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陆永和

作品数:6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广东省梅州市中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2篇制剂
  • 2篇色谱
  • 2篇色谱法
  • 2篇薄层
  • 2篇薄层色谱
  • 2篇薄层色谱法
  • 1篇对照品
  • 1篇药疗
  • 1篇药疗法
  • 1篇医药疗法
  • 1篇茵陈
  • 1篇支气管
  • 1篇支气管炎
  • 1篇止咳
  • 1篇制剂工艺
  • 1篇中绿原酸
  • 1篇气管
  • 1篇气管炎
  • 1篇中医
  • 1篇中医药

机构

  • 4篇广东省梅州市...
  • 2篇广东省梅州市...
  • 2篇广东省梅州市...

作者

  • 6篇陆永和
  • 2篇刘建浩
  • 1篇侯小平
  • 1篇黄惠兰
  • 1篇陈小春
  • 1篇黄小燕
  • 1篇李东
  • 1篇李东

传媒

  • 3篇北方药学
  • 1篇湖南中医杂志
  • 1篇中药材
  • 1篇药品评价

年份

  • 2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06
  • 1篇2003
  • 1篇200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湿滞片制剂工艺改进及质量标准制订
2013年
目的:改进湿滞片制剂工艺,制定质量控制方法。方法:根据处方中药材的有效成分不同,由老工艺单一水提取方法,改为水提取、蒸馏收集挥发油、中药粉碎等分步提取新工艺;对黄芩、半夏、葛根、香附的粉末进行显微特征鉴别,釆用薄层色谱法对其中香附、黄芩进行鉴别。结果:经3批次工艺验证,新工艺成熟,制剂质量稳定;薄层色谱法鉴别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结论:制剂工艺稳定,制定的质量标准可有效控制湿滞片质量。
陆永和刘建浩
关键词:薄层色谱法
复方痔外洗颗粒的研制及质量标准的制订
2011年
目的:制订复方痔外洗颗粒的制备方法及质量标准。方法:按照处方工艺制备复方痔外洗颗粒,建立性状、鉴别、检查等质量标准。结果:复方痔外洗颗粒各项质量标准符合药典项下有关规定,鉴别试验重现性好,操作简便、易行。结论:该制剂制备方法可行,质量稳定,质量标准符合药典规范。
朱坤贤陆永和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湿滞片中黄芩苷的含量
2001年
目的: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湿滞片中黄芩苷含量。方法:采用Shimpack-C_(18)柱,以磷酸二氢铵-甲醇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78nm。结果:对照品在2.04~6.12μg/ml内呈线性关系,r=0.9997,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2%,RSD=2.0%。本法准确、稳定、重复性好。结论:本法可用于湿滞片的质量控制。
侯小平丘桂贤陈小春李东陆永和
关键词:黄芩苷对照品RSD检测波长流动相C18柱
HPLC测定肝毒清片中绿原酸的含量
2006年
陆永和李东朱坤贤黄惠兰
关键词:HPLC测定中绿原酸HPLC法绵茵陈携带者
风寒止咳液治疗急性支气管炎353例总结
2003年
采用风寒止咳液治疗急性支气管炎 35 3例 ,并与用橘红痰咳液治疗的 32 8例作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临床控制197例 (5 5 .80 % ) ,对照组临床控制 95例 (2 8.96 % ) ,两组比较 ,P <0 .0 1。
古献民黄小燕曾文新陆永和钟政起
关键词:急性支气管炎中医药疗法
益肾活血片制剂工艺的研制及质量标准制定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研究益肾活血片制剂工艺研制方法及制定质量控制方法。方法:根据处方中药材的有效成分不同,釆用加热提取、蒸馏、药材粉碎等工艺;釆用薄层色谱法,对其中的木香、黄连、当归、川芎进行鉴别。结果:经3批次工艺验证,制剂工艺成熟,质量稳定;薄层色谱法鉴别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结论:制剂工艺稳定,制定质量标准方法准确、简便,可有效控制益肾活血片的质量。
陆永和刘建浩
关键词:薄层色谱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