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梁粤

作品数:5 被引量:80H指数:3
供职机构:梅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梅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通气
  • 2篇重症
  • 2篇细胞
  • 2篇机械通气
  • 2篇儿童
  • 2篇肺炎
  • 1篇地奈德
  • 1篇休克
  • 1篇休克治疗
  • 1篇血乳
  • 1篇血乳酸
  • 1篇血乳酸水平
  • 1篇血氧
  • 1篇血氧饱和度
  • 1篇氧饱和度
  • 1篇乳酸
  • 1篇乳酸水平
  • 1篇手足
  • 1篇手足口
  • 1篇手足口病

机构

  • 5篇梅州市人民医...

作者

  • 5篇梁粤
  • 1篇李敬衡
  • 1篇余向文
  • 1篇罗彩梅
  • 1篇蓝锋
  • 1篇曾天文
  • 1篇罗遥
  • 1篇黄小红

传媒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临床儿科杂志
  • 1篇海南医学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辽宁医学院学...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6
  • 3篇201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不同呼气末正压机械通气治疗儿童危重症手足口病疗效比较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对比分析不同呼气末正压机械通气(PEEP)治疗儿童危重症手足口病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本院2010年1月至2013年7月在PICU住院治疗的70例危重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观察组PEEP设置为8~15 cm H2O,对照组PEEP设置为3~5 cm H2O,对比分析两组患儿治疗24 h后的二氧化碳分压(Pa CO2)、氧分压(Pa O2)、p H值、碳酸氢根浓度(HCO3-)、碱剩余(BE)血气指标以及胸部X片改善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24 h后的Pa CO2低于对照组(t=9.437,P=0.000),Pa O2和p H值显著高于对照组(t=6.604、2.830,P=0.000、0.007);观察组治疗24 h后的胸部X片改善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t=20.196、19.722、9.093,P=0.000),且观察组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5.081,P=0.024)。结论高呼气末正压机械通气治疗可提高儿童危重症手足口病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缩短治疗时间,疗效优于传统呼气末正压机械通气。
梁粤罗彩梅
关键词:机械通气呼气末正压手足口病
血乳酸水平在儿童感染性休克治疗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儿童感染性休克治疗中监测血乳酸水平对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随机入选的60例感染性休克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儿均进行感染性休克常规治疗和中心静脉压监测补液,观察组另外添加血乳酸测定,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生理指标变化和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从第2天开始,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乳酸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混合静脉血氧饱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28 d死亡率(16.67%)显著低于对照组(43.33%),差异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乳酸监测指导性治疗儿童感染性休克,可有效的改善患儿的生理指标,降低死亡率,对感染性休克患儿病情和预后的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余向文梁粤蓝锋
关键词:感染性休克血乳酸水平儿童白细胞血氧饱和度
肺炎患儿应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的临床疗效研究被引量:41
2016年
目的研究肺炎患儿应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对临床症状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医院治疗的100例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奇偶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临床症状缓解时间。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0%;观察组患儿气喘缓解、咳嗽消失,肺部湿啰音、哮鸣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尽快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并能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应用。
梁粤李敬衡罗遥黄小红曾天文
关键词:肺炎布地奈德雾化吸入临床疗效
小潮气量机械通气在小儿重症肺炎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观察小潮气量机械通气在小儿重症肺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56例行机械通气治疗的小儿重症肺炎患儿,按照单双号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8例。对照组予以10~12 ml/kg传统潮气量,研究组予以6~8 ml/kg小潮气量,分析对比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机械通气24 h后,研究组患儿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 CO_2)、p H水平低于对照组,动脉血氧分压(Pa O_2)、氧合指数(P/F)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机械通气时间为(5.5±1.7)d、住院时间为(8.6±1.5)d,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为(9.6±1.6)d、住院时间为(13.7±1.9)d,研究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潮气量机械通气治疗方法相比,小潮气量机械通气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优势更明显,值得临床优先选择和全面普及。
梁粤
关键词:小儿重症肺炎机械通气小潮气量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外周血IL-10/IL-17表达与肺功能变化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5
2015年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外周血IL-10/IL-17表达与肺功能变化的相关性。方法选取66例MPP患儿,依据是否闻及肺部哮鸣音分为MPP喘息组(n=31)和MPP非喘息组(n=35),选取健康体检儿童30例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IL-10、IL-17水平;采用肺功能检测仪检测呼气高峰流量(PEF)、第1秒时间肺活量(FEV1)、第1秒时间肺活量/用力肺活量(FEV1/FVC)及肺活量最大呼气流速(V75,V50,V25)。结果 MPP喘息组、非喘息组与对照组三组相比较,IL-10及IL-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4.788、30.957,P均〈0.05),其中MPP喘息组和MPP非喘息组血清IL-17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MPP喘息组和MPP非喘息组血清IL-10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MPP非喘息组相比较,MPP喘息组PEF、FEV1、FEV1/FVC、V75、V50和V25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268-5.362,P均〈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MPP患儿血清IL-10表达水平与PEF、FEV1、V75、V50、V25呈正相关(r=0.285-0.492,P〈0.05);IL-17表达水平与PEF、FEV1、V75、V50、V25呈负相关(r=–0.327-–0.451,P〈0.05)。结论 MPP患儿存在IL-10/IL-17免疫平衡异常现象,且IL-10/IL-17表达与肺功能变化存在相关性。
梁粤
关键词:TREG细胞白介素17白介素-10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