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霆

作品数:13 被引量:18H指数:3
供职机构:安徽省铜陵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铜陵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入路
  • 6篇手术
  • 5篇颅脑
  • 5篇脑损伤
  • 5篇出血
  • 4篇血压
  • 4篇重型
  • 4篇颅脑损伤
  • 4篇基底
  • 4篇基底节
  • 4篇基底节出血
  • 4篇高血压
  • 3篇重症高血压
  • 3篇后入路
  • 3篇高血压性
  • 2篇翼点
  • 2篇翼点入路
  • 2篇手术治疗
  • 2篇术中脑膨出
  • 2篇膨出

机构

  • 13篇安徽省铜陵市...

作者

  • 13篇赵霆
  • 11篇崔明
  • 10篇陈节
  • 8篇江永
  • 4篇张子军
  • 2篇王炜
  • 1篇高萍
  • 1篇张金平
  • 1篇李会忠
  • 1篇汤永祥
  • 1篇左延卿
  • 1篇邵海清
  • 1篇江世标
  • 1篇钱振

传媒

  • 3篇实用医学杂志
  • 2篇安徽医药
  • 1篇黑龙江医药
  • 1篇安徽医学
  • 1篇立体定向和功...
  • 1篇实用全科医学
  • 1篇临床神经外科...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国科协第五...

年份

  • 1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4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4
  • 1篇1994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经岛阈后入路治疗重症高血压基底节出血的手术治疗体会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重症高血压基底节出血经岛阈后入路的手术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应用此术式病人的手术效果,与同期常规经颞上回或颞中回入路开颅47例此类病人进行对比,分析有关文献。结果经岛阈后入路的手术效果明显优于常规开颅手术。结论经岛阈后入路是治疗重症高血压基底节出血有效方法之一。
陈节江永赵霆崔明
关键词:基底节出血高血压性开颅手术
立体定向技术在基层神经外科的临床应用(附15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评价立体定向技术在基层神经外科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立体定向技术以及微创开颅技术,完成15例颅内病变的手术,分析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立体定向活检3例,术后病理诊断明确;立体定向微创手术7例,病灶一次切除;立体定向穿刺引流术或血肿排空5例,术后症状明显改善。手术均一次成功,无手术并发症。结论立体定向微创手术能对病灶进行精确的定位和导向,以实现对颅内病灶的微创手术,特别对深部病灶性质的诊断和脑内小肿瘤的切除及囊性病变的引流有实际的应用价值,具有简便、易行和创伤小、费用低的优点。
崔明张子军赵霆江永陈节
关键词:立体定向技术微创手术脑肿瘤脑出血
重型颅脑损伤术中脑膨出的研究与综合防治(附46例临床分析)
<正>急性脑膨出是重型颅脑损伤手术中常见且处理极为棘手的问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自2005年5月-2008年9月,我院共收治46例重型颅脑损伤术中脑膨出的患者,行术中脱水,过度换气,标准大骨瓣及梯度减压等综合治疗,现总...
赵霆陈节
文献传递
骨髓基质细胞对微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迁移、管腔化的影响
2009年
目的:观察骨髓基质细胞(BMSC)对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迁移、血管新生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BMSCs,通过体外BMSC/微血管内皮细胞共同培养模型,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利用图像分析系统观察BMSCs条件培养基对微血管内皮增殖、迁移的影响,利用细胞外基质管腔形成实验评价BMSCs对微血管内皮细胞血管新生的影响。结果:BMSCs上清条件培养基、BMSCs/微血管内皮细胞共培养上清条件培养基与对照组比较可促进微血管内皮细胞增殖[(0.165±0.011)vs(0.170±0.008)vs(0.152±0.010),P<0.05]、划痕修复能力[(1850.269±32.64)μmvs(2025.420±134.300)μmvs(1695.891±32.073)μm,P<0.05]和管腔形成能力[(3.69±0.28)mm/mm2vs(6.59±0.24)mm/mm2vs(1.47±0.21)mm/mm2]。结论:BMSCs分泌的因子可以促进微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细胞迁移和血管新生。BMSCs移植治疗脑缺血,不仅通过神经保护起作用,也通过影响微血管内皮细胞,促进血管新生发挥治疗作用,改善神经功能。
江永崔明赵霆陈节
关键词:骨基质迁移血管新生
重型颅脑损伤术中脑膨出的研究与综合防治(附4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术中脑膨出的发生机理与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重型颅脑损伤术中的脑膨出的综合治疗方法及疗效。结果死亡13例(28.3%),植物生存8例(17.4%),重残9例(19.6%),轻残或良好16例(34.8%)。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术中脑膨出的综合防治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赵霆陈节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术中脑膨出
跨中线翼点入路在特重型脑对冲伤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跨中线翼点入路在特重型脑对冲伤手术中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特重型颅脑对冲伤患者采用跨中线颞筋膜间翼点入路进行手术的病例资料,与同期16例患者采用标准大骨瓣手术治疗进行对比。结果12例患者的预后优于采用常规手术方法患者的预后。结论特重型脑对冲伤的患者宜采用跨中线的筋膜间翼点入路。
陈节江永赵霆崔明
关键词:颅脑外伤特重型开颅手术
经岛阈后入路在重症高血压基底节出血手术治疗体会
2007年
目前在对高血压性基底节出血的手术方法,比较多见有常规骨瓣开颅手术方法,小骨窗手术,钻颅或CT导向下微创穿刺血肿引流术,脑内镜下血肿清除术。在治疗重症脑出血尤其伴有脑疝时常规骨瓣开颅手术对这类病人有其独特优越性尤其配合使用显微镜。但常规骨瓣开颅手术多经颞上回或颞中回入路,术中牵拉水肿重,处理出血血管困难。笔者采用皮层造瘘经岛阈后入路处理这类脑出血有很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陈节江永赵霆崔明
关键词:高血压基底节出血重症脑出血后入路常规骨瓣
改良翼点入路在重型额颞部颅脑损伤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改良翼点入路在重型额颞部颅脑损伤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对2001年9月至2007年9月73例重型额颞部颅脑损伤采用改良翼点入路进行手术治疗的分析。结果本组存活58例(79.5%)。根据GOS标准:康复良好34例,中度残废16例,重度残废5例,植物生存3例,死亡15例。结论改良翼点入路是治疗以对冲性额颞叶底部损伤为主的重型颅脑损伤或已发生脑疝患者的一种有效手术方式。
王炜崔明赵霆
关键词:翼点入路额颞部颅脑损伤
脑外伤手术施行浮动骨瓣减压的体会
1994年
我院近年来以浮动骨瓣术用于重型脑损伤的治疗13例获得成功。(具体方法见《第二军医大学学报》1983年第1期)。现将有关体会介绍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男11例,女2例。年龄最小21岁,最大60岁,平均43岁。诊断:双额重度脑挫裂伤2例(其中1例伴双额颞顶硬膜下积液),硬膜外血肿2例;硬膜下血肿、脑内血肿及混合血肿各3例;血肿量最少30ml。术前GCS:5分、6分、7分、8分、11分、14分、15分各1例,9分4例,13分1例。
李会忠巫宝恒张子军崔明赵霆邵海清章登银
关键词:颅脑损伤外科手术
胚胎神经干细胞缺血半暗区移植治疗大鼠脑缺血损伤的实验研究
1.目的目前许多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常规治疗由于不能使受损伤的神经元细胞得到修复,因此缺失的神经功能不能恢复,造成病人感觉、运动功能等神经系统障碍,如瘫痪、失语、癫痫、长期昏迷等,给病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近来的研究...
江永崔明张子军陈节赵霆左延卿王炜
关键词:神经干细胞脑缺血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