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吕艳超

作品数:12 被引量:79H指数:5
供职机构: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保定市科技局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指导计划项目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脓毒
  • 3篇脓毒血症
  • 2篇预后
  • 2篇脓毒症
  • 2篇重症
  • 2篇细胞
  • 2篇肺癌
  • 2篇肺癌组织
  • 2篇癌组织
  • 1篇蛋白
  • 1篇动脉
  • 1篇新生儿
  • 1篇新生儿时期
  • 1篇心功能
  • 1篇心功能障碍
  • 1篇心脉
  • 1篇心脉隆注射液
  • 1篇心脏
  • 1篇心脏功能
  • 1篇性细胞

机构

  • 11篇保定市第一中...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承德市中心医...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望都县中医医...

作者

  • 12篇吕艳超
  • 4篇李兴华
  • 3篇刘颖
  • 3篇刘倩
  • 2篇韩双双
  • 2篇王嘉
  • 2篇程连房
  • 2篇李桂仙
  • 2篇许浩然
  • 1篇岳洪娟
  • 1篇朱振龙
  • 1篇张文贤
  • 1篇王丽红
  • 1篇肖艳美
  • 1篇李红亚
  • 1篇李建放
  • 1篇李鹏
  • 1篇戴芳
  • 1篇魏兰
  • 1篇董小伟

传媒

  • 3篇中文科技期刊...
  • 2篇中国现代医学...
  • 2篇山东医药
  • 1篇北京医学
  • 1篇检验医学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世界中西医结...
  • 1篇2011中华...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2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1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抗生素降阶梯治疗重症下呼吸道感染的有效性分析
2023年
观察抗生素降阶梯治疗重症下呼吸道感染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重症下呼吸道感染患者80例(2021.9-2022.9),随机分为常规抗生素治疗的参照组(40例)和抗生素降阶梯治疗的研究组(40例),观察两组的相关指标。结果 治疗前,两组的感染指标无较大差异,P大于0.05;治疗后,与参照组相比,研究组的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指标都比较低,症状消失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都比较短,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临床效果更明显,差异显著,P小于0.05。结论 给予重症下呼吸道感染患者抗生素降阶梯治疗,可改善其各项感染指标,减少住院治疗时间,同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应用。
尚红亮刘倩吕艳超马子骏王雅婧
关键词:抗生素降阶梯治疗重症下呼吸道感染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p-mTOR、p70s6k的表达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观察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磷酸化雷帕霉素靶蛋白(p-m TOR)及核糖体40s小亚基S6蛋白激酶(p70s6k)蛋白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非小细胞肺癌患者82例,手术切除肿瘤组织作为肺癌组,取患者肺癌同侧远端的肺泡正常组织46例份作为对照组1,正常支气管黏膜组织50例份为对照组2。免疫组化方法检测3组组织中的p-m TOR及p70s6k蛋白,并分析其与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肺癌组、对照组1、对照组2 p-m TOR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8.29%、17.39%、32.0%,p70s6k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5.37%、21.74%、32.00%,肺癌组与对照组1、对照组2相比,P均<0.01。非小细胞肺癌低分化p-m TOR蛋白表达阳性率高于中高分化(P<0.01)。肺癌组织中p-m TOR和p70s6k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r=0.21,P=0.003 2)。结论p-m TOR、p70s6k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高表达,可作为早期诊断肺癌的指标或抗癌药物作用的新靶点。
许浩然吕艳超韩双双王丽红岳洪娟王嘉
早期RRT在危重病人中的临床应用
张文贤肖艳美戴芳董小伟吕艳超魏兰
雾化吸入硝酸甘油治疗新生儿轻中度肺动脉高压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persistent pulmonary hypertension of the newborn, PPHN)又称持续性胎儿循环,是指新生儿出生后肺血管阻力持续性升高,肺动脉压超过体循环动脉压,由胎儿型循环过度至正常成人型循环发生障碍,而引起的心房及(或)动脉导管水平血液右向左分流,新生儿持续缺氧和发绀的病理状态,临床上出现严重的低氧血症等[1]。PPHN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的危重急症之一,严重时可危及患儿的生命。选择2010年10月至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PPHN患儿27例,研究雾化吸入硝酸甘油治疗轻中度PPHN的疗效及疗程,报道如下。
李红亚吕艳超
关键词:持续性肺动脉高压新生儿时期硝酸甘油雾化吸入轻中度HYPERTENSION
去甲肾上腺素治疗重症感染性休克的价值分析
2023年
评价去甲肾上腺素对感染性休克患者心脏与血流动力学造成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9月~2021年8月收治的88例感染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去甲肾上腺素使用剂量分组,其中参照组44例,起始剂量1μg/min,维持剂量2μg/min;实验组44例,起始剂量2μg/min,维持剂量4μg/min。比较两组患者心脏及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变化。结果 实验组心脏指数(CI)、心率(HR)与参照组比较后,差异明显(P<0.05);实验组中心静脉压(CVP)、平均脉动压(MAP)指标均优于参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与参照组在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对比中,差异小(P>0.05)。治疗前两组在不同肝功能指标(ALT、 AST、 TBIL)水平上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实验组与参照组,接受治疗后, ALT、 AST、 TBIL的水平显著降低,且有显著性(P<0.01);与同一时点的参照组相比,实验组 ALT、 AST和 TBIL的降低幅度更大,两者的相关性也显著(P<0.05)。结论 在感染性休克患者治疗中,使用较大剂量去甲肾上腺素效果明显,能够改善心脏功能,维持血流动力学指标稳定。
尚红亮吕艳超马子骏王雅婧刘倩
关键词:感染性休克去甲肾上腺素心脏功能血流动力学
血必净与乌司他丁治疗重症肺部感染的效果研究
2023年
对重症肺部感染患者应用血必净、乌司他丁进行治疗效果进行深入的研究。方法 选取我院60例患者,切患者均患有重症肺部感染,选取参与治疗时间:2021年6月1日-2022年5月30日,将患者分为血必净治疗的参照组(30例),血必净+乌司他丁治疗的研究组(30例),分析治疗后相关指标优良度。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炎症因子指标组间差异性较小,P大于0.05;治疗后,与参照组相比,研究组的炎症因子比较低,疗效更加明显,P小于0.05。研究组的肺组织顺应性较高,而肺毛细血管通透性较低,组间差异存在,P<0.05,。研究组的动脉血氧分压指标较高,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指标较低,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血必净、乌司他丁进行治疗方案,改善患者的预后指标,在恢复肺功能方面效果显著,生活质量,值得应用。
尚红亮王雅婧刘倩吕艳超马子骏
关键词:血必净乌司他丁重症肺部感染
不同浓度尿激酶对兔脑出血后血红素氧合酶-1表达的影响
2016年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的尿激酶对兔脑血肿部分清除后血肿周围血红素加氧酶-1(HO-1)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60只新西兰兔,采用立体定向注射方法建立兔脑出血模型,治疗组于造模后3h注入不同浓度尿激酶,对照组注入生理盐水。给药后3h对溶解的血肿进行抽吸,抽吸后48h对血肿周围HO-1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尿激酶干预组与对照组相比,兔脑血肿周围HO-1的表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000U/100μL组的尿激酶血肿部分清除后周围HO-1表达最少。结论尿激酶浓度为3000U/100μL组HO-1表达最低。高浓度尿激酶(5000U/100μL)虽然可以明显增加兔脑血肿溶解的体积,但加重血肿周围脑水肿,HO-1的表达也相应增加。
安辉程连房李桂仙李兴华耿丽邓美瑶吕艳超
关键词:尿激酶血红素氧合酶
血清SIRT3、SIRT6与脓毒症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及预后的关系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血清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SIRT)3、SIRT6与脓毒症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2月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收治的68例脓毒症并发ARDS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轻度、中度和重度ARDS标准将其分为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根据28 d内预后情况将患者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SIRT3、SIRT6水平。比较各组序贯器官功能衰竭评估(SOFA)评分、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血清SIRT3、SIRT6水平。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脓毒症并发ARDS患者死亡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SIRT3、SIRT6对脓毒症并发ARDS患者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中度组、重度组血清SIRT3、SIRT6水平低于轻度组,SOFA评分和APACHEⅡ评分高于轻度组,重度组血清SIRT3、SIRT6水平低于中度组,SOFA评分和APACHEⅡ评分高于中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年龄、机械通气时间、乳酸、动脉氧合指数[动脉血氧分压(PaO2)/吸入氧浓度(FiO2)]、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6、SIRT3、SIRT6、SOFA评分、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机械通气时间较长、乳酸较高、CRP较高、IL-6较高、SOFA评分较高和APACHEⅡ评分较高均为脓毒症并发ARDS患者28 d内死亡的危险因素,PaO2/FiO2较大、SIRT3较高、SIRT6较高则为保护因素(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清SIRT3、SIRT6水平、SOFA评分、APACHEⅡ评分单独及联合应用时曲线下面积及95%CI分别为0.706(0.493~0.922)、0.722(0.497~0.954)、0.753(0.570~0.922)、0.710(0.442~0.952)、0.872(0.761~0.976)。结论脓毒症并发ARDS患者血清SIRT3、SIRT6水平降低,且随着病情加重,血清SIRT3、SIRT6水平越低,两者可辅助预测脓毒症并发ARDS患者的预后。
尚红亮李鹏吕艳超
关键词:脓毒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预后
益生菌联合整蛋白型肠内营养辅助治疗脓毒血症的疗效及对肠道和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5
2020年
目的探讨益生菌联合整蛋白型肠内营养辅助治疗脓毒血症的疗效及对肠道功能、炎症因子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8年6月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西院收治的脓毒血症患者13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根据患者病情予以抗感染、液体复苏、清创引流、机械通气等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另加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整蛋白型肠道营养进行支持治疗。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前和治疗3 d、10 d后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肠道功能、炎症因子水平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结果观察组治愈率较对照组高(P<0.05),病死率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在不同时间、不同组间不变化趋势上有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肠道功能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PCT、IL-6、CRP及SAA水平在不同时间、不同组间不变化趋势上有差异(P<0.05)。两组CD3+、CD4+和CD4+/CD8+水平在不同时间、不同组间不变化趋势上有差异(P<0.05)。结论益生菌联合整蛋白型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脓毒血症,能提高疗效,改善肠道功能,并对炎症因子水平、免疫力的改善有积极作用,有效降低病死率。
吕艳超李兴华刘颖
关键词:脓毒血症益生菌肠道功能免疫功能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AKT1、PDCD4蛋白表达变化及意义被引量:15
2016年
目的观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丝/苏氨酸蛋白激酶1(AKT1)和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4(PDCD4)蛋白表达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65例NSCLC患者的手术切除肿瘤组织为NSCLC组,30例受检者的正常肺泡组织为肺泡对照组,30例受检者的正常支气管断端组织为支气管对照组。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三组标本中的AKT1、PDCD4,并分析NSCLC组二者表达与肿瘤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与支气管对照组和肺泡对照组相比,NSCLC组AKT1表达升高,PDCD4表达降低,P均<0.05。NSCLC组AKT1表达与NSCLC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有关(P均<0.05),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和肿瘤的大小、组织学类型无关;NSCLC组中PDCD4表达与NSCLC组织学类型有关(P<0.05),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和肿瘤的大小、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无关;AKT1和PDCD4在肺腺癌组织中表达呈负相关(r=-0.436,P=0.021),在肺鳞癌组织中无关(r=-0.012,P=0.931)。结论 NSCLC组织中AKT1表达升高、PDCD4表达降低,联合检测两者有助于NSCLC的诊治和预后判断。
王嘉吕艳超许浩然韩双双朱振龙
关键词:肺泡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4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