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自强
- 作品数:14 被引量:98H指数:6
- 供职机构:梅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和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的疗效比较被引量:35
- 2016年
- 目的对比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URL)与微创经皮肾经取石(MPCNL)在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梅州市人民医院泌尿外二科2011年6月至2014年9月期间收治的116例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患者,按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URL组与MPCNL组,每组58例,分别给予URL与MPCNL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46.21±12.34)min vs(47.13±11.96)min]及术中出血量[(7.72±2.71)m L vs(8.42±2.66)m L]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URL组术后3 d及术后1个月结石清除率分别为27.6%(16/58)和82.8%(48/58),均显著低于MPCNL组的96.6%和100.0%,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URL组与MPCNL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5.2%(3/58)和6.9%(4/5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PCNL在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的治疗中能获得更高的结石清除率,可作为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的首选治疗方法。
- 邹火生黄裕清余自强
- 关键词: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
- 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254例体会
- 目的:总结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操作体会。方法:本组254例,男90例, 女164例,年龄18-86岁,平均48岁。单侧输尿管结石234例,其中上段31例,中段38例,下段150例(多发30例),中下段多...
- 黄裕清余自强黄敏志邹火生
- 关键词:气压弹道碎石术间断灌注
- 文献传递
-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联合剜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可行性研究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研究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PKRP)联合剜除术(PKEP)治疗前列腺增生症(BPH)的可行性,为临床应用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132例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70例行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联合剜除术,归于实验组,另有62例行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归于对照组。手术完成后对两组患者的切除组织重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膀胱冲洗时间、术后导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并发症、最大尿流率(Qmax)、生活质量评分(QOL)、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实验组患者的切除组织重量较重、术中出血量较少,术后膀胱冲洗时间、术后导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均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Qmax、QOL、IPSS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三月,两组患者Qmax、IPSS、QOL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同期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高,为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PKRP联合PKEP治疗前列腺增生症BPH可在有效改善PKRP不足的同时降低PKEP的操作难度,适宜于临床推广应用。
- 邹火生黄裕清余自强黄敏志李健冯凌松张河元
- 关键词: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前列腺增生症
- 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对肾结石患者术后应激反应影响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治疗肾结石对机体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2月~2008年10月收治的肾结石患者中取微创经皮肾取石术46例(微创组),肾切开取石术36例(开腹组)患者资料。手术当日晨及术后3h和24h采集患者外周静脉血测定皮质醇、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和血糖水平。结果术后3h,两组患者术后皮质醇、IL-6、CRP及血糖水平明显高于术前(P均<0.05);3h和24h,开腹组患者的皮质醇、IL-6、CRP及血糖水平明显高于微创组(P均<0.05)。结论微创经皮肾取石术治疗肾结石患者术后应激反应小于开腹手术,这有利于手术患者的术后恢复。
- 邹火生黄裕清余自强
- 关键词: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应激反应肾结石
- 微创经皮肾取石术联合B超定位及监测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体会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取石术联合B超定位及监测治疗上尿路结石临床疗效。方法将118例单侧上尿路结石患者分为两组,微创经皮肾取石术联合B超治疗上尿路结石62例为实验组,以微创经皮肾术取石56例患者为对照组。结果实验组的一期结石清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平均手术时间、平均术中出血量、平均取石次数、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等显著少于或短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微创经皮肾取石术联合B超治疗上尿路结石具有定位准确、创伤小、安全有效、结石取尽率高等优点,能有效治疗上尿路结石。
- 邹火生黄裕清余自强
- 关键词:微创经皮肾取石术上尿路结石超声
- 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416例体会被引量:6
- 2008年
- 目的总结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疗效和操作体会。方法应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416例443侧。结果腔内碎石成功380例407侧,腔内碎石成功率91.9%(407/443);未能上镜而改行开放手术或置管行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的23例,上镜后结石或较大的结石碎块上移至肾内需行ESWL的13例;输尿管穿孔1例,输尿管黏膜假道形成3例,均术中成功腔内碎石,留置内引流治愈;无输尿管断裂、输尿管黏膜撕脱、大出血及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结论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是一种微创、安全、高效的治疗方法,成功置入输尿管镜和防止结石上移是提高碎石成功率的关键。
- 黄裕清余自强罗红燕张婷芳邹火生黄敏志
- 关键词: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输尿管结石
- 腹腔镜下膀胱癌根治术治疗膀胱癌患者效果探讨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膀胱癌根治术治疗的临床疗效,为该方法的临床推广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膀胱癌患者共6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30例行腹腔镜下膀胱癌根治术者设置为观察组,同期传统开放性手术治疗的30例患者设置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以及各项术后并发症例数。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手术时间(t=19.79,P=0.00)、术中出血量(t=13.46,P=0.00)、术后住院时间(t=17.43,P=0.00)差异显著;淋巴结清扫数目(t=6.39,P=0.01)、淋巴结清扫时间(t=18.39,P=0.00)、淋巴结清扫出血量(t=5.23,P=0.03),差异显著,观察组均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运用腹腔镜下膀胱癌根治术治疗膀胱癌,具有微创,安全,患者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张河元黄裕清余自强陈南辉黄敏志彭栋
- 关键词:腹腔镜膀胱癌
- 膀胱移行细胞癌RASSF1A和Cyclin D1与Bcl-2蛋白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探讨RASSF1A、CyclinD1和Bcl-2蛋白在膀胱移行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以及RASSF1A和CyclinD1与Bcl-2蛋白之间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法(SP法)检测45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45例癌旁黏膜及18例正常黏膜组织中RASSF1A、CyclinD1和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RASSF1A、CyclinD1和Bcl-2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6.7%(21/45)、88.9%(40/45)和57.8%(26/45);癌旁组织分别为84.4%(38/45)、42.2%(19/45)和24.4%(11/45);正常组织分别为94.4%(17/18)、38.9%(7/18)和16.7%(3/18)。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RASSF1A蛋白的表达显著低于癌旁及正常膀胱黏膜,P<0.05;而CyclinD1和Bcl-2蛋白的表达则显著升高,P<0.05。RASSF1A和CyclinD1及Bcl-2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性,P<0.05。结论:RASSF1A蛋白的表达降低和CyclinD1、Bcl-2蛋白的过表达可能参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RASSF1A可能通过某种机制促使CyclinD1和Bcl-2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过表达,从而促进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发生发展。
- 钟凯华柳建军曹军黄裕清余自强张云山
- GSTM1基因多态性与亚洲人群前列腺癌易感性的Meta分析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 探讨亚洲人群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基因GSTM1多态性与前列腺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CBM、CNKI、VIP、万方数据平台从建库到2013年8月1日的文献,对所纳入的研究,运用RevMan5.2软件进行meta分析,Stata 11.0软件进行Egger&#39;s检验和Begg&#39;s检验.结果 共纳入13篇病例对照研究,累计样本量为3889例,其中前列腺癌病例组1 444例,对照组2 445例.Meta分析结果可见亚洲人群中GSTM1无效基因型与前列腺癌易感性呈显著性正相关(OR=1.42,95% CI=1.10-1.82,P=0.007).亚组分析提示,印度人群及东亚人群中,GSTM1无效基因型均显示出能显著增加前列腺癌易感性(OR=1.73,95% CI=1.18-2.53,P=0.005)(OR=1.43,95% CI=1.02-2.02,P=0.04).各文献间未见明显发表偏倚.结论 在亚洲人群中GSTM1无效基因型与前列腺癌易感性呈正相关.
- 黄敏志黄裕清余自强邹火生李健张河元冯凌松
- 关键词:谷胱甘肽转移酶前列腺肿瘤META分析
- 经尿道等离子剜除术治疗巨大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5
- 2017年
- 目的探讨经尿道等离子剜除术治疗巨大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疗效。方法将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科收治的65例巨大前列腺增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应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33例)和经尿道等离子体前列腺电切术(32例)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相关临床指标。结果与经尿道等离子体前列腺电切术组相比,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组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P<0.05),术中冲洗液量和术后血红蛋白水平下降值亦明显低于经尿道等离子体前列腺电切术组(P<0.05);术后复查,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组的最大尿流率明显高于经尿道等离子体前列腺电切术组(P<0.05),残余尿量明显低于经尿道等离子体前列腺电切术组(P<0.05)。结论对于巨大前列腺增生,与经尿道等离子体前列腺电切术比较,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的优势更明显,能更完全地切除腺体,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黄敏志黄裕清余自强邹火生张河元冯凌松邓利民
- 关键词:前列腺增生