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培
- 作品数:14 被引量:55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矿业工程化学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 中低煤级煤的生物气生成特征?
- 本文以龙口褐煤和淮南肥煤为产气母源进行生物气生成模拟实验,在控制其他影响因素相同的情况下,同时进行7 组实验,其中6 组实验组分别添加褐煤和肥煤样品为底物,通过统计和分析生物气的产气量、产气速率,探讨中低煤级煤的生物气生...
- 邵培王爱宽王文峰
- 中低煤阶煤的生物气生成特征被引量:9
- 2016年
- 为得到中低煤阶煤的生物气生成特征,以龙口褐煤和淮南肥煤为产气母源进行生物气生成模拟试验,在控制其他影响因素相同的情况下,同时进行7组试验,其中6组试验组分别添加褐煤和肥煤样品为底物,通过统计和分析生物气的产气量、产气速率,探讨中低煤阶煤的生物气生成特征。结果表明:90 d的煤生物气生成模拟试验中,褐煤和肥煤试验组的生物甲烷气生成量和生气速率总体表现为煤阶越低,生气累积量和生气速率越大;在试验组生物气生成整体上经历了3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迅速上升期,第二阶段是平稳下降期,第三阶段为趋于稳定期。但第一个阶段的不同煤阶煤样生气特征存在差异:淮南肥煤较龙口褐煤生气较早。生物气生成前期,生物产甲烷菌种主要以培养基中营养液为主要原料,生气速率较高,到生物气生成后期,生物产甲烷菌种消耗煤中有机质产气,从而导致生气速率降低。
- 邵培王爱宽王文峰
- 高铝煤与煤灰中Li-Ga-REE等多元素共生组合特征及协同分离—以大同煤田为例
- 随着传统稀有金属矿床的枯竭,煤系伴生金属矿床已备受重视,近年来美国加强开展从煤及煤灰中提取稀土元素的技术研究。高铝煤中伴生稀有金属矿产有望成为稀有元素的重要来源,但其中Li-Ga-REE多元素共生组合机理以及如何协同分离...
- 邵培
- 关键词:地球化学特征
- 淮北煤田孟庄煤矿煤中微量元素赋存状态及环境效应被引量:3
- 2015年
- 运用数理统计思想,利用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方法,研究淮北煤田孟庄煤矿煤中10种微量元素的丰度特征、赋存状态及环境效应。结果表明,孟庄煤矿煤中微量元素丰度变化范围较大,但基本处于正常范围。煤中Cr、U、V、As、Th、Ba和Mo属于黏土矿物吸附类;Mn和Cu属于硫化物矿物类;Sb属于有机结合类。Cr在煤灰分中富集程度高,在煤中含量高,可以通过洗选脱除来减小危害;Sb属于易挥发元素,但是在煤中含量低,危害小。
- 邵培王爱宽宋昱
- 关键词:煤微量元素赋存状态环境效应
- 龙口煤田古近系褐煤地球化学特征
- 2016年
- 应用现代测试技术手段和实验方法,研究龙口煤田古近系褐煤地球化学特征并分析其生物气生成潜力。研究结果表明,龙口褐煤的Ro值平均为0.41%,处于未成熟阶段,挥发组分含量高,表明可生物降解潜力大;显微组分中腐植组含量占绝对优势,体现良好的生化活性;氯仿沥青"A"抽提率在1.8%~7.5%之间,属于好的烃源岩;族组分组成特征表明龙口褐煤处于有机质演化的早期阶段,有利于生物气生成;饱和烃碳数分布特征表明龙口褐煤形成的沉积环境为弱还原的淡水-微咸水深湖相,其母质来源中有低等水生生物的混入;龙口褐煤腐殖酸成熟度低,其分子结构中芳香环化程度低,其母质来源主要为陆生的含维管束植物。龙口煤田褐煤地球化学特征综合表明其具有良好的生物气生成潜力。
- 邵培王爱宽
- 关键词: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 中低煤级煤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生物气生成的影响
- 阐明煤对煤层生物气生成的影响及机理,是深入理解煤层生物气形成过程和创新煤层气资源评价方法的重要理论基础。为此,论文选用龙口煤田褐煤和淮南煤田肥煤为研究对象,利用现代测试技术方法,在分析其基本煤质特征基础上,研究其有机地球...
- 邵培
- 关键词:有机地球化学特征生物气生物活性
- 文献传递
- 生物气产出对无烟煤孔隙结构的影响特征
- 以山西寺河煤矿无烟煤为研究对象,研究生物气模拟产出作用对其孔隙率及煤结构影响特征.结果表明,产甲烷菌群可以利用寺河无烟煤生物产气;产气后,煤样中部分微孔和过渡孔转化为较大孔隙,孔比表面积减小,孔容增大,有利于煤层气解吸;...
- 邵培王爱宽
- 关键词:无烟煤生物气孔隙率煤结构
- 实验室条件下褐煤生物气生成的化学影响因素被引量:11
- 2016年
- 在实验室条件下,分别添加0.2 mol/L乙酸钠、0.2 mol/L甲酸和5 mg/L酵母浸出液作为外源碳源,研究煤层本源菌作用下褐煤生物气生成潜力和生成过程中的化学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软褐煤和硬褐煤中有机物质都能作为独立碳源生成生物气,软褐煤生成速率(0.18 m L/(g·d))大于硬褐煤(0.13 m L/(g·d)),其组分均主要由CH4和CO2组成。有机碳源的加入对褐煤生物气生成速率和气体组分影响各异。0.2 mol/L乙酸钠可以提前甲烷的初始生成时间,同时提高生成速率,显著增加CH4含量,但总体不会影响煤样本身产生的甲烷量;0.2 mol/L甲酸不仅可以激活产甲烷菌活性,而且可以有效增加褐煤生物气产量和CH4含量,且成熟度低的软褐煤增加的效果更明显;5 mg/L酵母浸出液对产甲烷菌有抑制作用。氯仿沥青A含量高可能是导致软褐煤生物气产率高的主要原因;DOC对褐煤生物气生成影响不大。研究认为煤基质中底物可利用性和外源有机碳源类型是影响地下煤层中甲烷生成的重要因素。
- 王爱宽秦勇邵培
- 关键词:煤层气生物气
- 底物类型对褐煤次生生物气生成的影响特征
- 本文以昭通软褐煤为产气母源进行褐煤次生生物气模拟生成实验,在控制其他影响因素相同的情况下,分别再添加甲醇、酵母浸出液和乙酸钠溶液为底物,通过分析产气量、气体组分、VFA含量和辅酶F420活性在模拟过程中的变化特征,探讨底...
- 邵培王爱宽
- 中低煤级煤的生物气生成特征
- 本文以龙口褐煤和淮南肥煤为产气母源进行生物气生成模拟实验,在控制其他影响因素相同的情况下,同时进行7组实验,其中6组实验组分别添加褐煤和肥煤样品为底物,通过统计和分析生物气的产气量、产气速率,探讨中低煤级煤的生物气生成特...
- 邵培王爱宽王文峰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