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飞

作品数:9 被引量:7H指数:1
供职机构:宿州市种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小麦
  • 3篇选育
  • 3篇栽培
  • 3篇高产
  • 2篇杂交
  • 2篇杂交中籼
  • 2篇栽培技术
  • 2篇中籼
  • 2篇籼稻
  • 2篇高产栽培
  • 2篇播量
  • 2篇播期
  • 1篇玉米
  • 1篇玉米新品种
  • 1篇育种
  • 1篇杂交中籼稻
  • 1篇栽培要点
  • 1篇特征特
  • 1篇特征特性及栽...
  • 1篇品种选育

机构

  • 9篇宿州市种子公...
  • 1篇宿州职业技术...

作者

  • 9篇刘飞
  • 2篇阮新民
  • 2篇施伏芝
  • 2篇王平信
  • 2篇郭然
  • 2篇李明
  • 2篇王相玲
  • 1篇任士忠
  • 1篇廖敏
  • 1篇刘良柏
  • 1篇罗玉祥
  • 1篇王娟
  • 1篇路冠军
  • 1篇王晶晶
  • 1篇司伟

传媒

  • 3篇安徽农学通报
  • 3篇种子科技
  • 1篇现代农业科技

年份

  • 1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1
  • 1篇2008
  • 1篇2007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小麦新品种华成3366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2015年
华成3366是宿州市种子公司科研所以烟农361为母本、宿266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半冬性小麦新品种,产量高、品质优、抗逆性强。该文主要介绍了华成3366的产量表现、特征特性,提出了栽培技术要点。
刘飞
关键词:栽培技术
国审小麦新品种皖麦52的播期和播量对产量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采用裂区设计方法,研究不同播期和播量对皖麦52的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从10月20日以后,随着播期的延迟,减产幅度较大,必须增加播量,才能提高产量,播期和播量互作对产量影响显著,10月10日和20日播种,播量在120kg/hm2和165kg/hm2的产量都较高。
刘良柏王平信刘飞
关键词:播期播量
国审小麦新品种皖麦52号高产栽培要点被引量:3
2008年
皖麦52号是安徽省宿州市种子公司用郑州8329与皖麦19号杂交后经系普法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2004年通过安徽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皖麦52号;2007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麦2007009。
刘飞
关键词:栽培要点选育
淮北地区夏大豆生产现状和提高产量措施被引量:1
2007年
目前,黄淮海地区大豆种植面积占全国大豆面积的1/3左右.而淮北地区又是黄淮海大豆主要种植区,占当地夏播作物的20%左右。但是淮北地区的夏季多灾。旱、涝、病虫、草害交替发生,再加上农村青壮年劳力外出打工的较多,管理粗放,导致产量偏低。因此,提高夏大豆产量,增加收入是广大农民和农业推广技术人员迫切需要的问题。
黄爱国王平信刘飞
关键词:大豆产量夏大豆黄淮海地区种植面积夏播作物技术人员
淮北地区小麦育种现状及发展方向探讨
2015年
小麦是淮北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近年来,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小麦品种的品质越来越受到关注。根据对淮北地区小麦品种历史及现状的分析,结合笔者在小麦育种方面多年的经验,对今后当地小麦育种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刘飞
关键词:小麦育种
玉米新品种津北288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被引量:1
2015年
该文介绍了津北288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精细整地、精准播种,加强田间管理等,为种植者提供参考。
刘飞
关键词:玉米高产栽培
高产、稳产、广适杂交中籼稻II优508的选育与应用
郭然施伏芝罗志祥黄爱国李先金许诺李明阮新民从夕汉毛立浩蒋永黄致俊刘飞王相玲司伟汪文灿赵志郑杰陈成立路冠军张扬王晶晶李海王娟
该项目选择用南方耐热高光效品种对恢复系进行改良,扩大亲本的遗传差异。在恢复系选育过程中,利用水稻品质改良、新株型、高光效育种等遗传理论及研究结果,实现恢复系优异改善的聚集,提高杂交组合的适应性,育成宿恢2058,该恢复系...
关键词:
关键词:杂交中籼稻品种选育
国审、高产、广适杂交中籼新组合Ⅱ优508的选育与应用
郭然施伏芝李明罗玉祥阮新民毛立浩王相玲汪文灿刘飞闫启云
1、项目所属学术领域:农业,种业。2、主要内容及特点:1)课题来源:自选课题。2)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利用地理远缘选择亲本,扩大亲本的遗传差异,增强品种的适应能力和范围;从而提高配组品种的产量和适应性。本成果用福建选育的...
关键词:
关键词:籼稻杂交选育
皖麦52适宜播期播量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研究皖麦52在不同播期、种植密度下的产量表现,探索其高产栽培技术。结果表明:皖麦52的适播期为10月5—25日,适宜密度为180万~270万株/hm2。
廖敏刘飞任士忠
关键词:播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