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莉莉
- 作品数:16 被引量:46H指数:4
- 供职机构:北京邮电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电子电信更多>>
- ST螺旋型模式:全过程评估理念对继续教育的效果促进研究被引量:3
- 2015年
- 教育信息化大发展的今天,继续教育作为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理论创新亟待提升。该文针对多数培训流于形式的现象,紧扣继续教育效果的本质,提出基于全过程评估理念的ST螺旋型继续教育模式,从理论角度提升继续教育活动设计过程的逻辑性和创新性,从实践角度增强各环节评估方式的易用性和实效性。最后,通过选取小规模样本初步实证,验证了理论模式的科学性,显著提升了继续教育活动的效果,并揭示出理论研究的新方向。
- 童莉莉李小文
- 关键词:继续教育
- 学习内驱力提升导向下的在线课程信息传播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被引量:10
- 2017年
- 在线课程是信息化时代人们学习的新形式,随着知识更迭周期的不断缩短,网络化、移动化学习需求的不断释放,信息传播效果成为在线课程生命周期长短的关键因素。该文通过对学习内驱力理论的学习、对在线课程信息传播视角的文献分析和实践应用领域评价指标的研究,构建了"认知—思维—分享"进阶式在线课程传播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并给出了权重测算建议,研究成果为更好地引导学习者提高学习主动性、增强思维能力、拓展课程分享范围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 童莉莉王艺婷
- 关键词:学习内驱力在线课程评价指标
- 移动运营企业基于手机的营销渠道创新探索被引量:1
- 2009年
- 移动通信业务渗透了人们生活的各个环节,在使用粘性不断增加的同时,受行业竞争的推动,客户"便利性"要求显著提高。开发基于手机的营销渠道,不但能够直接满足客户的便利性需要,对于企业降低营销成本,提升渠道控制力、时效性和服务水平都有重要意义,也顺应了3G和全业务环境建立之初,企业迅速占领市场的战略需要。本文将着力研究客户如何以手机为主要载体,结合传统的配送手段(邮寄与客户定点领取等),解决订购、支付、配送等关键商业环节,实现新入网或换号业务,用案例的方式来诠释基于手机的营销渠道创新探索。
- 李小文舒华英童莉莉
- 关键词:手机渠道
- 基于协同理念的电信企业多元化渠道管理探讨被引量:4
- 2010年
- 本文基于渠道协同的理念,探究多元化渠道在结构与职能方面的协作机制,融合了电信企业的业务特性和客户偏好,建立基于协同理念的电信企业多元化渠道管理分析框架,并提炼出管理建议,为电信企业优化渠道管理提供参考。
- 李小文童莉莉
- 个体对移动业务需求的影响因素研究
- 十三亿人口的泱泱大国,移动通信用户数量已近半数。如此庞大的用户群体加之在个性化彰显的时代,不同人群对移动业务的消费理性和感性特征差异很大,多样、个性和易变是移动业务消费需求的显著特点。移动业务技术发展方面,从1995年问...
- 童莉莉
- 关键词:第三代移动通信
- 通信企业服务水平提升模型研究
- 本模型研究服务水平提升的合理途径,力求改善当前企业开展服务时与竞争对手短兵相接或盲目迎合客户的现状。
- 童莉莉
- 关键词:客户满意度通信发展战略
- 文献传递
- 数字时代大规模移动学习平台的构建与应用:基于PMKS框架的研究被引量:15
- 2018年
-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和平台的迅速发展,移动学习也日益改变着传统的学习模式和内容。然而,数字时代的移动学习也产生了资源过剩、学习资源与学习者匹配不佳等问题,导致移动学习的个性化需求不能得到满足,从而影响了移动学习平台的效果和应用推广。围绕上述问题,该文基于现有研究和实践经验,提出了PMKS移动学习理论框架,并结合"和教育"云平台的实际案例,为数字时代大规模移动学习平台的构建和应用提出理论创新和实践参考。
- 李小文童莉莉李荣禄
- 关键词:数字教育
- 移动运营商怎样控制社会渠道被引量:3
- 2007年
- 渠道控制是企业关注的重点之一.但由于竞争压力不断增大、企业投入精力受限等原因.企业对于渠道控制尤其是社会渠道管理方面暴露出了三大问题.
- 童莉莉李小文许纬峰
- 关键词:移动运营商社会渠道管理
- 省级移动运营商应急营销策略五步实施法
- 2008年
- 文章首先界定了突发事件和应急营销的概念,阐述了电信企业制定应急营销策略的必要性,然后分析了2008年我国南方特大雪灾中省级移动通信运营商的应急营销行为,提炼了应急营销五步实施法,为最大程度降低危机事件带来的影响提出了针对性见解。
- 童莉莉李小文
- 关键词:突发事件
- 基于CPC模型的在线微课堂建设要素研究被引量:2
- 2016年
- 微课堂是教育信息化和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融合产物,顺应了人们快捷精准学习的需求。在线微课堂的建设规范是实现未来移动便捷学习的重要基础。该文旨在以管理学理论中的"渠道—产品—客户"三者匹配模型(简称CPC模型)为理论指导,构建在线微课堂中的"学习平台—微课—学习者"三者之间的匹配关系,以企业在职学习者和在校学生两类群体为对象,选取小规模样本调研为实践依据,探索出不同类型的微课内容在建设过程中面向不同学习者群体的要素集合。研究发现,两类调研对象在基础理论课、素质提升课和岗位技能课三类不同的微课领域对内容的呈现要素和技术手段的实现要素均表现出了一定的差异性,这些研究结论将为微课内容组成和系统架构提供相对科学的建设依据。
- 童莉莉侯晓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