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坤

作品数:2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国际科技合作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脓毒
  • 2篇脓毒症
  • 2篇线粒体
  • 2篇肝细胞
  • 1篇蛋白
  • 1篇鼠肝
  • 1篇鼠肝细胞
  • 1篇水通道
  • 1篇水通道蛋白
  • 1篇水通道蛋白8
  • 1篇通道蛋白
  • 1篇脓毒症大鼠
  • 1篇细胞
  • 1篇肝细胞线粒体
  • 1篇肝脏
  • 1篇SPRAGU...
  • 1篇川芎
  • 1篇川芎嗪
  • 1篇大鼠肝
  • 1篇大鼠肝细胞

机构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安徽省立医院

作者

  • 2篇刘海华
  • 2篇黄业华
  • 2篇王锦权
  • 2篇陶晓根
  • 2篇张霖
  • 2篇李坤
  • 2篇姚秀英
  • 2篇张兴荣

传媒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国临床保健...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脓毒症大鼠肝细胞线粒体功能损伤机制的研究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 观察脓毒症大鼠肝细胞线粒体内膜水通道蛋白8(AQP8)表达对肝细胞及线粒体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SD大鼠24只分为正常对照组(C组)、脓毒症组(S组),每组12只.采用盲肠结扎穿孔(CLP)法建立大鼠脓毒症模型.制模18h后处死大鼠,取血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 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线粒体同工酶(m-AST)水平,测定肝细胞三磷酸腺苷(ATP)含量,线粒体膜Na+-K+-ATP酶、Mg2+-ATP酶、Ca2+-ATP酶、Ca2+ Mg2+-ATP酶活性和线粒体膜电位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法和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法检测AQP8蛋白和mRNA的表达量.结果 与C组比较,S组血清ALT[(233.02±110.16) U/L]、AST[(742.56 ±441.41) U/L]和m-AST[(412.78 ±252.56) U/L]明显升高[C组对应值为(29.81±13.16)、(99.78±41.67)和(46.23±24.24) U/L,P< 0.01],肝细胞ATP含量[(19.27±8.76) nmoL/mg]明显减少[C组(94.65±17.79) nmol/mg,P<0.01],线粒体Na+-K+-ATP酶[(2.81±0.81) U/mg蛋白]、Mg2+-ATP酶[(2.59±1.03) U/mg蛋白]、Ca2-ATP酶[(1.63±1.26) U/mg蛋白]、Ca2+-Mg2+-ATP酶[(2.54±0.97) U/mg蛋白]活性和线粒体膜电位(1.73±1.06)水平明显下降[C组对应值为(4.74±0.84)、(4.49±0.73)、(3.48±0.43)、(4.68±0.81) U/mg蛋白和7.65±3.54,P<0.01)],AQP8蛋白表达量(0.68±0.03)和AQP8 mRNA(0.34±0.19)转录量减少(C组对应值分别为1.24±0.05和1.00,P<0.01).结论 脓毒症时肝线粒体膜AQP8表达量减少、离子通道功能障碍,导致线粒体膜电位水平明显下降,肝组织ATP含量减少,最终导致肝细胞急性损伤.
李坤王锦权陶晓根张霖刘海华姚秀英张兴荣韦丽黄业华
关键词:脓毒症肝脏线粒体水通道蛋白8
川芎嗪对脓毒症大鼠肝细胞线粒体体视学的影响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研究川芎嗪(TMP)对脓毒症大鼠肝细胞线粒体结构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实验大鼠被分成对照组、脓毒症组、治疗组和预防组;用盲肠结扎穿孔法制备大鼠脓毒症实验模型,在术后10 h,取肝脏标本用JEM-1230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肝细胞的超微结构,选用Image-Pro Plus 6.0图像软件对线粒体进行测量;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肝细胞线粒体内膜水通道蛋白(AQP)8的表达。结果和对照组比较,其余3组单个肝细胞切面的线粒体总数和数密度均减少(P<0.01),但治疗组和预防组均多于脓毒症组(P<0.01);线粒体体积密度脓毒症组也较对照组低(P<0.01);线粒体内膜AQP8的相对表达量在脓毒症组、治疗组和预防组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治疗组和预防组的AQP8相对表达量较脓毒症组增多(P<0.01)。结论在脓毒症状态下,TMP可保护肝细胞线粒体的结构,可能是通过增加线粒体内膜AQP8表达而起作用的。
王锦权王锦权张霖陶晓根姚秀英张霖李坤刘海华黄业华
关键词:脓毒症川芎嗪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