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磊

作品数:3 被引量:23H指数:3
供职机构:新疆农业大学草业与环境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高寒湿地
  • 3篇巴音布鲁克
  • 2篇水分
  • 2篇水分条件
  • 1篇日变
  • 1篇日变化
  • 1篇天山中部
  • 1篇土壤
  • 1篇土壤湿度
  • 1篇土壤温度
  • 1篇排放特征
  • 1篇温度
  • 1篇夏季
  • 1篇N2O
  • 1篇CH4
  • 1篇CO2排放
  • 1篇CO_2排放
  • 1篇不同水分
  • 1篇不同水分条件

机构

  • 3篇新疆农业大学

作者

  • 3篇贾宏涛
  • 3篇朱新萍
  • 3篇胡毅
  • 3篇杨磊
  • 2篇王宁宁
  • 2篇胡保安
  • 1篇蒋平安
  • 1篇李典鹏
  • 1篇苏建红
  • 1篇李策

传媒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草业科学
  • 1篇生态环境学报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水分条件对巴音布鲁克高寒湿地CO_2排放的影响被引量:6
2015年
在新疆天山中部巴音布鲁克天鹅湖高寒湿地,以苔草(Carex tristachya)为主要建群种的样地为研究对象,利用英国PP-systems公司生产的便携式土壤呼吸测定系统(CIRAS-2-SRC)研究了不同地表水分条件对天鹅湖高寒湿地夏季土壤CO2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1)湿润区的生物量大于干燥区;干燥区土壤CO2排放高于湿润区,干燥区土壤CO2排放日变化曲线为单峰曲线,CO2排放最高点出现在当地14:00-16:00,最高值为1.185 0g CO2·m-2·h-1;湿润区土壤CO2排放日变化曲线为双峰曲线,两个峰值分别出现在12:00和16:00,最高值为1.024 0g CO2·m-2·h-1。2)不同水分条件下生物量中凋落物含量影响土壤CO2排放。土壤温度是CO2排放的主要限制因子,且地表干燥区CO2排放与土壤温度的相关性更显著(P<0.01)。土壤湿度与CO2排放相关性不显著(P湿润区=0.997,P干燥区=0.409)。
杨磊贾宏涛胡毅苏建红朱新萍李策
关键词:天山中部CO2排放
不同水分条件下巴音布鲁克天鹅湖高寒湿地夏季N_2O日排放特征被引量:11
2015年
在气候变暖背景下温室气体排放特征的研究已成为全球变化的研究热点之一,而湿地生态系统与温室气体排放有着密切的关系。湿地N2O排放对水分变化的响应机制研究对干旱区高寒湿地的科学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以新疆天山中部巴音布鲁克天鹅湖高寒湿地为研究区,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处于不同水分条件下高寒湿地生态系统N2O排放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常年积水区、季节性积水区、常年干燥区生态系统N2O的日平均排放通量分别为1.27、0.99、0.98μg·m-2·h-1。生态系统日N2O累积排放量分别为常年积水区30.61μg·m-2、季节性积水区23.97μg·m-2、常年干燥区23.08μg·m-2。(2)季节性积水区生态系统N2O排放日变化表现为3峰曲线,其峰值分别出现在2:00(1.30μg·m-2·h-1)、11:00(1.28μg·m-2·h-1)和21:00(1.66μg·m-2·h-1),而常年干燥区生态系统N2O排放日变化表现为双峰曲线,峰值分别出现在9:00(1.40μg·m-2·h-1)和17:00(1.42μg·m-2·h-1)。(3)环境因素显著影响着湿地生态系统N2O排放,地表植被活体生物量与生态系统N2O累积排放量呈现显著正相关性,在常年积水区地下10 cm土壤温度与生态系统N2O排放通量相关性达到显著水平(F=8.326,P=0.018),在季节性积水区土壤含水量与生态系统N2O排放通量有显著相关性(F=4.787,P=0.043)。
胡保安贾宏涛朱新萍蒋平安杨磊胡毅王宁宁
关键词:高寒湿地N2O
巴音布鲁克高寒湿地夏季CO2和CH4通量日变化研究被引量:7
2016年
以天山中部巴音布鲁克天鹅湖高寒湿地为研究区域,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处于不同水分条件下高寒湿地CO_2和CH_4排放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天鹅湖高寒湿地为CO2源,其常年积水区、季节性积水区和常年干燥区CO_2日平均排放通量分别为33.78、66.94、72.06mg·m-2·h-1。常年积水区和季节性积水区为CH_4源,其日平均排放通量分别为714.62、16.82μg·m-2·h-1,而常年干燥区则表现为CH_4的汇,其日平均吸收通量为17.51μg·m-2·h-1。常年积水区CH_4和CO_2日平均通量与季节性积水区和常年干燥区差异性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2)湿地CO_2和CH_4通量与表层土壤温度正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且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土壤温度与湿地CO2和CH4通量的相关性系数有下降趋势。季节性积水区CO_2和CH_4通量与土壤湿度相关性达到显著水平(P<0.05)。湿地CO2和CH4日平均通量分别与活体生物量表现为显著负相关性(r=-0.994)和显著正相关性(r=0.998)。
胡保安贾宏涛朱新萍杨磊胡毅王宁宁李典鹏
关键词:CH4土壤温度土壤湿度高寒湿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