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晓成
- 作品数:9 被引量:22H指数:3
- 供职机构:郏县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探索连续性血液净化在颅脑外伤并发高钠血症治疗中的应用
- 2014年
- 目的:研究分析连续性血液净化在颅脑外伤并发高钠血症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11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32例患有颅脑外伤并发高钠血症的病人,采取连续性血液净化疗法,观测平均动脉压、血浆渗透压、SCr、心率、APPECHEⅡ评分等指标变化以及治疗前后血清钠浓度和其纠正速度的变化规律。结果:治疗后,各指标均趋向于正常,血钠浓度与血浆渗透压随着治疗时间的增加成下降趋势。结论:利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颅脑外伤并发高钠血症,可减少因治疗快速导致的并发症,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 周晓成
- 关键词:连续性血液净化颅脑外伤高钠血症
- 血管内介入栓塞术与显微镜下开颅夹闭术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的临床效果比较被引量:6
- 2020年
- 目的比较血管内介入栓塞术与显微镜下开颅夹闭术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7年8月至2019年10月郏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4例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案分为介入组和夹闭组,每组37例。介入组接受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夹闭组接受显微镜下开颅夹闭术治疗。对两组临床相关指标进行评估,包括手术时间和住院天数;采用格拉斯预后评分(GOS)判断患者预后情况;统计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统计术后6个月复发率。结果介入组手术时间为(145.93±49.04)min,夹闭组为(153.86±52.17)min,两组手术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组患者住院时间为(11.76±2.53)d,夹闭组为(18.14±3.08)d,介入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夹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介入组预后优良率为89.19%(33/37),高于夹闭组的70.27%(26/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为13.51%(5/37),低于夹闭组的35.14%(13/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介入组2例复发,复发率为5.41%(2/37),夹闭组术后未见复发病例,两组复发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显微镜下开颅夹闭术比,采用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破裂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加快术后恢复速度,减少围手术期并发症,复发率与显微镜下开颅夹闭术相当。
- 周晓成
-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疗效
- 改良外伤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临床疗效及对预后的影响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 探讨改良外伤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7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按手术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改良外伤大骨瓣减压术治疗.比较不同时点两组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格拉斯哥预后量表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术后7d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及术后1个月格拉斯哥预后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血清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及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改良外伤大骨瓣减压术能明显减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炎症反应,改善意识状态,促进术后恢复,安全性高.
- 周晓成马春晓王勇
-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预后并发症
- 30例腹部严重外伤临床分析
- 2004年
- 和桓德张超杰赵国强唐国臣周晓成买玉芝
- 关键词:腹部外伤手术
- 探讨标准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重型颅脑创伤侧裂区损伤的临床效果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研究分析标准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重型颅脑创伤侧裂区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于2012年3月~2013年8月收治的90例重型颅脑创伤侧裂区损伤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进行标准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对照组进行普通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术后疗效与并发症,探讨此病治疗的最佳方法。结果:观察组生存34例(75.56%),对照组生存22例(48.89%),P<0.05,观察组临床效果比对照组显著。对比颅内高压、外伤性脑梗死、脑积水、外伤性癫痫、脑切口疝4种并发症,,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6例(13.33%)对照组总并发症发生率17例(37.78%)。观察组术后术后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标准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办法治疗重度颅脑外伤侧裂区损伤,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周晓成
- 关键词:大骨瓣开颅术重型颅脑创伤侧裂区损伤
- 观察单管法与双管法血肿穿刺外引流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效果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探讨针对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分别采用单管法与双管法进行血肿穿刺外引流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100例,按其入院就诊时间以随机法分为甲、乙两组,分别采用单管法、双管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差异显著,P〈0.05;两组临床并发症对比,P〉0.05。结论对于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采用双管法治疗,临床效果较好,但是两组并发症对比无明显差别。
- 周晓成
- 关键词: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双管法
- 经侧裂入路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对照观察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探讨经侧裂入路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按手术方案不同分为两组,每组38例。对照组行经颞部入路血肿清除术,研究组行经侧裂入路血肿清除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血肿清除率、血肿残余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预后情况。结果研究组血肿清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血肿残余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预后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侧裂入路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效果显著,能清除血肿,缩短康复时间,改善预后,安全性高。
- 周晓成马春晓王勇
- 关键词:脑出血血肿清除术侧裂入路
- 阶梯减压式去骨瓣减压术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疗效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探讨阶梯减压式去骨瓣减压术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郏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依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阶梯减压式去骨瓣减压术治疗。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于术前、术后6个月采用神经行为认知状态检查表(NCSE)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使用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估术后6个月内患者的预后。结果观察组迟发性颅内血肿、急性脑膨出、术后脑梗死的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均P<0.05)。术后6个月,两组NCSE评分均高于术前,观察组NCSE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预后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阶梯减压式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能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促进患者认知功能的恢复,改善预后。
- 周晓成
-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预后并发症
- 探讨CT引导定向血肿钻孔吸引术治疗重型颅脑创伤的疗效
- 2014年
- 目的探讨临床应用CT引导定向血肿钻孔吸引术治疗重型颅脑创伤疗效。方法选择收治我院的重型颅脑创伤患者40例,选择不同治疗方法随机分为观察组(n=20)与对照组(n=20),观察组采取CT引导定向血肿钻孔吸引术治疗,对照组则采用传统开颅清除手术治疗,比较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出现颅内感染、颅内出血及肺部感染的概率较对照组明显偏低。且观察组与对照组的预后优良率分别为70.0%和30.0%,差异明显(<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重型颅脑创伤采用CT引导定向血肿钻孔吸引术治疗临床效果良好。
- 周晓成
- 关键词:重型颅脑创伤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