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军路
- 作品数:27 被引量:69H指数:4
-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河北省卫生厅指导性课题石家庄市科技局“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分层诊治体系的探讨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探讨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PTS)分层诊治体系的可行性。方法 013-09至2014-11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PTS患者62例,按照血管外科建立的VAODT分层诊治体系进行术前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给予不同治疗方案。结果根据病情评估,42例患者行介入治疗,介入成功率为95.3%。术后随访6个月,通畅率为92.8%。结论 PTS分层诊治体系可以在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上采取个体化策略,能够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 贺新奇彭军路张峰刘峰张磊翟从劼
- 关键词: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介入治疗血栓
- 静脉定位仪引导下肢网状静脉与毛细血管扩张症硬化治疗效果评价
- 2016年
- 目的 探讨ACCUVEIN AV400静脉定位仪引导下肢网状静脉与毛细血管扩张症的硬化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6~8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诊断为下肢网状静脉与毛细血管扩张症的患者49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ACCUVEIN AV400静脉定位仪引导下静脉注射泡沫或液体硬化剂,加压治疗,对照组直接注射泡沫或液体硬化剂。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满意度和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Ridit=1.261,P=0.211),但是治疗组的治疗效果平均秩次(R1=0.541)略高于对照组(R2=0.459)。两组患者治疗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Ridit=2.943,P=0.004),治疗组的治疗满意度平均秩次(R1=0.561)明显高于对照组(R2=0.439)。两组患者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并发症,但治疗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结论 ACCUVEIN AV400静脉定位仪引导下肢网状静脉与毛细血管扩张症的硬化治疗能达到精准可视化硬化,穿刺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更加方便、快捷、安全有效。
- 彭军路张峰贺新奇翟从劼张磊
- 关键词:硬化剂治疗下肢毛细血管扩张症
- 咪达唑仑联合丙氨酰谷氨酰胺预防腹部全麻术后应激反应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究咪达唑仑联合丙氨酰谷氨酰胺(Aln-Gln)预防腹部全麻术后应激反应的效果。方法选取上腹部择期手术患者20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102)和对照组(n=100)。观察组术前1 d和术后3 d给予丙氨酰谷氨酰胺持续静脉泵入。术后患者清醒并拔除气管插管后给予咪达唑仑48 h镇静,使Ramsay评分控制在2~3分。对照组术前只给予等容量0.9%氯化钠溶液静脉滴注。观察术后平均动脉压、心率、血糖、血清白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胃肠功能紊乱、应激性溃疡等情况的变化。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在术后平均动脉压、心率、血糖、血清白蛋白、TNF-α、IL-6值、胃肠反应及胃潜血程度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咪达唑仑术后镇静联合Aln-Gln术前营养可以减少术后应激反应的发生。
- 邢军锋冯力彬张自强彭军路于晓光
- 关键词:咪达唑仑丙氨酰谷氨酰胺加速康复外科应激反应腹部手术
- 肥大细胞浸润及原癌基因c-fos表达可引起下肢静脉曲张
- 2018年
- 为了探究肥大细胞浸润及原癌基因c-fos表达情况与下肢静脉曲张的相关性,本研究选择了我院100名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按照下肢静脉曲张的患病程度分成轻度组39人、中度组32人和重度组29人;正常组随机选择35例同期需大隐静脉作供体移植或截肢的无周围血管疾患的患者。采用甲苯胺蓝染色法观察肥大细胞浸润程度,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计算血管平滑肌细胞c-fos蛋白阳性细胞百分率,以肥大细胞浸润程度作为自变量、原癌基因c-fos阳性率作为因变量绘制回归曲线并计算肥大细胞浸润程度与原癌基因c-fos表达相关系数。结果显示正常大隐静脉、曲张静脉管壁均有肥大细胞存在,曲张大隐静脉存在病理性肥大细胞浸润,并且随病情加重而增多,阳性细胞数量随静脉曲张程度加重而增多,不同患病程度静脉曲张患者c-fos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或p〈0.01),且随患病程度加重表达增强,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下肢静脉曲张静脉壁中,c-fos呈阳性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比例与肥大细胞数符合线性正相关(r=0.983, p〈0.01)。从研究结果可以推测,静脉壁发生改变而引起下肢静脉曲张的机理可能是肥大细胞通过释放各种介质激活血管平滑肌细胞中c-fos原癌基因表达,进而促进下肢静脉曲张的发生。
- 贺新奇邱会卿韩雅茹彭军路
- 关键词:肥大细胞原癌基因C-FOS静脉曲张
- 一种带灌注导管的球囊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灌注导管的球囊,其包括球囊本体,所述球囊本体外表面上轴向固设有灌注导管,所述灌注导管管壁设有与外界相连通的开口,所述灌注导管一端封闭,另一端与输送药物的输送管路相连,所述球囊本体与输送气体或液体的增压...
- 赵增仁彭军路张红松邱会卿
- 文献传递
- 紫杉醇涂层球囊与普通球囊治疗腘动脉硬化闭塞症效果的倾向性评分匹配分析被引量:3
- 2022年
- 背景与目的:药物涂层球囊(DCB)作为一种新的介入治疗技术已逐渐广泛应用,但目前主要集中在冠脉血管领域,在外周血管的应用研究相对较少,尤其是针对跨关节的腘动脉的研究更是罕见。因此,本研究比较DCB与普通球囊(CB)用于腘动脉硬化闭塞症中的近期疗效与远期预后,探讨DCB在该领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2020年4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血管外科行介入球囊扩张治疗的65例腘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临床资料,其中29例行DCB治疗(DCB组),36例行CB治疗(CB组)。采用1∶1倾向性匹配(PSM)方法对两组患者进行匹配,比较匹配后两组患者术后的腘动脉通畅率、踝肱指数(ABI)指标、Rutherford分级情况及截肢、血栓形成、血管内再狭窄等终点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共21对匹配成功,匹配后两组患者术前临床资料均衡可比(均P>0.05)。匹配后,两组患者术后3、6个月时腘动脉通畅率及AB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2个月,DCB组腘动脉通畅率、ABI明显高于CB组(65.71%vs.49.55%;0.71 vs.0.55,均P<0.05),而Rutherford分级明显优于CB组(P<0.05);DCB组患者术后1年截肢、血栓形成、血管内再狭窄等终点事件的总发生率低于CB组(23.81%vs.57.14%,P<0.05);Log-rank检验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术后随访期间终点事件发生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54,P<0.05)。结论:DCB与CB治疗腘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近期疗效相当,但远期DCB能够明显提高术后腘动脉通畅率、减少终点事件的发生。
- 张红松赵亚恒郑丽华张磊张峰贺新奇彭军路何兆鹏张立科杨艳杨立新赵珩刘鹏
- 关键词:闭塞性动脉硬化药物洗脱支架
- 新型微波导管腔内热消融术与激光导管腔内热消融术治疗慢性下肢静脉功能不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讨传统的激光导管腔内热消融术与新型微波导管腔内热消融术治疗慢性下肢静脉功能不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21年1—6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56例慢性下肢静脉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交互式网络相应系统将患者随机分为微波导管组(实施新型微波导管腔内热消融术)与激光导管组(实施激光导管腔内热消融术),各28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术前、术后1个月及术后3个月的静脉临床严重程度评分(VCSS)。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大隐静脉主干再通率、术后1周皮下淤血及皮下硬结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3个月的VCSS均低于本组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及术后3个月的VCS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大隐静脉主干再通率以及术后1周皮下淤血、皮下硬结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型微波消融导管腔内热消融术与激光导管腔内热消融术治疗慢性下肢静脉功能不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均较高,值得临床应用。
- 张立科刘芸何兆鹏彭军路张峰刘晨瑶张磊
- 关键词:慢性下肢静脉功能不全微波消融激光消融
- 己酮可可碱治疗深静脉血栓后综合征所致慢性下肢静脉性溃疡的临床疗效评价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讨己酮可可碱治疗深静脉血栓后综合征(PTS)所致慢性下肢静脉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20年10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就诊的116例深静脉PTS所致慢性下肢静脉性溃疡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采用标准压力治疗)和试验组(在标准压力治疗的基础上口服己酮可可碱),每组58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2周后的慢性下肢静脉性溃疡愈合率、PTS严重程度,以及治疗前与治疗12周后的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生活质量问卷(CIVIQ)评分。结果治疗12周后,试验组患者的慢性下肢静脉性溃疡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重度PTS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12周后,试验组患者的CIVIQ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于深静脉PTS所致慢性下肢静脉性溃疡患者,己酮可可碱联合标准压力治疗可以促进溃疡愈合,降低PTS严重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治疗效果优于标准压力治疗。
- 张红松张磊张峰贺新奇彭军路刘鹏何兆鹏郑丽华杨艳
- 关键词:己酮可可碱深静脉血栓后综合征下肢静脉性溃疡
- 两种手术方式治疗膝下动脉闭塞性病变的临床疗效对比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探讨腔内血管成形术与下肢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膝下动脉闭塞性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膝下动脉闭塞性病变患者343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42例行下肢动脉旁路移植术(旁路移植组),201例行腔内血管成形术(血管成形组)。采用1∶1倾向性评分,以血管成形组为基准组进行匹配,共67例匹配成功。分析2组肢体挽救率、靶血管一期通畅率、踝肱指数(ABI)、Rutherford分级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组肢体挽救率、靶血管一期通畅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前ABI、Rutherford分级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重复测量结果显示,以时间因素为作用主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7 d、6个月ABI均高于术前(P<0.05),但同一时间点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7 d、6个月Rutherford分级评分均低于术前(P<0.05),但同一时间点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成形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旁路移植组(P<0.05)。结论腔内血管成形术与下肢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膝下动脉闭塞性病变,患者的肢体挽救率、靶血管一期通畅率相当,但腔内血管成形术并发症相对较少。
- 张红松胡延伟张磊张峰贺新奇彭军路何兆鹏郑丽华杨立新杨艳
- 关键词:腔内血管成形术踝肱指数
- 超声引导泡沫硬化治疗静脉曲张术后复发溃疡的疗效分析被引量:8
- 2018年
-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泡沫硬化(UGFS)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复发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1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行UGFS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复发溃疡的患者45例,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不同组别患者泡沫硬化剂的用量及溃疡愈合时间的差别。结果 3种术式患者术后复发年限比较无差异(P>0.05)。浅静脉+交通静脉治疗组泡沫硬化剂平均用量高于浅静脉组与交通静脉组(P<0.05),C5组与C6组患肢溃疡愈合时间比较有差异(P<0.05)。3组不同性别和肢体溃疡愈合时间比较无差异(P>0.05)。体重指数、年龄与溃疡愈合时间呈正相关(P<0.05)。患者术后并发症血栓性浅静脉炎最常见,发生率为11.1%。有血栓性浅静脉炎患者泡沫硬化剂平均用量高于无血栓性浅静脉炎患者(P<0.05)。术后12个月病变血管完全或部分再通率为20.0%(9/45)。结论 UGFS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复发溃疡具有治愈率高、并发症少等特点,是一种简便、精准、有效的诊疗方法。
- 刘鹏徐文安韩雅茹于红彦尹楠张磊赵增仁彭军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