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骨折轴向分级加压应力松弛的测量与分析被引量:2
- 1999年
- 目的 本研究用18 根新鲜离体湿骨( 均分三组) 形成人工骨折, 作附设钢丝张力带的分级加压固定,A 组轴向压力98 .62 ±10 .08N、B 组137 .93 ±4 .20N、C 组169 .20 ±5 .78 N; 重复加压, 轴向压力122 .41 ±16 .07 N。方法 利用电阻应变测量技术记录分析各组压应力随时间变化规律, 并作组织学对照观察。结果 三组加压应力均随时间逐步衰减, 组间总衰减率无显著性差异, 衰减幅度约为14 % ~16 % 。应力衰减约持续24 小时, 加压后第1 小时内衰减幅度约为总衰减量的1/3 ;4 小时内约达总衰减量的2/3 ;10 小时以后, 应力呈缓慢衰减。重复加压后, 应力衰减幅度1 .43 % ±0 .53 % , 约相当于初始加压总衰减量的1/10 。
- 张益刘林舒胜文李自力钟国成
- 关键词:骨折应力
- 下颌骨前部骨折拉力螺钉与小型接骨板固定的临床对照研究
-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results of lag-srew fixation and miniplate fixation for the fractures of a...
- 刘林张益
- 文献传递
- 骨折轴向分级加压骨电位变化的实验研究
- <正>目的:轴向加压固定使骨折以模造式修复方式产生Ⅰ期骨愈合已被众多实验所证实,然而其发生机制尚未得到全面认识。加压可以使骨愈合桥缩短到最小距离,并通过增加骨折断面摩擦力维系骨折“绝对稳定”是广泛认同的机制,而加压固定骨...
- 张益刘林舒胜文李自力钟国成
- 文献传递
- 渗出性中耳炎听力损失对腭裂患者术后语音的影响被引量:3
- 2001年
- 目的 分析腭裂患者中耳及听力状况与术后语音效果的关系。方法 记录 18例腭裂患者术前中耳及听力状况以及术后各自的言语清晰度 ,将不同言语清晰度组间渗出性中耳炎 (+)及渗出性中耳炎 (- )病例数进行比较 ,将患者术前平均语频气导听阈值与术后相应言语清晰度进行线形相关分析。结果 腭裂患者平均语频气导听阈值与术后言语清晰度呈负相关关系 (r =- 0 5 0 4,t=- 2 34 9,P =0 0 32 <0 0 5 ) ,而不同言语清晰度组间以声阻抗检查诊断渗出性中耳炎 (+)及渗出性中耳炎 (- )病例数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腭裂患者的听力状况与腭裂术后语音状况关系密切 。
- 刘林孙勇刚赵伟吴蓉
- 关键词:腭裂中耳炎伴渗出液
- 改良的腮腺切除术被引量:64
- 2002年
- 目的 介绍一种改良的腮腺切除术。方法 该改良术式的要点为 :①采用隐蔽的面部除皱切口 ,避免了常规术式的耳前和颈部切口 ;②在SMAS筋膜下翻瓣 ,减少了术后Frey综合征的发生 ;③采用总干法解剖面神经 ,减少了面神经周围支损伤的机率 ;④暴露面神经总干后 ,根据肿瘤的位置 ,选择性解剖面神经颈面干而行腮腺部分切除术 ,保护腮腺的部分功能 ;⑤采用蒂在上方的胸锁乳突肌肌瓣填塞腮腺切除后的凹陷区 ,避免了常规术式后的面部畸形。结果 采用该术式对 12例患者行腮腺切除术 ,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 ,术后随访 3~ 12个月 ,患者面部疤痕不明显 ,外形恢复良好 ,面神经损伤均完全恢复 ,且无 1例出现Frey综合征。 结论 改良的腮腺切除术克服了传统术式的缺陷 ,值得进一步应用、推广和普及。
- 毛驰俞光岩彭歆刘林何冬梅张晔
- 关键词:腮腺切除术面神经FREY综合征
- 拉力螺钉在下颌颏部骨折固定中的临床应用
- 目的:探讨下颌颏部骨折应用拉力螺钉固定的适应征、手术步骤、技术要领及临床效果。材料和方法:①我院颌面外科住院患者39名,单纯颏部骨折17例,颏部加下颌角骨折7例,颏部加单侧髁突骨折 10例,颏部加双侧髁突骨折4例,颏部、...
- 刘林张益何冬梅邹立东安金刚
- 文献传递
- 下颌骨骨折动力加压固定断面应力分析
- 1997年
- 实验采用反射光弹模拟应力分析法,通过受力模型等差线条纹图观测、分析、量化换算,对下颌骨骨折轴向和偏心动力加压固定作断面压应力比较研究.结果显示两种固定状态下骨折断面均表现为挤压应力,沿骨折线应力分布不均匀,板周区和牙槽区呈压应力高峰带,最大应力分量在轴向和偏心加压分别为1.8MPa和2.3MPa(板周区),以及0.5MPa和1.0MPa(牙槽区),中间区受力较弱.轴向动力加压总压力为100N,偏心动力加压总压力为140N,后者比前者断面应力分布稍趋合理.
- 张益刘林章魁华钟国成郑润生
- 关键词:下颌骨骨折应力
- 1084例颌骨骨折的临床回顾性研究被引量:104
- 2003年
- 目的总结分析颌骨骨折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084例颌面骨折发生的年龄、性别、原因、全身损伤、骨折类型、治疗及手术并发症。结果颌骨骨折男性多发,20~40岁为好发年龄段;原因以交通事故伤为最多,占49.2%,19%的病例伴有全身损伤。下颌运动受限、咬合紊乱和颜面畸形是颌骨骨折的三个主要体征。85.5%的骨折行手术复位和坚固内固定。5.1%的病例术后发生感染。结论颌骨骨折中年轻男性多见,交通事故伤是其最主要原因。直接复位和固定、截骨以及植骨是骨折治疗的有效方法,颌间牵引在颌骨骨折治疗中的作用不可忽视。坚固内固定技术促进了颌骨骨折的治疗。
- 邹立东张益何冬梅刘林安金刚段登辉
- 关键词:颌骨骨折坚固内固定颌间牵引
- 鼻骨-眶-筛骨骨折的手术治疗被引量:10
- 2005年
- 目的探讨鼻骨-眶-筛骨(NOE)骨折的临床特点、治疗原则及手术方法。方法2000至2003年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颌面创伤中心收治29例NOE骨折(单纯NOE骨折2例、合并颅面其他骨折27例),临床典型表现为内眦间距增宽、鼻畸形、眼球内陷或下陷伴复视。手术治疗包括骨折复位、眶壁缺损重建、内眦韧带悬吊和鼻成形。术后对眼球内(下)陷和复视的改善情况和NOE区形态指数进行评价。结果术后3~6个月复查率48.27%。术后感染率10.35%。14例眶壁修复术后,9例眼球内(下)陷得到矫正,5例显著改善;13例内眦韧带悬吊术后,内眦畸形明显改善;4例术后出现慢性泪囊炎,摘除泪囊或行内鼻腔泪囊吻合术。22例手术前后形态测量值及相关指数比较术后内眦间距变小、内眦处鼻梁矢状高度增大,鼻根指数接近正常值、睑裂对称指数97.5%、内眦处鼻梁矢状高度对称指数89.7%。结论根据畸形特征采用多种术式组合治疗NOE骨折,多数可取得较满意的效果,但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对眼球内陷和内眦畸形的手术矫治方法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改良。
- 张益安金刚孙勇刚刘林何冬梅
- 关键词:骨折固定术眼球内陷
- 腭裂患者渗出性中耳炎发病情况调查
- <正>目的:调查我院腭裂患者各年龄段组渗出性中耳炎(Otitis media with effusion OME)患病情况,为确立腭裂患者作为 OME重点防治对象,根据发病情况制定相庆监测、预防、和治疗措施,确保每一位腭...
- 刘林孙勇刚赵伟吴蓉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