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汉祥 作品数:11 被引量:62 H指数:4 供职机构: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厦门市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用于癌症诊断的CDK4基因外显子基因群及诊断试剂盒 本发明涉及一组用于癌症诊断的CDK4基因外显子基因群及其引用,以及一种基于所述CDK4基因外显子基因群的癌症诊断试剂盒。本发明发现了一种癌症新的分子诊断指标CDK4基因外显子扩增,提供了其在制备癌症诊断试剂盒中的应用,以... 安汉祥 张云 周丹 汤玮玮文献传递 美沙酮用于镇痛对QTc间期的影响 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中国癌痛患者使用美沙酮镇痛对QTc间期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纳入美沙酮治疗大于等于7天且治疗前后均有心电图检查(Electrocardiogram,ECG)的患者,收集患者的美沙酮治疗、ECG检查、合并用药等相关数据。结果:美沙酮治疗前,有5.13%的患者QTc间期延长,其中显著延长0.85%;美沙酮治疗后,有15.38%的患者QTc间期延长,其中显著延长为5.98%。9.40%的患者△QTc大于60 ms;4.27%的患者治疗结束QTc间期延长且△QTc大于60 ms。低血钾、低血镁、具有心血管疾病史、年龄及合并使用TdP风险药物是患者导致QTc间期延长的风险因素。ECG检查未发现尖端扭转型室速(Torsade de pointes,TdP)的发生,以及可能诱导TdP发生的心脏疾病(心肌梗塞和充血性心力衰竭)。结论:美沙酮可能引起QTc间期延长,TdP风险因素可能增加QTc间期延长的发生率。 陈绮 黄诚 林小燕 柯明耀 安汉祥 张江灵 解方为 陈毅德 陈樟树 陈群 梁军成 邓艳萍关键词:美沙酮 QTC间期 TDP 癌症疼痛 肠内营养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21 2017年 目的:探讨晚期胃癌化疗期间联合肠内营养治疗的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随机研究。按NRS 2002营养风险量表筛选具有营养不良风险的62例不可手术的晚期胃癌病人随机分为两组。两组病人均行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化疗,对照组(n=30)在化疗的同时予营养咨询;治疗组(n=32)在化疗的同时予安素肠内营养治疗,所有病人在化疗前和化疗后行NRS 2002量表评估,观察并记录体重、体重指数、血清白蛋白,化疗结束后评价化疗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化疗结束后肠内营养组血清白蛋白水平、体重及体重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人化疗后不良反应和化疗疗效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肠内营养联合化疗可改善晚期胃癌病人的营养状态,降低营养不良风险。 蔡铭泉 汤玮玮 安汉祥 李晓虹关键词:晚期胃癌 肠内营养 化疗 循环microRNA在胃肠道恶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2016年 微小RNA(micro RNA)作为一种广泛存在的小分子非编码单链RNA,近年来逐渐成为分子生物学与肿瘤领域的研究重点,尤其是循环micro RNA,参与增殖、分化、凋亡等多种重要细胞活动的调控,并在抑制肿瘤血管生成、侵袭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且因其无创、简便、稳定及特异性等优点,显示了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可作为肿瘤早期筛查、早期诊断、疗效评估及预后判断的重要分子标志物。本文介绍了循环micro RNA在胃肠道肿瘤中的研究,主要对其在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综述。 汤玮玮 周丹 蔡铭泉 安汉祥关键词:胃肠道恶性肿瘤 RNA 肿瘤分子标志物 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风险及其时间分布规律 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探讨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风险及其时间分布规律。方法收集345名2004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于厦门市某三甲医院手术治疗的女性乳腺癌患者资料,根据免疫组化结果将乳腺癌分成Luminal A、Luminal B、BCL和Her-2/neu 4种分子分型,随访其复发转移情况,末次随访时间为2014年9月30日。用寿命表法估计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患者未复发转移生存率和复发转移风险,同时用log-rank检验进行组间比较,进一步地,采用Cox回归分析其复发转移的影响因素。结果术后总复发转移率为36.5%,Her-2/neu、Luminal B、Luminal A和BCL型患者的复发转移率依次为47.89%、35.26%、32.10%和29.73%。单因素和多因素结果均表明,分子分型影响患者术后复发转移(P<0.05),Her-2/neu型患者的术后复发转移风险最高,是Luminal A的2.27倍(P<0.05)。BCL型的术后复发转移风险呈三峰分布,其余均为双峰型;Her-2/neu和BCL型首次高峰出现在术后第1年,Luminal A和Luminal B型则为第2年;4种分型的另一高峰为术后第5年;BCL型在术后第3年还出现一次小高峰。结论分子分型对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具有预测价值,且不同分子分型患者术后复发转移风险不同,其时间分布呈一定规律性。 刘玲玲 林芳 韩耀风 安汉祥 方亚关键词:乳腺癌 分子分型 复发转移 用于癌症诊断的CCND1基因外显子基因群及诊断试剂盒 本发明涉及一组用于癌症诊断的CCND1基因外显子基因群及其引用,以及一种基于所述CCND1基因外显子基因群的癌症诊断试剂盒。本发明发现了一种癌症新的分子诊断指标CCND1基因外显子扩增,提供了其在制备癌症诊断试剂盒中的应... 安汉祥 张云 周丹 汤玮玮文献传递 肺癌组织中水通道蛋白的表达及其与上皮-间质转化的相关性 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肺癌组织中水通道蛋白(AQP)5的表达及其与上皮-间质转化(EMT)的相关性。方法收集该院胸外科及肿瘤外科2010年1月至2014年2月行手术切除经病理证实的肺癌标本73例,癌旁相应正常肺组织42例为对照。结果 73例肺癌组织中AQP5蛋白表达阳性56例(76.7%),42例癌旁组织AQP5蛋白表达阳性9例(21.4%),与癌旁组织比,肺癌组织的AQP5蛋白表达明显增高(P<0.05)。AQP5蛋白表达与性别和年龄无关,与组织类型、分化、淋巴结转移和分期密切相关(P<0.05)。AQP5蛋白阳性肺癌组织E-钙黏素(E-cadherin)蛋白阳性表达低于AQP5蛋白阴性肺癌组织中(P<0.05)。AQP5蛋白阳性肺癌组织波蛋白(Vimentin)蛋白阳性表达高于AQP5蛋白阴性肺癌组织中(P<0.05)。结论 AQP5与肺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密切相关,AQP5可抑制E-cadherin表达,促进Vimentin表达,诱使肺癌EMT。 盛旺 吕晓君 安汉祥关键词:肺癌组织 AQP5 上皮-间质转化 多西紫杉醇联合奈达铂同步放化疗对老年局部晚期食管癌的效果 被引量:16 2016年 目的分析老年局部晚期不可手术切除的食管癌采用多西紫杉醇联合奈达铂化疗同步三维适形放疗的近、远期临床效果,并与传统化疗药物进行对比。方法接受治疗的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108例依据化疗方案分为观察组(56例,多西紫杉醇联合奈达铂)及对照组(52例,紫杉醇联合顺铂)。结果两组近期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年累积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x2=8.498,P=0.004)。观察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r=4.375,P=0.037)。化疗结束时,观察组外周血CD4阳性细胞、自然杀伤细胞(NK)及CD4/CD8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西紫杉醇联合奈达铂用于老年局部晚期食管癌的治疗,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在可接受范围,在维持患者免疫稳态上具有一定优势。 赵鑫 陈琳琳 叶峰 王淳阅 安汉祥关键词:食管癌 化学治疗 多西紫杉醇 奈达铂 2014-2017年翔安区及周边县区粪常规OB结合肠镜筛查结直肠癌的检出效果评价 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评价2014年至2017年翔安区及周边县区粪常规OB结合肠镜筛查结直肠癌的检出效果。方法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间从翔安区及周边县区的社区居民随机性筛查18000例接受粪常规OB体检者纳入本研究,对粪常规OB体检阳性患者进行肠镜检查。分析受检者肠癌、腺瘤、非腺瘤性息肉检出率,不同年龄段结直肠息肉检出情况,不同年龄段结直肠癌检出情况。结果 (1)18000例体检者中肠癌49例(1.51%),腺瘤499例(17.87%),非腺瘤性息肉131例(4.69%),息肉630例(22.56%)。(2)和女性患者对比,男性患者在年龄段51~60、61~70、71~74岁的结直肠息肉检出率明显更高,数据差异明显,P<0.05;其他年龄段的不同性别检出率无明显差异,P>0.05。(3)和女性患者对比,男性患者在年龄段51~60、61~70岁的结直肠癌检出率明显更高,数据差异明显,P<0.05;其他年龄段的不同性别检出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结直肠息肉及结直肠癌和年龄有关,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且存在性别差异。超过40岁伴随肠道症状患者建议进行粪潜血(FOBT)初步筛查,阳性患者建议进行肠镜检查以便早发现早治疗。 傅鉴乾 黄如意 齐艳姝 安汉祥 张映红 吕晓君关键词:结直肠癌 用于癌症诊断的CDK6基因外显子基因群及诊断试剂盒 本发明涉及一组用于癌症诊断的CDK6基因外显子基因群及其引用,以及一种基于所述CDK6基因外显子基因群的癌症诊断试剂盒。本发明发现了一种癌症新的分子诊断指标CDK6基因外显子扩增,提供了其在制备癌症诊断试剂盒中的应用,以... 安汉祥 张云 周丹 汤玮玮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