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国兴
- 作品数:7 被引量:22H指数:3
- 供职机构:太康县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X线定位基准线在透视定位穿刺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研究将X线作为透视定位穿刺基准线的可行性。探讨该基准线的实际应用价值。方法在直线传播的X线透视下,以塑料、猪肉和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实验材料。找到X线定位基准线后,在该线方向上,进行穿刺实验。将穿刺到位成功率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用X线定位基准线进行穿刺成功率96.7%和90%,不用X线定位基准线进行穿刺成功率16.7%和6.7%。u检验u=6.25和6.45,u>2.58,P<0.01。表明用与不用x线定位基准线进行穿刺,其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利用X线为基准线,以穿刺针,结合三点一线的数学原理,可在透视下准确定位穿刺,简单而有效,概述见下文。
- 周国兴
- 关键词:定位穿刺
- 能谱CT参数对进展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评估价值
- 2021年
- 目的探讨能谱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参数在进展期胃癌淋巴结转移中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太康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拟接受手术治疗的进展期胃癌患者,依据手术病理结果,记录患者淋巴结转移情况并分组,术前接受能谱CT检测,并记录相关参数,分析能谱CT参数在进展期胃癌患者淋巴结转移中的评估价值。结果8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手术病理检查结果显示,31例发生淋巴结转移,转移率为38.75%。转移组能谱曲线斜率、动脉期碘基值、门脉期碘基值均高于未转移组(P<0.05)。能谱曲线斜率、动脉期碘基值、门脉期碘基值单独及联合评估进展期胃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AUC值分别为0.837、0.762、0.829、0.875,均有一定评估性能,且以联合检测评估价值更高。结论能谱CT参数中能谱曲线斜率、动脉期碘基值、门脉期碘基值在进展期胃癌患者淋巴结转移发生中的评估价值较高。
- 周国兴
- 关键词:进展期胃癌淋巴结转移
- 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CT导向经皮肝穿注射无水乙醇治疗肝癌的评价被引量:4
- 2005年
- 目的评估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rterarterialchemoembolieation,TACE)联合CT引导下经皮穿刺肝癌无水乙醇注射术(percutaneousethanolinjectiontherapy,PEIT)治疗肝癌的疗效。方法对64例经证实为原发性肝癌随机分成两组,在进行TACE的间歇期,32例在CT引导下行PEIT,并与同期32例单纯行TACE比较。结果单纯行TACE组,1、2a生存率分别为46.9%、12.5%;TACE联合PEIT组,1、2a生存率分别为71.9%、31.3%。AFP下降幅度单纯TACE组为56.3%,TACE联合PEIT组为78.1%。结论TACE联合PEIT为原发性肝癌较好的一种综合治疗方法,可提高肝癌治疗疗效。
- 王文献岳恒志周国兴
- 关键词:肝癌TACE
- CT导向下经皮穿刺活检及介入治疗的临床应用被引量:4
- 2004年
- 目的:探讨CT导向下经皮穿刺活检及介入治疗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CT导向下行诊断目的56例,治疗目的32例,诊断及治疗双目的21例。穿刺部位:头、颈部7例,胸部48例,腹部47例,躯干及四肢7例,共109例112个病灶。结果:112个病灶穿刺114针次,穿刺一次成功率100%,确诊96.1%,治疗有效率86.8%,并发症10.1%。结论:CT导向下经皮穿刺活检及介入治疗术属微创伤性技术,具有安全、可靠、有效、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操作简便快捷等特点,是诊断、鉴别诊断、提高诊治成功率的重要手段。
- 王文献岳恒志周国兴段建行范辉韩文杰
- 关键词:活组织检查针吸放射学介入性
- 灌注肺癌供血动脉治疗中晚期肺癌的疗效体会
- 材料与方法:中晚期肺癌20例。男15例,年龄40~78岁,周围型8例,中央型12例,鳞癌 11例,腺癌5例,未分化小细胞癌4例,TNM 分期:Ⅱ期4例,Ⅲ期10例,Ⅳ期6例。在500MAx
- 周国兴席德彦
- 文献传递
- CT定位微创抽吸术治疗130例脑出血分析被引量:13
- 2001年
- 王文献周国兴岳恒志段建航韩文杰范辉王福林
- 关键词:脑出血
- CT平扫与动态增强CT扫描在硬化性肺泡细胞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 2021年
- 目的探讨硬化性肺泡细胞瘤患者选用CT平扫与动态增强CT扫描诊断的价值。方法纳入40例硬化性肺泡细胞瘤患者研究(2019年6月至2020年10月),均实施CT平扫(对照组)、动态增强CT扫描(观察组),统计两组CT值、检出率、影像学特征。结果(1)CT值:观察组30 s(61.78±5.62)HU、60s(95.78±6.32)HU、180s(87.43±5.52)HU CT值高于对照组(P<0.05)。(2)检出率:观察组(95.00%)高于对照组(80.00%)。(3)影像学特征:40例患者经CT增强扫描发现病变明显强化24(60.00%)例、中度强化10(25.00%)例、轻度强化6(15.00%)例;28(70.00%)例血管贴边征、8(20.00%)例肿瘤血管、4(10.00%)例假包膜征。40例患者经常规CT扫描共检出28(70.00%)例实性结节、10(25.00%)例磨玻璃结节、2(5.00%)例团块;27(67.50%)例病变边缘光滑、5(12.50%)例病变边缘模糊、5(12.50%)例可见“分叶征”、3(7.50%)例可见“毛刺征”;10(25.00%)例存在钙化密度影;15(37.50%)例晕征、4(10.00%)例空气新月征。结论动态增强CT扫描在硬化性肺泡细胞瘤诊断优势明显,既可提高检出率,亦可为医师诊断该疾病提供参考,值得借鉴。
- 周国兴
- 关键词:动态增强CT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