤中医证候心室率左房内径
- 李芳中医辨证治疗肾性蛋白尿经验介绍被引量:5
- 2018年
- 李芳教授是广东省中医院肾病专家,广州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中医临床及中医药研究几十载,博古通今,衷中参西。李教授在中医临床工作中注重中西医结合的方法,不仅重视疾病的中医辨证论治,也注重西医疾病的临床诊断以及西药的使用,并根据既往已有经验选择使用相应方法与药物,后续根据患者个体化的不同,参照患者疾病治疗效果进一步修正药物的使用及其他治疗方法。
- 胡志亮袁海浪陶兰亭
- 关键词:蛋白尿辨证论治
- 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中医证候要素分析
- 2016年
- 目的:总结广东省中医院芳村ICU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患者中医证候要素的分布规律。方法:采用病例回顾性研究,系统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广东省中医院芳村ICU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将白色念珠菌组和非白色念珠菌组的中医证候要素进行比较,总结两组证候要素的区别。结果:与白色念珠菌组相比,非白色念珠菌组虚证中的阳虚证、实证中的血瘀证和水湿证均有明显差异,P均<0.05。结论: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念珠菌感染患者中,非白色念珠菌感染的患者大多表现为阳虚证、血瘀证、水湿证。
- 谢平畅胡志亮赖惠梅
- 关键词: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白色念珠菌非白色念珠菌证候要素
- 722例登革热患者发病特征分析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分析不同时期登革热确诊患者的发病特征及其差异,为临床辨证论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2014年广州市荔湾区确诊为登革热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不同年份患者的年龄、性别、发病时间、临床表现进行比较。结果共收集2013年257例、2014年465例登革热患者。2013年患者中,男148例,女109例,年龄10~84岁;2014年患者中,男227例,女238例,年龄12~92岁,两年的患者年龄及性别比较,2013年患者年龄偏低,且男性患者比例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3年、2014年登革热发病的高峰均发生在10月,但2013年发病的次高峰在11月,2014年的次高峰在9月,两年发病的时间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4年登革热患者出现纳差、皮疹、身重乏力、肌痛/骨痛的比例高于2013年(P〈0.05)。结论登革热发病具有不同的人群特征、时间特征、临床特征,应结合气候、物候、病候辨治。
- 覃小兰张忠德刘云涛梁伟波张晓春胡志亮
- 关键词:登革热运气学说
- 465例登革热中医证候分析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探讨2014年广州地区登革热病例的临床特征及中医证候。方法:收集2014年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芳村分院收治的登革热病例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治疗及中医证候要素,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465例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100%),口干口苦(90.3%),斑疹(86.7%),肌肉、关节疼痛(83.7%),头痛(81.7%),身重、疲倦乏力(80.6%),纳差(79.1%),汗出(54.2%),恶心呕吐、腹泻(36.1%),咽痛咳嗽(17.4%),眼眶痛(9.7%);实验室检查:白细胞减少(88.6%)、血小板下降(78.9%)、谷草转氨酶(AST)升高(24.7%)、谷丙转氢酶(ALT)升高(46.5%)、低钾血症(31.4%)、肺部感染(15.1%);中医证型:卫气同病证(36.8%)、热郁气分证(32.7%)、余邪未净证(15.9%)、其他(14.6%)。结论:2014年广州地区登革热流行患者临床表现典型;中医证型以卫气同病证、热郁气分证为主,且多夹湿邪;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明显,预后好。
- 谢平畅胡志亮
- 关键词:登革热中医证候证候分型
- 化瘀解毒法对脓毒症休克血流动力学障碍的影响被引量:7
- 2018年
- 目的:观察化瘀解毒法对脓毒症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障碍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研究纳入脓毒症休克患者共66例,随机分为化瘀解毒组35例与对照组31例。对照组按照2012年指南进行进行常规治疗;化瘀解毒组在指南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观察记录2组患者C-反应蛋白(CPR)、降钙素原(PCT)、血乳酸(LAC);对Pi CCO监测的患者,记录血流动力学指标、去甲肾上腺素的用量;记录2组患者凝血功能,患者28天生存率。结果:治疗第5天,化瘀解毒组SOFA评分明显小于对照组,化瘀解毒组CRP水平呈下降趋势,对照组呈上升趋势,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5天后,化瘀解毒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下降,对照组APTT升高,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瘀解毒组28天生存率85.7%,高于对照组5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4 h、12 h、24 h、48 h、72 h和5天时去甲肾上腺素用量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5天,2组PCT、LAC水平、凝血指标血小板计数(BPC)、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病情需要,15例脓毒症休克患者采用Pi CCO监测,其中化瘀解毒组10例,对照组5例。化瘀解毒组与对照组相比较,2组在治疗前、24 h、48 h外周循环阻力(SVR)、外周循环阻力指数(SVRI)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瘀解毒法能够提高患者的28天生存率,在改善血流动力学、减少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方面有一定意义,且不增加出血风险。
- 尹鑫胡志亮左天何健卓郭力恒
- 关键词:脓毒症休克化瘀解毒法血流动力学血必净注射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